標籤:

現在國內的配音市場如何?

如題


現在中國的配音市場,屬於初期發展的野蠻生長期,主要有一下一些問題:1.市場供需機制混亂2.人才選拔准入機制混亂,主流商業配音圈過於封閉,門檻太高。3.觀眾的縱容

  1. 市場供需機制混亂,很多需要配音的片方(包括廣告)找不到合適的聲優和後期,而很多優秀的人才又不知道去哪找活,所以訂單就完全靠人氣分配,名氣大的聲優個人,優質訂單接不下,做不完。沒名氣的連活都接不到,於是大量出現炒作人氣>培養能力,和工作室更願意招網紅聲優,以及一些配音公司把聲優偶像化當做工作重點的現象(聲優當然可以偶像化,但是沒有實力做依託,就會本末倒置,出現炒作為主實力為輔的劣幣逐良幣現象)。同時,還誕生了一個行業——聲音販子,基本就是配音界的倒爺,聯繫上下家從中賺差價,基本是片方給100,然後拿10塊給苦逼的不知名小聲優,藉助網路,幾乎沒有任何勞動成本,全年什麼都不幹,就可以過的很滋潤。
  2. 人才選拔機制過於混亂不合理,主流商業圈過於封閉,門檻太高。由於行業特殊性,這一行是不需要太多人的,所以整個行業,都比較排斥性新人入行。其次沒有入行渠道,大部分新人不知道如何進入這行業工作。在過去老的配音圈基本上是師傅帶徒弟,如果你不認識師傅,那基本與這行無緣了。現在多了一個培訓班,但是由於這條路過於狹窄,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外加沒有一個標準的考核體系(藝術行業的通病,試想一下,如果高考錄取與否,全憑高校校長說了算),導致新人優秀與否,任用與否,培養與否,有話語權的人說了算。而掌握話語權的人,大部分自己既是配音演員,又是配音導演,還是配音公司老闆。等於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還是「協會會長」,所以從機制上來說,極度不利於真正有才華的人脫穎而出。變相的讓人把精力都放在了搞關係上,因為只要得到這些人的認可,有沒有實力已經不重要了。
  3. 無論是配音圈,還是娛樂圈的混亂,都離不開觀眾市場的縱容,現在每天都有大把的人,吐槽娛樂圈的小鮮肉塑料花尬演,但是有沒有人想過,正因為即使尬演,也有大把的人看,才使得這種情況大量出現。既然瘸腿馬也有人要,人家幹嘛要去找千里馬?很多人看國產動漫的時候,張口閉口就是「國產必須支持」,「國漫在進步我們要給們機會」,「他們有多努力你造嗎?」沒錯,國產是還在發展,我們也應該支持,但並不是用這種方式。你的孩子犯了錯誤,鼓勵他,縱容他,不管他就是為他好嗎?既然配成什麼樣都有人看,那操作空間就大的去了。這麼搞下去,配音圈早晚也搞成娛樂圈。

有些人說,誰誰誰現在的水平是不行,但是他還是一個新人啊,他還在成長啊,要給他時間啊,給他機會啊。我想問一句,有機會有時間,誰不行?問題是這個機會和時間憑什麼給你?演了十年的主角,終於不尬演了,這就是本事?我就想問,這樣的機會時間,給誰誰不行?演藝圈裡這樣的事還少嗎?為什麼過去很多港台片好看?過去都是某某演員剛出道,憑藉某一個片中,出色的演技,以及自身的天賦,市場反響強烈而出名,現在正好相反,剛出道全靠各種炒作,炒作很兇,演技稀爛,通過十幾年的鍛煉,終於不再尬演,粉絲吹上天。不了解的可以自行把張國榮,周星馳,劉德華,周潤發,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以及國內唐國強,陳道明,黃渤,鞏俐等演員的出道作品,和現在這些小鮮肉塑料花的出道作品做個對比。

所以說,到底觀眾的縱容也助長了這種情況的出現。


怎麼說呢。

現在這個市場屬於野生放養吧,還沒有形成一個成型的系統的,

然後是,對新人其實沒有很友好,沒有人帶很難真正踏入這一行


水平地位薪水參差不齊,人氣高的不一定最優秀,優秀的很多大家都不知道。


推薦閱讀:

TAG: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