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養出自信的孩子!

前幾天,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來向我求助:

這位媽媽一直全職在家,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開始慢慢大了,馬上要上小學了,媽媽就對孩子越來越嚴厲。若孩子哪裡做的不夠好,她就會恨鐵不成鋼地教訓孩子。

媽媽說,「孩子偏於內向,小時候,一般我大聲怪他兩句,他就能乖乖地聽話了。」

所以,在此之前,媽媽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教養方式,直到孩子用這樣惡狠狠的語言宣洩了對她的憤怒。

在生活中經常能看見父母對孩子大聲訓斥的情形。這種大聲訓斥的教養方式,會直接對親子關係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比如,我們可以看看這種大聲訓斥中,高頻出現的一些句子及其影響:

1.「你還是不是媽媽的乖寶寶?」——媽媽用自己的愛「要挾」我,我是不是該討好媽媽?她總這麼說,跟撓痒痒一樣呢;

2.「你又不聽話了!」——嗯,我又做錯了,也許我就是一個壞小孩;

3.「你應該……」——那不是我的想法,而是他們的,我很壓抑;

4.「你不要……」——爸爸媽媽太不講道理了,總是阻礙我,我沒有自由,很生氣,也很無奈;

5.「你必須……」——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命令,我要反抗。(也有的孩子最後放棄反抗,聽憑父母安排。)

第一次,父母的大嗓門也許會起作用。那不是真的對孩子發生了影響,他們只是被嚇住了。逐漸地,孩子會開始抵觸父母的訓斥。

當孩子開始抗拒父母后,父母們的嗓門往往會提高八度。嗓門變大後,父母們也許自己都意識不到,但是孩子卻能明顯感受到。大嗓門,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喋喋不休,其實是父母非常無助的表現。

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大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相對於對孩子大聲批評、威嚇、喝止等方式,不如試試低聲教育。

低聲教育,指的是與教育孩子大聲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


一、「低聲教育」的科學依據

心理學家對表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這是因為:

1、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2、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3、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低聲教育」的辦法措施

1.批評孩子要降低聲調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2.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

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3.把你所期望孩子做到的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4.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泄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爸爸媽媽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