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肝硬化大出血患者重建生的希望!
近日,我院又成功救治一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
54歲的胡先生反覆嘔血,黑便10月余多次在外院治療無果,因再次出血(量約500ml)來京東中美醫院就診。
既往史:既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多年,5年前發現「肝硬化」。
入院急診內鏡所見:
經檢查發現出血原因是肝硬化導致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肝硬化合併上消化道出血來勢兇猛,如果不能止血,患者因失血性休克隨時有生命危險,並且首次出血病死率50%-70%,再出血發生率80%,是臨床治療的一道難題。傳統的藥物止血及三腔兩囊管止血療效不佳,再出血發生率高;外科手術治療創傷大,患者經濟及精神負擔重。該患者經外院多次治療仍間斷出現黑便及嘔血癥狀,說明現有治療措施無法有效止血,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針對患者的特殊病情,會診後主任決定實施內鏡下行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精準斷流術(ESVD),鏡下見多條食道靜脈曲張呈串珠樣改變與胃底巨大靜脈瘤相通,隨時有可能再次破裂出血。
患者胡先生於昨日在內鏡室做了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精準斷流術(ESVD)後,鏡下可見將隱藏在粘膜下的多根來源血管精準斷流,食管曲張靜脈明顯減輕。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病情特點:病情兇險、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覆出血、不易止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此病預後差,死亡率極高。
1.出血的預防為什麼那麼重要?
一旦被診斷為肝硬化,意味著患者置身於死亡威脅之下,包括出血,感染,肝性腦病,而這其中,致死率最高的就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因而值得重視。
2.未經治療的患者所面臨的風險:
文獻報道:在首次出血後死亡率30%,短期再出血(<6W)的總發生率30~40%,在首次出血後的最初5d內再出血的風險最高,發生率達到40%,尤其在最初的48h~72h內再出血風險最高。首次出血後存活患者,晚期再出血率(>6W)為32~84%,死亡率為4~78%(平均為46%)。
3.為什麼會這麼容易出血?
門脈壓力升高後,該部原有吻合支的血管擴張,形成旁路,使血液迂迴地通過這些旁路,恢復了循環,這種循環途徑稱為「側支循環」,又稱為「代償性循環」,特別是食管和胃底部多見,也可發生在胃的其他部位和腸道。曲張靜脈中的壓力直接受門脈壓的影響,門脈壓力持續升高,曲張靜脈中的壓力不斷增加,管壁變薄,血管半徑增大,成為破裂的基本條件。當門脈壓力突然升高時,曲張的靜脈就可破裂,因而在用力或嘔吐之後往往破裂出血。
4.出血了怎麼辦?
首先是輸液、輸血,恢復血容量,糾正休克狀態,另外緊急止血治療,常用的緊急止血的方式有內鏡下止血,靜脈應用止血藥物,三腔二囊管壓迫,急診介入止血(TIPS,B-RTO),由於後幾種止血效果欠佳及激素資源獲得困難的問題,首選內鏡下止血仍然是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首選治療方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