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有了固定風格,之後唱其他風格的歌都唱不好怎麼辦?
我一開始什麼歌都唱,後來學了唱歌 老師告訴我爵士比較適合我,唱的也很順利,現在一唱情歌 流行歌就覺得很難聽,可能是本來就不好聽現在鑒賞能力提高了,知道不好聽了,可是並不想在一個風格上死磕,想接受多風格,怎麼破。
唱歌到達一定水平後,基本肌肉記憶就已經形成了。
這樣的情況下,要掌握多個風格比較難,特別是發聲技術差別比較大的風格。
也許看到有些歌手能駕馭一些風格,但往往這些風格在發聲上會存在關聯性,這樣只要掌握相對關鍵性的技術,略微調整發聲相關肌肉的狀態,就能達到風格的切換。
甚至可以用你熟練的風格來為其他風格增添色彩。
下邊詳細說說:
比如說Rnb曲風。
通常比較純粹的Rnb歌手聲音都比較細膩,這裡主要說的是歐美歌手。
他們的鼻咽腔處於一種半打開的狀態。就好像你發個後鼻音ang的時候,那種小舌頭遮擋一般的感覺。
這個時候氣息通過鼻咽腔的量就會比較少,泛音少,音色就不會那麼開,就顯得比較細膩。
然後rnb歌手聲帶收緊的程度比較高,從發聲原理來說,這就意味聲帶張力處於一個比較高的狀態,也就意味著音高頻率的變化上會更為自由。
於是轉音上會來得更遊刃有餘。(轉音中就有快速的音高變化,所以轉音怎麼也練不好的同學,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聲帶技術是不是不好。)
所以撇去複雜的這些東西,簡單的說,唱好rnb曲風的前提條件,就是氣息要通過鼻咽腔,但是氣息量要少,聲帶保持一定的收緊程度。
那麼又如何應用到其他風格上呢?
比如說魔力紅的主唱騷當。
因為rnb歌手聲帶的收緊,實際上是拉長的聲帶,讓聲帶變薄,但這樣音色就會比較柔。
但如果過度到流行,這樣的音色可能就不會很合適。那麼這個時候,適當的壓縮聲帶,讓聲帶縮短變厚,就能得到一個更有力的音色。
但是鼻咽腔的發聲狀態不變,這樣就能得到類似騷當那樣有特色的音色。
聲帶的收緊和壓縮,可以調節口咽腔的狀態。當你口咽腔橫向打開的時候,會厭放平,加上略微的壓喉,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壓縮的效果。
收緊也是相反,會厭是豎起來的,這樣會幫助聲帶收緊。
聲帶範疇說完了。
再舉個鼻咽腔的例子。
比如說王菲。
當你聲帶處於收緊狀態的時候,聲音會比較輕,這個時候鼻咽腔比較開的話,就會是在一種比較流行的發聲方式里。
但這個時候,若是到了尾音,你將鼻咽腔的打開比例進行調節,就是更「ang」一些。
這樣你的尾音又會逐漸變細,最後聚集在鼻腔里,變得很銷魂。
也就類似王菲的處理方法。
以上是關於rnb風格和流行風格在唱法關聯上的應用詳解。
如果是Jazz的話,一般胸腔比較重,聲音顆粒感比較強,聲音提高的時候,也會更貼合後咽壁。
這個時候要轉成流行的話,可以考慮把過重的胸腔先給卸掉,就是將口腔豎著打開就好。就是保持一個「o」型,不要用微笑的方式橫向打開。
這樣會讓你的小舌頭下降,讓聲音從後咽壁更多的到達鼻咽腔,得到更多的頭腔泛音,從而得到一個更為流行的聲音。
氣息方向最好不要改,如果你還想唱回jazz的話。
如果要改,可以多練哼鳴轉母音,這樣可以讓你的氣息沒那麼貼後咽壁,從而讓聲音更圓潤。
贊同樓上「一隻灰小兔」的說法,每種風格都有相對應的發聲方法。
舉個例子,醬醬非常肯定林志炫及李健的唱功,但是,不得不說,他們現階段唱不好RB,因為他們沒有掌握好演唱RB時所需要的技術,發聲位置擺不到那個地方去。
林志炫與李健唱歌,口腔,乃至鼻腔的氣流,都是相當充沛的,所以,聲音雖然清亮,卻也具有空間感,很寬敞。而RB強調發聲上的細化,因此,氣流就不會那麼充盈地灌輸到口鼻腔里,更多凝聚於口腔前端。更不必提那麼多紛繁複雜的裝飾音了。
所以,問主之所以唱歌風格固化,僅僅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其他曲風所需要的發聲技術而已。
而對於發聲技術,我們是有一個熟悉度,甚至依賴性的,理論上來說,在某一項技術學習得越深入的同學,要讓他去學習另一套發聲技術,就會特別難。因為,心理上,他沒有辦法跳出自己習慣的那個安全區,不願意打破自己再重建,所以,就沒有辦法能夠全面開發。
李健暫且不談,或許他已經滿足於他現在的演唱能力。可是,林志炫呢,他難道不想唱一個實打實的C5、D5?難道不想玩兒一段花哨流利的轉音?從他的選曲,以及許多言論來看,醬醬絕對不信他不想。可是,他為什麼就是突破不了那個音域呢,練不好那個音域該有的技術呢。醬醬認為,正是他自己固有的歌唱風格造詣已經太深,以至於,他沒有辦法接受訓練C5、D5這些技術初期的聲音雛形。試想,能夠唱出那麼漂亮的聲音的歌手,要長期去培養一個難聽的聲音,心理障礙得有多麼大。
而醬醬要告訴問主的證是,如果希望能夠演唱的曲風更加寬泛,就是應該打破這些心理障礙,去接受那個不堪入耳的雛形。
我們作為聲樂的學習者,能夠做的是在每次開口唱某一首歌之前,都想想:
這首歌別人是怎麼唱的?我可以怎麼唱?我應該怎麼唱?我喜歡怎麼唱?我能夠怎麼唱?這些都需要長期的調整和測試才能知道的!
而我們平常可能會附帶模仿的一些不是技巧的東西,比如音色(作為結果)、咬字、口音
比如說你是個男中音,要學周杰倫,那你學他的咬字和口音可能會變成一個唱歌擠卡的台灣人。你男中音本來就跟男高音聲區錯位了,還強行模仿就是給自己找罪受。當然現在周杰倫的唱法比較平穩,還行。音色就是你唱法表現出來的直接結果了,如果音色也模仿別人,那你是在模仿別人的唱法,想要找到自己的唱法,就要把別人的技巧學來,而不是把別人的口音和咬字學來,然後把各種各樣的技巧結合自己的情況變成武裝自己聲音的武器,變成自己的唱法!
現在趕快總結一下吧:你現在這個已經略微僵化教條化的爵士唱法包含了什麼技巧,而你又學會了多少種不同的聲音呢?是不是有點躍躍欲試?
順便根據題主的描述,我覺得你現在的爵士唱法可能是假的,大約是那種半調子的RB,就是一個劣化版的某人比如說陶喆,周杰倫,胡彥斌前期等等吧,因為爵士唱得好不至於情歌難聽的,比如說聽聽李泉老師的歌······
首先,有固定的演唱風格是類似於固定的行為模式一樣,想要改變就是牽一髮動全身。這裡我們說的並不是音樂風格而是演唱的慣性,當然,演唱的慣性會讓你適應某種音樂風格,這個很正常。
人生處處是抉擇,所以你發現很多歌手並不貪多,尋一點而終生。很務實的說,能唱好一種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和演唱方式並加以推敲進步本就很難了,何苦去要求更多。
風格的差異主要在節奏和音色處理方法上
其實固定風格並不是擁有了什麼 而是禁錮了什麼
每個人的固定演唱結構就像武俠小說一樣
一種功法有自己的優缺點 那麼了解武學的原理 來修改達到想要的性能 就意味著要打破現有習慣的結構
但是呢 雖然需要聽才能確定問題
估計是氣息銜接和咬字有問題導致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