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對吳語(上海話)的認知水平及態度是怎麼樣的?

知乎上談及方言,很多人喜歡拿出廣州話(粵語)和上海話(吳語)。據我了解,雖然很多在疾呼保護粵語,粵語狀況堪憂,但我敢肯定,粵語是大陸生存狀態最好的南方方言,而上海話相比之下才是真正的要「死快了」。我身邊不少上海朋友提及過,在上海,漫步大街,你想找個發音標準的上海人已經很少,甚至一群上海年輕人在一起聊天不會首選上海話了,這才是真正的語言滅亡的前兆啊!

所以想請問,當下上海人對吳語(上海話)的認知水平如何,對於說上海話以及保護上海話倡議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可從上海各年齡層、各職業、各片區等等角度來說一說。


題主提到的「要死快了」確實很形象

來自上海鄉下,松江的報告:

現在年輕人確實更多說普通話。主要表現為:90後00後的對話中,普通話佔主要比重,輔以大量普化的本地方言辭彙。80後90後的對話中,普通話本地話五五開,吳普結合,專有名詞必開普,日常用語本地話。

另外,郊區和市區碰一起說多半普通話,郊區和郊區碰一起,如果是95後也多半說普通話。

先說郊區市區碰一起的情況。公交車上經常有來自松江和市區的老年人分別用市區話松江話無障礙交流,但這對年輕人來說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倒不是因為小青年互相聽不懂,雖說上海郊區方言和市區方言差異很大,市區年輕人也確實往往不能百分百理解快語速的郊區方言,但這並不是市區郊區年輕人碰一起改說普通話的主要原因,我的理解是,兩方雖然能互譯對方的吳語口音,但都不會或者不太會對方的口音,各說各的略奇怪,而統一口徑又有難度,市區小青年很少有會說郊區話的(當然如果郊區青年會流利的市區話,一般兩個人對話中的吳語部分就講市區話了)。面對郊區小青年聽得懂但說不溜市區話的情況時,雙方會不約而同得選擇普通話作為雙方的交流語言,畢竟普通話都很溜。所以郊區市區小青年碰一起,往往就先開普,開普的同時大量夾雜翻譯成普通話的本地辭彙"伐""窗帘布""老卵"之類的,等大家熟悉點了,各種吳語辭彙就開始暴增,市區小青年忍不住開兩句上海話,郊區小朋友忍不住來兩句松江話,但語言主體還是普通話。

本地人碰一起差不多也是這個情況。雖然都會郊區方言,但是小青年都講不溜,80後還好點,除了面對新興專有辭彙必然撲街外,偶爾也能用方言為主體進行交流,但對90後尤其是00後來說就是天方夜譚了,能夠在日常交流中保持50%方言率就不錯啦。00後的同齡人交流往往都是純普,見過很多爺爺奶奶講方言,孫子孫女講普通話的,當然也有部分爺爺奶奶不管普通話多爛也硬要陪孫子孫女開普,有時候聽聽也是很搞笑。

總的來說,吳語正在光速「發展」。現在10後還沒長大,不過5歲的他們普遍說不來方言,如果到2020年,10後小朋友們仍然滿口普通話,那上海話看起來的確是後繼無人了。


從一個土著90后角度,隨便說一下自己對於所謂市區上海話的看法(本地話我實在聽不懂啊= =):

1.上海話的使用情景越來越少

上海話作為一種語言、一種交流工具,有用才有存在的意義。公共場合除了國營老店還能見到40~50歲的上海服務員外,其他地方基本只能開啟普通話模式吧。又比如,同學同事之間,只要有1個外地人在場,為了尊重大家也只能使用普通話吧。

以我自己為例,每天只有和家人交流一對一給上海人打電話的時候才能說上幾句上海話。

2.會說上海話的孩子越來越少

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是與人交流,交流的機會變少了,學到標準上海話的機會也就寥寥無幾了。大多上海人家庭的孩子都聽得懂,但是」會得講「就已經難倒不少了,原因很簡單——用不到。

我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老娘舅》,如果以上海滑稽戲演員們的發音為標準來衡量現在孩子們的上海話,很少有算得上標準的吧?

3.方言需要保護,目前做的遠遠不夠

語言是種工具,當你用不到它時,也就沒有動力去學了。

這些年我看到了官方為了保護上海話做出的努力:公交滬語報站、滬語新聞節目、學校開設滬語課程等等。但當你仔細去聽滬語報站時,這發音到底是什麼鬼?Google機翻的上海話吧?滬語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和嘉賓說的確實很標準,但是這節目的受眾明顯還是中老年人為主,從普及上海話的目的來說,並沒有達到任何效果吧?

PS:藉此表達對平紀工作室的熱愛和敬意!


我說鄉下話的。和上海市區話是不一樣的。粵語在南方的發音差異和分類應該比吳語的發音差異和分類要少很多。粵語應該是更統一的語言。作為吳語中部的上海話沒這個影響力。以後可能也還是會日漸衰微的。上海台有幾個節目還是很有上海味道,保護(推廣,因為弱勢所以要推)一下是有必要的。


謝邀,上海看看不大,其實整個上海話來說不同地方也不一樣。

至於哪個區域怎麼說話有其他朋友說過我就不贅述了,我就說說題主問的幾點。

1.如今上海人出門到公共場所大多都是普通話(父輩的話還是出口就上海話,如果對方不會說上海話就會用很蹩腳的普通話),推普在我那年代挺成功的,至少我出差別人聽我口音不相信我是上海人,他們一概認為上海人是前後舌音不分。

2.上海話保護如今有幾個台的節目都是以上海話為主,還有公交車滬語播報,算是一個進步。但是我侄子這個00後就只會說普通話不會說上海話了。

3.我和幾個同學聊天都是用滬語,我覺得我這輩在大學之前的同學都是以滬語為交流工具,並不怎麼用普通話。大學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過多基本都是普通話為主,就算都是上海人也不怎麼說滬語。

4.現在上海大型國企基本也都是以滬語為主體。


吳語區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像粵語那樣有一個獲得整個區域認可的標準,在粵語區無疑是廣府話,即使香港講的粵語,和廣府話相差也不大。但是吳語區就麻煩了,從歷史上來講,蘇州話才是強勢的,蘇州的經濟一向是江南最強,蘇州的崑曲和評彈就像粵劇一樣,是整個江南都接受的娛樂。偏偏在19世紀出了一個上海,上海經濟崛起得太快,以至於沒有時間形成固定的上海方言。

很多人會疑惑沒有固定的上海方言是不是有點誇張。其實並不誇張,上海的每個郊縣都有自己的方言,金山、嘉定、松江、南匯、寶山,這些地方的話互相之間區別都很明顯。而市區話也沒有固定的標準,上海市區移民的主流:來自蘇州的移民和來自寧波的移民,說的上海話區別就很大,更別說市區有大量來自蘇北的移民,講蘇北口音濃重的上海話。

我家是寧波人,而上海電視屏幕上那些情景劇的口音更偏蘇州口音,帶有大量的尖團音,寧波口音的上海話就不是這樣的,更別說蘇北口音了。

口音混雜的情況從開埠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進城的解放軍帶來了大量北方口音的移民,以至於楊浦一些地區的語言一直是普通話,有點像北京的大院。

從1960年代開始,由於戶口制度,上海的語言開始進入一個相對封閉的發展時期,如果這個發展時期更長一點的話,本來可以像香港那樣形成比較統一的方言的(香港的封閉期從1950年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們這些7080年代出生的人講的上海話已經區別不大了,但是九十年代隨著浦東開發,這個封閉期就被打斷了,算下來只有區區三十年,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不夠。

於是上海話對內也無法順暢交流,對其他吳語區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被普通話取代是歷史趨勢。


其實上海話本身不是標準的吳語啊


推薦閱讀:

TAG:上海 | 上海話漢語方言 | 方言 | 吳語 | 上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