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歌真的比國語歌高級?(作詞作曲編曲背景等等等…)?
中國流行歌和歐美流行歌我都喜歡,都有聽。我只是想知道在技術(編曲,和弦等等…)層面,文化內涵的深度上,是不是歐美歌曲普遍比國語歌更加優秀。
最近的什麼 學貓叫 我們不一樣 老公老公muma???甚是流行…我知道國語歌也是有各方面都為上等的優秀之作的,但就排的上榜的那些歐美歌,國語歌,在數量上,是不是歐美歌優秀之作數量&>國語歌
沒有引戰的意思,只是想知道是不是確實存在這個客觀現象。
謝邀!
拋開歐美古典樂和中國民樂時期。
歐美流行音樂的啟蒙是19世紀末的blues做根源和開端,到20世紀出期的jazz時期。我國流行音樂開端是30年代大上海時期的歌姬。
先對比這個時期。所謂歐美其實主要還是說美國,美國的流行音樂時期大約分2期,一個是jazz時期,一個是搖滾時期。所以美國的jazz時期在美國流行樂是佔據了一個時期的,而上海灘的那段中國流行前期在我國流行音樂史還不如革命時期的歌頌主旋律得分量重。打個比方,歐美樂評人一般不敢隨意點評jazz時期的歌手,無論男女,而我國流行樂很多人都幾乎忽略了上海時期,大都數人會認為是從鄧麗君開始。但是仔細一聽,除了周璇,白光,李香蘭的嗓子和發音及唱腔都很接近於美國jazz時期女歌手的感覺,而且無論大上海灘時期還是美國jazz時期,音樂都是靡靡之音,供人享樂。那時候無論國內外,吹小號吹大號彈鋼琴的男的也很多。但是,美國的jazz內容和類型遠遠大於國內上海灘時期,所以衍生出大量的jazz派系,各派系都有大量的傑出代表,留下大量經典作品,而上海灘時期的流行樂形式單一,產生出有影響力的歌手沒幾個,經典作品也不多。
而在大上海時期後到鄧麗君出道這幾十年中國一直是唱「主流」,直到鄧麗君登場。而在中國在唱「主旋律」的時候,50年代的美國開始在節奏藍調基礎上融合其他風格出來了搖滾樂。並且在50年代產出了第一個全球文化影響力的貓王,緊接著60年代的音樂入侵讓英倫搖滾風靡全球,為全球產生了第二全民偶像the Beatles,那時候還有bob Dylan等人的country rock,folk rock,並且有了眾多類似於soft rock的小分支,隨著60年代末的反文化運動的爆發,嬉皮士上場,punk蓬勃發展,這個時候的搖滾樂充滿了嗑藥,性等元素,不再是貓王和the Beatles的這種優質偶像。而我國流行樂才在這個時候出來鄧麗君等人,他們依舊在唱靡靡之音,在唱芭樂,而那個時候的歐美樂壇是David Bowie,patti Smith這種酷到不行的男男女女。
到了80年代,搖滾進入了後階段時期,punk逐漸低調,取而代之的是heartland rock,春哥上場。而這個時候美國rnb和soul也開始從搖滾壓制時期上場,而pop的領軍人物mj和md也出道再一次引領全球音樂文化。所以80年代應該是rock,pop共存牛逼,rnb和soul也有存在感的年代。而80年代的中國流行樂終於不再是一味的抒情芭樂,梅艷芳打破了鄧麗君代表的流行樂格局,也打破了香港以粵語為主的格局。梅艷芳的出現其實是劃時代的,她就像麥當娜在美國為女歌手開創了新道路,所以梅艷芳的貢獻拋開商業成績應該是遠遠大於其他男女歌手的存在。她打破了女歌手只需要唱唱情歌的這個俗套,她開啟了女歌手唱跳和視覺路線。
80年代的中國流行樂好在有梅艷芳,破了芭樂的霸佔,而美國的80年代是各種曲風蓬勃發展,光是pop就有mj,md,還有唱著抒情的wh等等,80年代美國製造了很多全球流行偶像,歐美其他國家比如U2在80年代也風靡。
到了90年代的歐美,美國pop依舊橫行,雖然這段時期因為mc和CD的大賣,開始出現一些唱芭樂的歌手,但rnb歌手迎來了春天,嘻哈文化開始接棒,90年代末的teen pop也給全球帶來了繼mj,md後的又一批pop偶像Britney,backstreet boys。90年代的華語樂壇,終於在80年代末崔健在內地,90年代初Beyond在香港帶起來了搖滾,內地出現了繼ww的芭樂hk的粵語流行及巨星製造後有了自己的風格——搖滾,產出了黑豹樂隊,竇唯等優秀的歌手,並且王菲也在回大陸後轉型唱起了trip pop,而梅艷芳的影響也帶出了鄭秀文和陳慧琳這種舞曲女歌手,並且ww也出現了唱跳歌手李文,莫文蔚也出了trip pop(賣的差回去繼續唱芭樂了),陶喆唱起了rnb,所以這個時候其實還算那麼好一點點。
到了00年代,只是延續,周杰倫的爆紅,讓華語樂壇從統一的芭樂突然改成了偽rnb,即使唱跳的蔡依林也是打著rnb小天后再度翻紅。而00年代的美國,白人pop黑人rnb嘻哈對打,芭樂基本消滅,然後edm和electric pop在Britney,LadyGaga等人的引領下出現了一小段的光輝。
到了10年代,香港樂壇基本沒啥了,方大同唱唱soul rnb其他人唱唱芭樂,梅艷芳的能量結束,ww樂壇周杰倫繼續冷飯,蔡依林完美的融合edm可惜勢單力薄,內地搖滾後繼無人,偶爾比賽紅個人紅首歌曲,今天比賽有嘻哈,嘻哈火一下,明天比賽有民謠民謠火一下。10年代的美國黑人音樂再度崛起,嘻哈,rnb再度引領風潮。
所以你說歐美音樂是不是比華語高,那肯定不止高一點點,我上面說的都只是大方向,還沒說細化。比如40年代motown時期的一眾黑人,比如一直存在的英倫搖滾在90年代的風潮,比如搖滾發展到00年代後的alternative,比如country,folk曲風的大神。
而國內本來盛行過的曲風就不多。形容和內容就差太多,就更加不要提細化了。
瀉藥。當你站在紐約時代廣場環顧四周,你真能體會到一種時代召喚感,世界最繁華的地段融合著新世紀美利堅民族的廣告牌文化,美國,是一個孕育流行文化的完美容器。從MJ的現象級爆火到懶泥敲開歐美電子流行的大門,那些年的香港音樂也發展的可圈可點。
前幾年風靡全球的EDM風潮可以說是歐美玩起來的。印象中早幾年尚雯婕在參加某一音樂類型節目時,可以說很完美地演繹了David Guetta的Titanium,但同場競技的另一位歌手卻稱之為「夜店文化」,覺得低俗與低級(單純引例,請不要想多)。我們並不能說這一稱呼完全錯誤或是該歌手如此種種,只能說國民對於新世紀流行文化的發展還是有一點「措手不及」。
近幾年國內的流行音樂出現了明顯的斷層,新生代的年輕歌手鮮有或是沒有兼有演唱實力和創作實力的國際型歌手,這與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有很大關係。國語歌曲已經體現出了盲於效仿且效仿地並不成功的疲態,很多國語歌已經出現了風格特點不明的癥狀。其實並不是說歐美音樂比華語音樂高級,國內現今的浮誇風和膚淺風正在不停的腐蝕著華語音樂,使得國語歌曲越來越「無腦」,看起來越來越「低級」。答主還是混歐美圈比較多,華語樂壇不是很了解,僅個人觀點。
2017年的國語歌是真的辣雞 聽眾普遍低齡化 也可能是創作一首歌並被熟知的成本太低 導致什麼牛鬼蛇神都可以作詞作曲甚至抄襲竊曲 不一樣被捧的飛起
謝邀。你說的想必是流行歌,我不懂流行歌……只是確實存在一些創作理論的潮流問題,比如說某個和聲進行歐美那邊早早開始用然後過了很多年咱們也開始用之類的。另外還有一個所謂美學立場的問題,美國那邊流行音樂融合爵士、節奏布魯斯之類的應該比咱們早,但是你也證明不了人家融合黑人音樂就叫「高級」,只是美國人好這口罷了。等待真正的專家解答。
@Isbaww 這位答主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 從歷史進程到流派演變都有詳述 我從其他方面來闡述 可能會說明一些問題
RB(節奏布魯斯)是美國二戰後流行的一種音樂流派hiphop(嘻哈音樂)是美國20世紀中後期誕生的音樂流派 除了芭樂 現今華語樂壇最常見的兩種流派應該是以上兩種 搖滾的巔峰期已經過了 爵士就更不提了 但是 RB在華語樂壇什麼時候才真正進入大眾視野?1997年 差了美國50年
陶喆的首張專輯《David tao》算是開闢的專輯實際上 先前的樂壇也有RB歌曲 而且都是大牌明星的歌 王菲 林憶蓮 庾澄慶 杜德偉 但都不成氣候 陶喆可以算是開闢者 有了陶喆的開路 王力宏 林俊傑 周杰倫 方大同幾位打出了自己的天下 如果光看RB的話 00年到10年這十年華語樂壇的創作相當不錯 而現在 也無需再提 是個什麼情況大家都看得到而說到hiphop 作為hiphop迷在慶幸中國終於靠一檔抄襲韓國的節目讓hiphop風靡起來的時候 朝我們的鄰國看看 大韓民國已經開播了第六季show me the money了 而我們國內的聽眾現在才開始了解hiphop 我們不僅落後在美國 甚至連韓國我們都還差一大截
這裡還要感謝一群所謂的「rapper」 因為有他們 中國hiphop氛圍完完全全變了味 「hiphop迷」必須戴金鏈 玩潮牌 說話放蕩 行為不羈 得吸毒 得泡吧 我可去你們媽的 被荼毒的已經不止一個兩個了 看看網易雲音樂裡面的hiphop音樂評論 三觀不如蒼蠅 唉 我現在反倒把希望寄托在吳亦凡身上 或者海爾兄弟和王嘉爾 希望這群人能代表華人在國際上出點風頭 至於某群地下rapper 乾的事還不如痰盂華語樂壇現在整個一畸形 比前幾年更加嚴重(感謝抖音做的貢獻)
但實際上 billboard榜單質量也參差不齊 什麼lil pump 和Drake的某些口水歌 其實和抖音音樂本質上差不多 就是洗腦 和音樂質量無關 但美國樂壇的多樣性太豐富了 而且實驗性極強 華語樂壇要達到北美音樂的水平 先換一屆聽眾再說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