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變壞,從「弱者」撒潑開始
前段時間高鐵上一個老奶奶火了。
雖然頭花花白,但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精神矍鑠。
拿著無座車票,卻一直要求別人給他安排位置,口氣強硬,態度蠻橫。
對此,乘務員上來解釋,列車上都是一票一座,沒有多餘的座位。
誰知道她開始信口胡說:「我看不見,我是瞎子,我需要你照顧,坐哪都行,快點!」
簡直一副領導的命令口吻,嚇得乘務員趕緊給他安排了餐車上的位置。
誰知她一口拒絕:「餐車太冷了,我不坐。」
隨即她走到一個小姑娘的座位旁,建議道:「我是殘疾人,眼睛看不見,你倆能不能發揚一下風格,給我讓個座。
另一個列車員看不下去,準備給她安排一個座位,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老奶奶竟然動手打人。
這個以盲人、殘疾人自居的奶奶,啪啪打在列車員身上,還一直要把列車員趕走。
這時乘警問老奶奶一句你多大了?
這時奶奶說的這句話,真的是驚呆了所有人。
他連續問了兩遍,你想強姦啊?
乘警又好氣又好笑,因為你是尊敬你,但是也請你自重!
對此很多網友表示,誠然,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但是並非所有的老人都值得我們去尊重。
現在真的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倚老賣老」,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弱身份綜合征」。
朋友小吳是我的高中同學,平時關係還不錯,但他吃飯不買單的毛病讓身邊的朋友都對他敬而遠之。
不管是他到朋友所在的城市,還是朋友去他所在的城市,他都積極地約飯。
吃飯的時候也是極盡奉承,呼朋喚友甚是活躍,可一到結賬的時候就裝聾作啞,自顧自地玩手機或者突然接起了電話。
更有甚的是,他結婚時帶老婆度蜜月,去的地方一定要有同學或者朋友在,而且都是提前聯繫好對方,意圖讓對方安排住宿和吃飯,對方往往礙於同學情誼都儘力安排。
但時間久了,大家就都知道他的這個毛病。
有一次他到朋友小張所在的城市旅遊,小張臨時公司有事就沒有招待,沒想到他回來後逢人便說:
「小張這兄弟不地道,有錢就開始躲著走了。」
其實我知道小張的情況,剛交完首付,每個月的房貸車貸,還要供老家的弟弟讀書,日子也並不寬裕。
不管是真有事也好,假意推脫也罷,招待你是情分,不招待也無可厚非。
朋友之間相款待很正常,如果真有困難,朋友定會竭力相助。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怕的就是一味的索取,且以之為理所當然。
這就是「弱身份綜合征」的第一個「臨床表現」:
總以為別人過得好,掙的錢多就應該無償奉獻,甚至跟你「有福同享」。
一旦你拒絕,他們就會立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著你「為富不仁」。
且不論別人賺錢的辛苦你並未體會,就算別人天生富有,你也不能以一種「我窮你就得給我」「我弱你就得讓我」的病態思想來對朋友情感綁架。
朋友之間,不在於金錢的付出多少,而在於情感的「禮尚往來」,否則,一味以「弱」為由的索取,彼此的友情也終將枯竭。
前段時間,女星毛曉彤被生父上電視台控訴,聲稱毛曉彤沒有盡到對他的贍養義務,並索要5000萬的贍養費。
贍養父母,本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可是網友隨後便翻出史料,這位父親在毛曉彤2歲時就拋棄她們母女,而且因吸毒進過監獄。
我們不得而知在父親缺位的情況下,她們母女是如何度過那段艱難的時光的,毛曉彤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今日成就的。
但當她成功了,那個一直沒有盡過父親職責的男人卻跑過來義正辭嚴地索要贍養費。
簡直是「弱者綜合征」晚期。
總有一些人在你有難時不知躲在何處,看到你發達了就跑出來要求你有福同享。
他們會選擇性地忘記你之前吃過的苦,受過的難,只記得你此刻比他好,所以就應該給。理由就是:我比你「弱」。
不給是吧?
他們就會以「弱身份」揮舞道德的大棒,對你猛烈抨擊。甚至會發動輿論來故意暴露他此刻的「弱」,好像是因為你造成的。
這時,朋友往往有口難言,親人也會百口莫辯。
因為「弱」身份似乎更容易博得同情。於是,他們以「弱勢者」的身份公然消費著朋友間的友情,侵蝕著親人間的親情。
半年前,河南某小區內,一名醫生勸誡電梯里的一位大爺不要抽煙,老人情緒激動,爭辯間沒想到老人隨後突發心臟病離世。
憤怒的家屬遂將醫生告上法庭,要求醫生賠償40萬。
理由是:人死了,是你跟他吵的,你就該賠償。
至於為什麼吵,不重要。
醫生出於職業道德善意地提醒,而違規者卻依賴「人死不能復生」的弱勢者身份振振有詞要求賠償。
之前開心麻花在春節晚會上的一個小品《扶不扶》,講的就是生活中常見的「碰瓷」行為。
老人摔倒了,意識模糊,路人好心把他送去醫院,但老人的家人卻污衊路人就是肇事者,轉而索要賠償。
理由卻是:老人摔倒了,就要有人賠償。
至於誰是真正的肇事者,對他們而言,不重要了。
可怕的不是他們因此佔了多少便宜,可怕的是當人們看到可以用這種「弱身份」獲利。
「弱身份」像一種病毒,一旦佔領了上風,便會嘯聚山林、迅速分裂,散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一點點侵蝕我們的幾千年來苦心經營的社會道德體系。
現在問問你自己:
- 在小區,看到有人破壞社會公德,你還敢上前指正嗎?
- 在路上,看到老人摔倒,還會上前攙扶嗎?
想起了劉猛在《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里的一句話:
當正義長久得不到伸張,當受害者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荒謬也就變成了真理。
是的,我們都是生活在世俗中的凡夫俗子,精算著生活的柴米油鹽,體味著命運的酸甜苦辣。
因為有艱辛的付出,我們才能品味出得到的甘甜,我們才更懂拼搏的意義。
也正因為有了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我們更懂公平的可貴。
而「弱身份」患者就像這個遊戲規則的破壞者,假借「弱者」的偽善面具,將我們辛苦建立起來的友善、真誠、奮鬥等等社會品質棄之不顧,公然踐踏。
看似小小的一次「示弱」,換來的可能不僅僅是朋友間的隔閡,親人間的寒心,更有可能造成一次社會的不公,導致更大面積的「弱身份」患者的出現。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我們從小就熟背的詩句,只是很多人被社會洗刷久了,就忘記了。
「弱身份」患者最缺的一劑良藥其實就是感恩之心,只有感恩你才能懂得別人給予時的慷慨,也能體諒別人不予時的為難。
就像我們時常還能看到小區「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看門大爺;
看到自己還站立不穩就給旁邊老奶奶讓座的小女孩;
看到多少個郝建一樣的小伙不顧勸告執意扶起了摔倒的老奶奶。
他們始終是社會的感恩者,是「弱身份」面前的強人。
既然「弱」者存在,縱使前方圈套層層,眾人誤解,他們依然敢於做「弱」者面前的強人。
用他們的一個個善舉,守護著心裡的一抹光,也照亮了我們的路。
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陳行甲寫過的一句話:
感恩,因為只有懂得感恩,幸福才會簡單。
願我們不管前方黑暗、迷茫,荊棘滿地,也敢於做自己心中所想,做一名正真的強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