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和《找到你》,不光是差一個楊冪

作者|夏秋子

編輯|李春暉

《寶貝兒》和《找到你》,乍看真像。同為的現實主義題材,同樣關注婦女兒童話題,同樣登陸10月檔期,同樣是女明星的轉型作品。

但上映後,兩部電影的票房口碑卻相差懸殊。《找到你》10月5日國慶檔上映,豆瓣評分7.4,截止今日(10月30日),累計票房2.6億。

《寶貝兒》10月19日上映,豆瓣評分5.6,截止今日(10月30日),累計票房2451.7萬。

10倍差距,《寶貝兒》究竟做錯了什麼,《找到你》又做對了什麼,恐怕不止是一個「楊冪偏見」的距離。

偽商業片VS偽文藝片

乍看《找到你》和《寶貝兒》的演出陣容、宣發風向,不明就裡的觀眾,很容易將《找到你》認定為文藝片,而將《寶貝兒》認定為商業片。儘管事實恰恰相反。

啟用流量小花楊冪擔任主演的《寶貝兒》,再加上頗具壓倒性的排片優勢,很有商業片品相。但其內里卻是連完整劇本都沒有的紀實風格文藝片,導演更是一位典型的文藝片導演,有極強的作者化風格。或許我們可以稱其為偽商業片,本質仍是文藝。

《寶貝兒》講述了因為嚴重先天缺陷被父母拋棄的江萌(楊冪飾演),拯救另一個被父母判了死刑的缺陷嬰兒的故事。這是國產電影較少涉及的題材,雖然具有很強的社會價值,但在當今的電影市場中卻顯得過於小眾。

因為其涉及的群體太特殊了。觀眾會對殘障人士有同情心,卻並不容易產生同理心,更不用提進而共鳴和共情。簡言之,這是一部很難讓人產生代入感的電影。這就犯了當下現實題材電影的大忌。

反觀《找到你》,該片今年6月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展映期間也頗受好評,加上宣發主打的女性路線,很有些文藝片的腔調。但細查其內容,卻是一部比較標準的商業片。

《找到你》最為明顯的一個故事優勢:它是一部翻拍片,改編自2016年韓國電影《迷失:消失的女人》。

原作《迷失》採用雙女主設定,講述了韓國女主人和中國保姆的故事,還涉及到人口拐賣等社會問題。通過對三個女性角色的塑造,展示了現實生活中女性的生育壓力,引發對女性問題、社會階層的探討。不止故事內容足夠豐富,情感也非常普世。

作為翻拍片,《找到你》其實不需要在故事內容上做出很大調整,只要剔除原作中爭議的部分,再使之貼切本土國情。《找到你》中的李捷與孫芳,是當代中國女性兩種截然不同的典型:成功職場女性,和進城務工人員。

但同為母親,在哺育孩子的問題上,她們又面臨相同的困境。前者面臨著職場女性兼顧家庭生活的無力感,後者則遭遇著底層女性巨大的生存壓力。這也是當代女性在家庭關係中所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在所有這些焦慮和困境之下,支撐兩位女主角的,是對孩子的母愛本能。

不管是生活壓力還是母性本能,或是女性的生存問題,都很容易引起女性觀眾的共鳴。《找到你》的感情樸素而普世,故事矛盾也非常清晰。一部有標準商業格式的偽文藝片,總是比一部披著不合適的商業外衣的真文藝片,更易獲得市場青睞。

演技:錯位與適配

採用流量演員主演文藝片,已經成為當下文藝片尋求大眾化、追求票房成功的普遍做法,但也是一種很可存疑的做法。

在《綉春刀2》的表演備受詬病之後,導演劉傑仍選擇楊冪為《寶貝兒》的女主角,而且是絕對的大女主,不能不說,這可能是他對自己的電影、對流量的玩法,都有所誤解。

《寶貝兒》近乎90%的鏡頭都聚焦在楊冪身上,臨時決定由北京人楊冪自己說南京話,沒有劇本,台詞都靠現場發揮。這對於一線電視劇小花楊冪來說,確乎是不小的挑戰。

片中肉眼可見的對楊冪進行了一番去明星化的打磨:包括臉上抹鞋油、學南京方言、改變走路姿勢、片場不準助理照顧她.......導演也試圖將「正義感」作為江萌救人的性格支撐。但說真的,不管你整成什麼樣,那就是楊冪啊。有一些演員,由於自身過高的曝光度和明星特質,很難再讓人徹底入戲,比如范冰冰、比如楊冪、比如ab。不管演什麼,我們都覺得「是她在演戲嘛」。

硬糖君先不吐槽楊冪一口北京腔的南京話了,在與郭京飛的對峙戲中,她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她媽媽怎麼說的?」,「你的小孩是可以治好的」,「你為什麼不救她?」...... 讓硬糖君深深懷疑,這是復讀機卡帶了嗎?之後為了救孩子,江萌幾次向小軍伸手要錢,之後還拉著小軍一起以身犯險去偷孩子。然而她的善意卻讓別人為她買單,她的天真與堅定,在電影中被表現為討人嫌的「一根筋」。

大屏幕最考驗演員的演技,一部情節平淡的文藝片,對主演的演技層次感更提出超高要求。但楊冪面對孩子父親的怒氣、面對小軍的愛與歉意、面對養母的無以為報,完成的都不算理想。生氣時,怒目瞪人,感動時一動不動地盯著人、沉思時則兩眼放空。

有一種觀點是《寶貝兒》的低分,很大程度上源自觀眾對楊冪的偏見。不能排除確實有這種因素,但作為一部文藝電影的大女主,楊冪沒能像演偶像劇大女主那樣勝利完成任務。幾乎被「一星」和「五星」分別佔領的豆瓣評分,也給每一部試圖使用流量明星的文藝片敲了個警鐘——惦記「五星」粉絲的同時,比忘了「一星」黑粉,仔細算算孰輕孰重。

不止一位朋友和硬糖君吐槽姚晨在《找到你》中的演技令人失望。但沒關係,在觀眾的既定印象里,姚晨就算不是演技派,起碼也是個演員。而且久未露面,觀眾對她並沒有太多附加情緒,可以輕鬆接受其角色塑造。

更何況,還有馬伊琍的演技令人驚喜。為了給孩子治病,她想盡一切辦法去掙錢,到夜店做小姐,找有錢的混混男友,甚至想要去賣腎,不惜在醫院以殘羹剩菜果腹,都是為了能早日給女兒交上治療費用。

當被突然告知病重的女兒遭遇換床,她拚命阻攔,即便腹部撞上床欄,滿目疼楚依然不管不顧。她苦苦哀求,癱坐在地,在凄厲的哭聲中,眼睜睜看著孩子被越推越遠。

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她抱著孩子在雨中聲嘶力竭,最後只能看著孩子死自己的懷裡。馬伊琍極力呈現了一位絕望母親在遭遇巨大痛苦之後的麻木和無助,顛覆的絕不只是造型。

宣發:多多益善vs找對用戶

現在看來,《寶貝兒》首日高達23%的排片,可能反而「好心辦壞事」。一部文藝片本不該有如此的排片體量,過高的排片拉低了上座率,只有3.1%的上座率導致票房頹勢立刻顯現,市場期待下調,沒看的觀眾也望而卻步了。

大體量排片和廣鋪宣發,也讓《寶貝兒》的口碑難以保全。有關《寶貝兒》的負面評價里,被提及最多的熱詞是「不好看」、「失望」、「楊冪演技差」。

一味求大而不精準的宣發,讓《寶貝兒》剛進入一二線城市口碑就撲了街,在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活躍度僅有41.5%,楊冪潛在粉絲票房損失不小。

在口碑發酵速度幾乎已經縮短到一天的今天,新片保口碑才是關鍵。讓「一定會給自己好評」的影迷第一時間進入影院,是宣發的首要任務。而那些非核心受眾、甚至是反對者,倘若能讓他們壓根沒發現有這麼一部電影,或許還是件好事。

反觀《找到你》的宣傳則更為精準。主打女性情感方向,上映前組織多輪女性觀眾提前觀影,包括在上海電影節、中秋和9月下旬的千人點映。通過一輪輪提前觀影積累核心女性觀眾,在再通過這些核心受眾傳播口碑,正式上映時已完成口碑積累,就待口碑爆發。

之後順應觀眾的討論,熱點內容的跟進也有條不紊,如姚晨演技上了微博熱搜;姚晨、馬伊琍參加平遙電影展、邀請大V看片;重新挖掘映前的宣傳物料,姚晨的星空演講、《母親物語》視頻的傳播等。從《找到你》的口碑和票房看,口碑預期管理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寶貝兒》之敗,非楊冪一人之罪,但也要負不少責任。近來坊間喜談楊冪轉型失利,其實硬糖君是真不支持明星轉型。譬如楊冪仍是「四海八荒第一大女主」,angelababy仍是跑男里的爽朗小美人、范冰冰也是嬌俏丫鬟而非一代女皇,她們省多少事兒,我們觀眾又少受多少罪。


推薦閱讀:

TAG:楊冪 | 女明星 | 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