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直接用自來水做麵包嗎?到底什麼水最適合...
在製作麵包的過程中,你知道原料有多重要嗎?這些基礎卻常常被人忽視。今天我們就從製作麵包的最最基礎的一個原料講起,讓大家了解水,學會用水。
1
水在麵包製作工藝上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果沒有水,小麥粉就做不成麵包,大家把它當做常識一樣記住。水對小麥粉所含成分活化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小麥粉中的澱粉和水一起加熱,因為吸收水的糊化,從而變得柔軟,變成了我們可消化的狀態。
另外麵筋的成型也需要水的支持。小麥粉中加入水進行充分的攪拌,其中蛋白質吸收水而變成了麵筋。製作麵包時,麵筋的結合非常重要,因此需注意吸水量的調節,不能太多或太少。水也可以融化其他材料比如鹽、糖。還有一點非常關鍵:水是讓酵母和酵素活化的必然的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非常適合做麵包的水呢?
各地域的不同、水質的不同,飲用水當中也有不適合用來製作麵包的水,使用前務必充分了解後再使用。
在日本自來水都是可以飲用的,所以就可以用來做麵包。在國內很多的麵包師傅也都是用自來水來製作麵包的。但這裡要強調一下,水的硬度和PH值確實也對做出來的面包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做麵包的水在硬度100mg/L 被稱為最是適合的。
水的硬度是指什麼呢?
是指水中含有的礦物質——鈣和鎂的指標。水分中所含的鎂、鈣是以碳酸鹽或硫酸鹽的形式存在。其中,碳酸鹽會因加熱而沉澱,因為可以被消除,因此僅含碳酸鹽的硬水又被稱為暫時硬水。另外,含硫酸鹽的水沸騰後無法變成軟水,只能蒸餾或添加軟化劑。像這樣就稱為永久硬水。
因為國家的不同,硬度的表示方法和區分方法也是各種各樣的。比如日本的水硬度大多數是在50mg/L左右,雖然不能叫做軟水,但在某種程度上非常接近。也能製作麵包,但也不完全符合,還是相對來說比較軟。
那為什麼說硬度接近100mg/L的最適合做麵包呢?
因為硬水可以讓麵筋變得更強勁,那如果使用軟水,麵筋就變得軟化,那整個麵糰就會比較粘黏。如果大家不使用自來水,是在市面上買的礦泉水,也要先確定它的硬度,再去自行判斷。水的硬度越高,面胚中的麵筋越是緊縮。相反,水的硬度越低,麵筋越鬆弛,面胚也會變得很粘。
一般國外進口水的硬度都是比較高的。但如果使用過硬的水,那就會使麵筋過於強硬,麵糰容易斷裂,發酵也比較慢,在保存當中麵包就會變得非常硬。
製作吐司麵包,甜麵包適合用硬水。因此使用的水是軟水時,要用含有碳酸鈣和碳酸鎂的改良劑將水質改良成硬水來強化麵筋,防止面胚癱軟。
軟水適合做法棒
製作像法棒一樣的硬質麵包時,適合使用稍微軟一點的水。軟水可以延長攪拌時間,以低速為主體的攪拌,用軟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麵筋的產生。
2
水的pH值(酸鹼度)
最適合做麵包的水PH值是5.5-6.5 , 鹼性水的PH值是 8.0-9.5。
pH值(氫離子濃度)是製作麵包時,非常值得參考的數值。原料的pH值、中種的pH值、麵糰的pH值、成品的pH值等,由這些數值中可以想像出許多狀態。製作麵包時,被認為略酸性(pH值5.2~5.6)的水較佳,鹼性較強或是酸性太強都不適合。水的pH值主要是影響麵包酵母活性、乳酸菌的作用、酵素作用以及麵筋的物理性等等。
如果使用鹼性水的情況下: 因為酵母在弱酸性的環境下活性是最好的,如果使用鹼性水或是強酸性的水,就不能夠按照正常的時間來進行發酵,所以這一點一定要切記。
水是製作麵包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關於它的常識我們得更加註意。要想成為專業的麵包職業人,這些小知識小細節我們要懂,才能做到運用自如。
- 自由水和結合水
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大致分為自由水和結合水。
結合水,會與蛋白質、糖類等強力結合,使其性質與水不同,即使0度也不會結凍,也不再有溶媒(可溶物者)的作用。因此無法被細菌或黴菌所利用,成為與腐敗沒有關係的水。
自由水,會在0度結凍,也有溶媒作用。因此自由水較多時,微生物活躍,也被利用在酵素分解作用上,會導致加速腐敗。
水(包括牛奶)主要是提供麵包所需要的水分,但是麵包配方中所含的乾性材料很多,例如糖、麵粉、可可粉等都具有特強的吸收能力。加入水主要是調節麵糊,因水的滲透性能較強,可以濕潤其他乾性材料,更能有效的使麵筋擴展,使麵糊達到適當的韌性。
在攪拌面胚最難的是判斷面胚的硬度,即最適吸水量。面胚的硬度因麵包的種類不同而不同。此外最適吸水量還與配方,攪拌程度,發酵時間,還有機械設備不同而有所變化。做出好麵包的條件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面胚的硬度。一般麵包的吸水量是麵粉的64%~72%。吸水量對麵包的作業性,軟硬度,老化速度等環節都有很大的影響。
麵包內有充足的水分,在烘烤時能產生更多的氣體,幫助麵包體積更為膨大,水分越多的麵包,體質就更鬆軟,富有彈性,食用時更為爽口,不過用水要以配方平衡為基礎,太多也不行。
3
水份用量對麵糰狀態的影響不僅僅是水
在此所指的全部水份用量,不僅是配方用水,還包括所有材料中所含的的水份含量。LEAN(低糖油成份配方)麵糰中麵粉佔了其中的大部分,比較容易判斷麵糰軟硬,易預見製作後的狀態。但是RICH類(高糖油成份配方)麵糰,除了基本材料之外,配方中還有其他副材料的成份,狀況就會複雜不好判斷。
副材料中,還有各種會使麵糰變得柔軟或變硬的特性。例如使用了大量的糖、雞蛋、油脂、乳製品等材料,麵糰會變得柔軟;但是如果混入了除自來水以外的其他含有水份的材料時,麵糰的狀態又很難判斷了。
因為除了自來水,很多食材都有含水量。
————————關於這第三點,我們後續還會做更深入的探討~——————————
感謝關注王森學校,下期再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