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如果有本「說明書」就好了。
想讓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如果有本「說明書」就好了。
來自專欄熊老師淘學說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 這是熊老師第103篇原創文章 」
前一陣,我去看3D畫展,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在逛到梵高的《向日葵》前時,碰巧遇到了我的三個媽媽朋友,她們都是帶著孩子來長見識的。
其中年齡稍大一些的媽媽文潔,把身邊的孩子向前推了一小步說:「快告訴阿姨,這幅畫是什麼?」小朋友看著我,像是背書似的:「《向日葵》,作者,文森特·梵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
另外一個媽媽Lily,則把畫指給她的孩子看,不過小朋友像是不感興趣,眨眨眼看了下扭頭要走。
最後一個媽媽曉菲,拉著孩子離畫面更近了一些,她告訴女兒這是向日葵,並沒說梵高是誰,不過小孩子看起來很感興趣的樣子,她就多問了幾句喜歡嗎之類的閑聊。
三對媽媽和孩子的表現還真是不一樣呀。我本以為這件事這樣就是結束了,沒成想還有後續。
一個星期後,我去曉菲家做客,發現客廳的展示柜上有一幅筆觸非常狂野的向日葵的畫,便走上前去多看了兩眼,畫旁邊還有幾張她們一家人去看向日葵的照片。問過後才知道,畫展之後,曉菲家孩子開始找畫筆畫花,她也突然發現孩子竟然有些繪畫的天分,便帶女兒去京郊看了真正的向日葵。客廳擺著的畫就是從向日葵田回來後的紀念。
這是我身邊眾多媽媽好友中的三位,文潔、Lily、曉菲,她們都來自二三線城市,家庭條件也差不多,現在結婚生子定居北京,可以說孩子的起點幾乎是相同的,但三個媽媽不同的教育觀,將會把孩子帶到不一樣的未來。
三種媽媽教育三種娃
- @文潔:我們的目標是清華北大
1982年出生的文潔,考上大學是她第一次踏出家鄉看到外面的世界。因為當初差了幾分和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所以她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再加上現在她能給孩子提供比自己當初更好的教育條件,文潔很早就給孩子定目標:考上清華北大。
文潔這個媽媽,做得真累;做文潔的孩子,更累。從孩子會說話起,文潔就開啟了教育長征。幾歲的小不點,要會背唐詩、要會唱英文兒歌、還要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每次孩子受到幼兒園老師的誇獎,文潔心裡便會產生巨大的滿足感,「今天我家寶寶又被誇獎了」都快成了她的口頭禪。
文潔家的孩子,從小的認知中,成績便和母親的滿意度相互關聯,那麼很可能文潔的認知水平就是孩子認知水平的頂點了。如果孩子發展得不好,文潔將再次體會到當初的遺憾;如果發展好了,那麼孩子考上清華北大,全家喜氣洋洋。但是,然後呢?
- @Lily:小孩子嘛,差不多就行了
和文潔的高標準嚴要求相反,Lily是另一種媽媽。她的家庭條件比文潔要好些,所以她的愛好廣泛,但淺嘗輒止。Lily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符合自己的個性。
她很鼓勵孩子去嘗試,覺得孩子的快樂最重要,「不試過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呢」。所以Lily家的孩子雖然也才6歲,琴棋書畫卻都接觸過了,不過也就是摸摸,Lily是這樣說的:「小孩子精力旺盛,多接觸點東西沒壞處,知道怎麼回事就行了。」於是,Lily家有很多沒有畫完的畫、沒拼完的玩具、沒看完的繪本......有一次我去Lily家做客,小朋友在玩樂高並且很快就初具規模,在我以為馬上就能看到成品的時候,孩子轉身跑去玩小火車了。我不禁主動問他為什麼沒有拼完呢?他回答:差不多拼完了呀。
Lily家的孩子,習慣了「差不多」的認知思維,他大都不想去探究事物之間更多的聯繫,對事物的認知空有廣度失去深度。我彷彿看到了另外一個Lily,差不多的讀書、差不多的玩、差不多的生活、差不多的一生。
- @曉菲:我要她的未來不可限量
曉菲和Lily的年齡差不多,兩人的孩子也只相差一歲。我在Lily家看到的樂高玩具,曉菲家有同款,不過區別是,一個殘缺不全收起來不見蹤影,另一個組裝完成還被精心擺在柜子上展示。
曉菲也是畢業之後才留到北京的,本科時候曾經去加拿大交換了一年半,後來留校讀了研究生。有了孩子後,她對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學習好。其他,如果孩子願意去嘗試,她也會鼓勵,只是不能半途而廢。
那個擺在柜子上的樂高玩具,是因為有一陣在小朋友之間很流行,她就答應女兒買了一個,拼完後女兒沒再繼續要求,她便知道孩子對這個是一時興趣而已。可是自從知道孩子愛好畫畫並且很有天分以後,她的支持程度,讓人大呼羨慕。
曉菲家的孩子,成績優異、有藝術天分、做事有始有終、還有全力支持她的家庭。她收到的認知教育,不只停留在概念上,還與世界產生互動和連接。想來想去她的未來只有四個字能夠形容,不可限量。
你看,我們很自然地感受到了三個孩子的未來,這都歸咎於三個媽媽不同的育兒方式啊。
《向日葵》事件也變成了我的育兒指導。首先讓孩子看到畫面中的向日葵,然後帶孩子接觸到真實的向日葵,最後讓孩子拿起筆畫下自己眼中的向日葵。這不就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嘛,從具體到抽象,從概念到連接,完美契合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曉菲真是個智慧的媽媽。
說到這兒,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孩子」,楊沛宜。她是個學霸,去年參加了學術十項全能並取得了優異成績;她愛好唱歌,組了自己的樂隊。楊爸爸說她不會在國內參加高考,那麼她未來會去哪個學校就讀呢?她又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呢?楊爸爸也不知道。但我們都能清楚,她的未來不可限量。
做孩子的起點,而非終點
三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是什麼導致孩子之間的差異呢?是錢嗎?不,是認知和意識。孩子的認知發展依賴於家長的認知水平。父母的認知有的時候是孩子的起點,有的時候則成了孩子的終點。
我們不可否認,生活中這樣的狀況比比皆是:大城市的孩子比小城市的孩子適應新鮮的事物速度更快;國際幼兒園的孩子比起普通幼兒園的孩子,語言、記憶、思維等發展得更好;而高中就出國留學的孩子會比研究生出國留學的孩子,對不同文化習俗的適應能力更強、包容性更好。這些都是認知的差距。很多家長會認為小時候的差距,經過後天的努力會有所彌補,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科學研究表明,2-7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時期被稱為是前運算階段,具有三個主要特點:
1.相對具體性:兒童開始依賴表象進行思維,但還不能進行運算思維。所以這時的孩子,特別容易被漂亮的圖片吸引。
2.不可逆性:因為不可逆,所以必須要重視這個階段的教育,為孩子打好基礎。
3.自我中心性:兒童只能站在他的經驗的中心,只有參照他自己才能理解別的事物,故又稱為自我中心思維階段。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具有更好的認知呢?
家長們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千萬不要被自己的認知思維框住了。世界發展如此之快,一個人的經驗太局限了,不要讓你的認知成為孩子認知的終點,更應該是孩子的起點。
你沒法去讀國際學校,但你可以學習國際學校的教學方式;你沒法把孩子送去國外,但你可以給孩子更多接觸國際文化的機會;你覺得要掌握認知教育太難了,你可以讓專業的教育課程來幫忙。況且國內也在逐漸開始重視兒童認知教育,作為父母的選擇其實很多。
中信出版集團獨家授權、國際暢銷繪本同步音頻節目《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經過半年研發製作正式推出。
這個節目基於已經翻譯成11種語言、暢銷60多個國家的比利時繪本《給孩子的世界說明書》,講述了26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串聯了26個主題場景中500+概念。小朋友們會和故事的主人公小貓奧托一起,做一次探索世界的旅行,經歷從春到冬,完整的一年。
每天10分鐘,孩子能在熟悉的場景中挖掘到新鮮的事物,還有更多精彩的背景和文化解讀。教育家熊瑩老師親自獻聲解讀,不僅幫助孩子們找到和世界正確的連接方式,也能為許多家長們掃清認知盲點,像海上絲綢之路、薑餅屋、送子鳥的傳說、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物......生動有趣的故事,更是讓孩子們接受了平時爸爸媽媽怎麼勸也不聽的話,比如多吃青菜。
每期節目中,熊老師還會教1-2個簡單的英文單詞。小朋友們能不僅學會拼讀,還能把學到的單詞應用在適宜的場景中。其實最好的英語啟蒙,並不是在語言班,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呢。
另外,「奧托小讀者俱樂部」中,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和家長們。熊老師會來這裡給小朋友們和家長們解答問題。小朋友們會可以在這裡交到新朋友,家長們也可以在這裡探討育兒經,一起借鑒學習熊老師和孩子交流的方法。
就不多介紹了,快點擊下面的鏈接試聽吧!相信寶寶和父母都會喜歡上它的。小朋友們,來和熊老師一起來探索世界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