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頓,跟恩比德比怎麼樣?
德安德烈-艾頓當選狀元,全世界都知道會是這麼個結果。
用查爾斯-巴克利的話來講,「如果你不選艾頓,那你就是個傻子。」
他的確配得上這樣簡單粗暴的稱讚。艾頓一共在NCAA打了35場,其中有24場比賽收穫兩雙,高居聯盟榜首。他場均可以砍下20.1分11.6個籃板1.6次助攻,命中率61.2%,個人效率出眾,在PER的表現上達到了32.6。
一個能在低位作業,擁有出色進攻技藝的內線,讓媒體們很快就聯想到了喬爾-恩比德,於是,鋪天蓋地的對比就映射在了人們眼前。
這一點不稀奇。作為新時代中鋒中的佼佼者,恩比德早就成了很多新秀內線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早在先前,就有許多關於默罕默德-班巴鑽研恩比德訓練和進攻方式的視頻傳出來。作為這屆新秀中最好的內線,艾頓自然也難免被拿來與恩比德做一番比較。
在硬體上,身高、臂展兩者相差無幾,兩人都在擁有巨大身材的情況下,保持著非常不錯的移動能力,體重上,艾頓還比新秀時期的恩比德重了21磅,跟初入聯盟還略顯「瘦弱」的恩比德相比,艾頓顯然更具備在NBA的禁區里搏殺的資本。
在進攻方式上,兩者所展露出來的全面性也都十分相似。都能命中遠投,喜歡在低位背打,都有著細膩且柔和的進攻腳步。
德安德魯-艾頓
喬爾-恩比德
就連進攻端的弊病都顯得有些同病相憐——他們會習慣性地依仗自己的身高和臂展,在出手機會的選擇上顯得隨心所欲。而在面對多人防守或是遭遇內線夾擊時,他們所展示出來的投籃表現也總是略顯急躁和勉強。
所以,風格如此相近的艾頓,會是下一個恩比德么?
恩比德一條推特就終結了人們對於此事的討論,他的話簡單直白:「拜託,別再拿艾頓跟我比了,我可知道怎麼防守。」
防守,大概就是艾頓與恩比德的最大區別所在了。
跟艾頓在NCAA的禁區里大殺四方不同,恩比德早年成名,便是靠的率先立足於防守,他是Big 12區最佳防守陣容中的一員,也曾榮膺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桂冠,在進入NBA之後,他在場時對於76人整體防守質量的提升肉眼可見。就算是在NCAA時代,他在防守端對於比賽的影響力,也要遠大於如今的艾頓。
就單純從封蓋數據上說,艾頓場均可以送出1.9次封蓋,每百回合能蓋3.3個帽,作為對比,大學時期的恩比德,在這項數據上是每百回合送出6.5次封蓋,近乎翻了個倍。
而在具體的賽場表現上,也大抵能夠反映出一些艾頓在防守端的問題。
1。他在禁區的防守時常會顯得綿軟。
以上圖為例。當對手在禁區接球試圖背身強吃時,艾頓的第一次防守腳步是向後的,他並沒有及時給予對抗,讓對手在從外向內的這個深入過程中,走的異常輕鬆。
作為對比,恩比德在面對一對一的禁區防守時則會顯得強硬的多。
他先舉起並伸直了手臂,在對手發力的瞬間,沒有像艾頓那樣像後撤一步,先卸力再找位置封蓋干擾,而是直接用下盤堵死了對手繼續前進的可能,逼得他在一個相對遠的位置去挑戰自己的防守高度。
2。他在防守端的位置感需要提升。
比如這次冒失的搶斷夾擊給了與他對位的防守球員輕鬆空切扣籃的機會。
又比如這次錯位大防小,明顯多上的這一步讓他失去了自己的防守位置,導致對手能夠輕鬆地突入禁區完成得分。
3。他的防擋拆能力急需變得更好。
如何有效地避免自己成為小個子擋拆進攻中被選擇的那個攻擊弱環,已經成了當前時代背景下大中鋒們必修的一門課程了。小個球員日益精湛的射術隨時有可能將移動笨拙的內線調離禁區,通過簡單的擋拆掩護,直接遠程發難終結進攻。
這是籃球演變下的必然,也是傳統大個逐漸走向沒落的關鍵。所以,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自己在場上能長時間的處在一個正效應的狀態下,就成艾頓必須要去研究的事了。
在大學時期,艾頓對於擋拆的防守效果就一直不理想。
就像上圖裡所展示的那樣。面對對手的擋拆,艾頓的延誤夾擊給的很大,但之後的回收防守又來的很沉緩,NBA級別的持球人會比圖中的出球速度來的更快,之後的順下終結也會顯得更果斷,與之相對的,他在防守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會成為對手加以利用的突破口。
改善防守,成了艾頓在NBA里所必須做到的事。
好消息是,他在跑跳上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一直不錯,只要能夠提升自己對於防守的專註度,他有足夠的身體條件去支撐他成為一名好的防守者。
他有很多的時間去犯錯,改善,然後成為一名更好的球員。這就是一個過程,能決定他未來的,只有他自己。
推薦閱讀:
TAG: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