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班到零工經濟 無間歇工作的代價

簡評:事故頻發,壓力山大,還引起身體各種不適。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多人根本承受不了壓力。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最新統計,全球有超過 4 億員工每周工作 49 小時及以上,在全球近 18 億就業人口當中,這個比例不小。

即使是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近日接受《紐約時報》採訪談到自己 47 歲生日只能在工廠里熬通宵時,也頗為感慨:「沒朋友,什麼都沒有。」 與平時每周工作 120 小時的日子沒什麼區別。

對於他的粉絲而言,這就是他成為矽谷當代神話的代價。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全球有超過 4 億員工每周工作 49 小時及以上。

然而,當疲憊的表情成了一種榮譽勳章,這其實開了一個危險的頭。

每天加班、周末加班,已經成了矽谷創業的標配,並且蔓延到世界各地。問題在於,這種「加班」文化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完成工作。大量證據表明,加班會降低工作效率,讓你感覺很不健康(事實也是如此),還更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然而,從醫務人員到「零工經濟」員工再到自由職業者,上百萬員工卻無法站出來表示反對。為什麼會這樣?對於我們這些周六晚上不得不加班的人,能做什麼呢?

▎加班帶來的損傷

工作過勞的人很累,因此更容易發生事故,但證明這一點卻很困難。

也許因為危險的工作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或者單純是工作時間長的人暴露在風險中的時間也長,就算不加班也這樣。不過一項調查分析了美國 13 年來的職業記錄,發現與「不用加班的工作」相比,需要加班的員工受傷害率高了 61%。」

這項具體研究並未明說疲勞是風險提升的主要原因,但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可能就是這麼一回事。

比如,如果你早上 8 點醒來,到凌晨 1 點都還沒睡,那你的身體表現,可能比 73 公斤的男人喝了 2 聽 355 毫升的啤酒(血液中含 0.05% 的酒精濃度)要糟糕得多。沒錯,加班時的你就像醉了一樣。

2016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比起其他人,隨叫隨到者的皮質醇水平在早晨升得比較快。

如果你到凌晨 5 點還沒有睡,那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和 0.1% 的血液酒精濃度差不多。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血液酒精濃度超過 0.08%,就是酒駕了。

所以,熬夜會讓你的身體表現(比如反應速度或協調性)受到損傷,就像酒駕一樣。你都醉得開不了車,還能安全、有效地工作嗎?也許在電腦前打打字並不危險,但如果是手工或者體力勞動,或是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就得好好斟酌了。

▎演算法「鞭策」

然而,很多人卻擺脫不了這個惡性循環,他們需要加班加點來維持生計。這些人受困於激勵員工超時工作的系統,或因公司客戶在其他時區則不得不在夜間工作。

比如,東南亞和非洲的「零工經濟」員工,就是個典型例子。美國、英國或者歐洲其他國家的公司、商人在自由職業平台上僱傭這些人寫代碼、編輯博客、建設網站,或是管理社交媒體等等。

近來,牛津互聯網研究所的伍德(Alex J Wood)負責的一些研究表明:為這些勞動者分配工作的演算法,直接導致了持續過勞。

基本上,你在這些平台上的排名越靠前,受雇可能性就越高。但若要得到好評,就得包容客戶的一切要求,很難有協商爭取利益的空間。伍德在受訪時表示,「他們隨時候命,只要客戶需要,馬上開工。如果客戶的截止日期很近,他們也只能接受,否則就要收到差評。」

如果這些人不在排行榜最前面,那壓力就會更大。一些人會用極低的價格來吸引零工活計,迫使他們為了一點點錢而用更長時間工作。此外,很多人還要做大量的無償勞動來經營自我,比如設置個人資料、在平台上競標、學習新技能讓自己的簡歷更好看等。這些加起來,就讓日常工作變得又長、又令人精疲力盡。

正如伍德研究中一位受訪者所說 —— 我這麼窮,有人要給我錢,那為什麼一天不花個 18 小時幹活呢?」

零工經濟的很多領域似乎都出現了這種過勞模式。美國有報道稱:一些網約車公司的司機為了充分利用車費上漲的機會,每天駕駛時間達到 20 小時。在英國,在議會調查後,Uber 將司機持續使用網約車服務的時間限制為 10 小時。

美國一項對 13 年以來職業記錄的研究發現 與不用加班的工作相比,需要加班的工作,其員工受傷害率高了 61%。

伍德的研究並沒有表明實際上有多少打零工者要長時間工作。他還澄清說,在歐洲、英國和美國,自由職業者專業技能多,議價能力強,情況就樂觀得多。而在南半球,有跡象表明這種過勞惡性循環正在愈演愈烈。伍德團隊採訪的勞動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必須高速工作,60% 的人說期限很緊,22% 的人曾因工作而身感疼痛。

▎永遠「隨叫隨到」

一離開辦公室就算今日工作結束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下班後檢查和回答工作信息似乎無法避免。

來自柏林 SRH 應用技術大學(SRH Hochschule)的研究員塔瓦斯(Ian Towers)在他的學術論文中提出,移動技術提升了人們的期望 —— 管理人員和同事都希望員工隨時都能工作。

然而「隨叫隨到」與準時上下班是兩碼事,我們的身體對這兩種情況的反應截然不同:早晨隨叫隨到者的皮質醇(人體應付壓力的激素,因此也稱為壓力荷爾蒙)水平比不需隨叫隨到的員工升得要快,即使他們可能一直到晚上都沒工作可做。

這種壓力荷爾蒙一般在人們剛睡醒時達到峰值,然後慢慢減少。但日常壓力會讓周期紊亂:比如你預計今天會很緊張,那激素就會上升(研究人員覺得打零工就是這樣),如果你長期壓力都很大,這個激素就會一直偏高;如果在長期壓力後你開始經歷「倦怠綜合症」,那這個激素就升不上去了。

結果是,「隨叫隨到」的人發現越來越難「從心理上區分工作和非工作」,很難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研究人員稱之為「控制能力」。換句話說,員工並不覺得「隨叫隨到」的時間真的是自己的,他們的壓力也會相應上升。

▎該怎麼辦?

即使你是馬斯克,一口氣工作好幾天也並不明智。他不健康的工作習慣是投資者們並不樂見的新聞。

馬斯克接受《紐約時報》採訪後,因為懷疑馬斯克心理狀態不佳,特斯拉的股價迅速下跌了 8.8%。這個新聞應該能作為一個警示。

對於絕大多數弱勢的自由職業者,關鍵問題在於,他們大概沒機會結束長時工作導致效率減弱的惡性循環。正如伍德所言,潛在問題是「客戶能影響打零工者未來的收入」,而這些人卻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

這些僱傭平台很難改變這一點,畢竟這種商業模式每年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那麼如果你碰巧在網上僱傭一名自由職業者,最好多給對方一些時間:這樣的話,他們不僅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還會有一個更好的生活。


原文鏈接:

What happens when we work non-stop

推薦閱讀:

腦力勞動者一天只能高效工作 3 小時?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極光日報,極光開發者旗下媒體。

每天導讀三篇英文技術文章。


推薦閱讀:

TAG:加班 | 高效工作 | 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