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之前,她決定省吃儉用一個月

又是一年雙十一,商家優惠越來越少,淘寶的套路卻越來越深。今年的戰隊集贊玩法,更是在消費者之間畫出一條楚河漢界:一邊是瘋狂拉票的集贊「喇叭派」,另一邊是默默看戲沒啥想買的「編外人員派」。

過年加了微信之後一聲不吭的七大姑八大姨,改個微信名就忘記了真名的老同學,集體加入了集贊「喇叭派」大隊,每天戰況極其激烈,尤其是在晚上11點之前的那波衝刺,可謂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甚至有單位大媽每天拿著手機圍繞辦公室走一圈,督促每個人給她點贊,點完了還得給她女兒點贊,你不理她,她還罵你多大點事兒這都不願意。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集贊五小時,優惠兩塊五,在那些選擇了圍觀別人買買買,自己只解決剛需的「編外人員派」眼裡,就顯得毫無吸引力。聊天的時候,你問他們:「為什麼不買啊!還是有很多優惠的啊!」他們總是隨口回答:「還不是因為窮!」

他們真的就比集贊派窮嗎?並不是!學霸說自己要裸考,這話你能信?平時認真聽課好好學習的人,根本不需要通宵複習。佛系過雙十一的人,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有剛需就解決,沒有就退出淘寶,他們不是買不起,是不需要。

為什麼那麼多人明明付不起尾款了,還在繼續拍定金?為什麼收入已經有一半用來交了房租,卻還是要買大牌的鞋子包包放在家裡積灰?黃子華的一段話,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難道剁手族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餘額有多少嗎?那當然,是真的不太清楚……每個月一發工資就用來還信用卡和花唄,然後接著刷卡買買買,到了下個月再次清零,月光族簡直弱爆了,月初就光的才是真硬核。

遠在美國的艾米,就是這樣的人群之一,簡稱「餘額鴕鳥」:每個月都能把錢妥妥地花光,沒有一次能算清楚錢到底去了哪裡;去超市買東西不看價錢,放到購物車裡結賬就完事;寧願多睡五分鐘,感覺要遲到了就打車上班;幾乎沒有存款,遇到重大疾病和意外完全無法應對……

直到結婚之後,艾米才開始揣摩存款和消費習慣的問題:自己明明不會經常旅遊,不追求最新的iPhone和豪車,消費也都是普通水平,但是已經是成年人的自己,竟然還和大學時候一樣零存款,搞不清自己消費的狀況。

於是這隻「餘額鴕鳥」,決定參加一次「不花錢挑戰」,奪回自己對工資的「控制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省吃儉用,只解決剛需(那些把買化妝品和名牌大衣算進剛需的可以散了),記錄每一筆開銷,嘗試新的省錢方法。

第一個星期,艾米列出了必備的開支:食物,通勤,衝動消費,約會消費。平時她會用7歐元坐地鐵到市中心去,消費並不低,於是她決定換成騎自行車。沒有自行車怎麼辦呢?她找了一家滑板車公司,用自己的文章版權,直接借了一台。

接下來就是吃的。在這個月開始之前,她屯了一些耐放的食物,例如豆子和小米,自己做飯,如非必需絕不下館子。她還下載了很多咖啡店的app,逐個薅免費咖啡喝。辦了附近超市的會員卡,消費即可免費換飲料,當然也不能錯過。

因為艾米是自由作家,之前常常會去咖啡廳寫文章,但是咖啡廳有低消呀!於是她選擇用一個小時聽著音樂散步去大英圖書館,還意外發現在安靜的圖書館趕稿子特別有感覺。

真正的挑戰,出現在第四天晚上。朋友們約她吃飯,艾米不好拒絕,於是慫恿大家:一起去公園野餐吧!然而事與願違,晚上那個傾盆大雨,直接把她們趕進了附近的酒吧。酒多貴呀!於是艾米決定:大家喝酒,我!喝!水!又省下一筆巨款!

不錯,第一周下來只花了20歐元,158塊,哪怕是在中國,也算是相當節省了。

第二周,食物存貨開始告急,艾米開始找購買平價食材的新法子,竟發現了一個食物版的「閑魚」:大家吃不完的蔬果大米,甚至是做太多的飯菜,都可以放到上面,低價出售甚至直接贈送。主食類都很難搶,不過沒關係,能搶到免費的零食,也是極好的!

以前去超市,艾米都是不看價錢直接放購物車裡,然後直奔收銀台。不過這次她學精了,趁超市快關門的時候,撿了許多臨期食品,其實很多質量都還很好,畢竟超市對食物的要求比較高。

到了第十二天,艾米意識到省錢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麻煩」。無論去哪裡,打車總是比擠地鐵快,點外賣總是比自己做飯容易,送菜上門都比自己買菜方便。用錢換方便,聽起來無可厚非,但有很多人用錢換來的時間,不過是放在遊戲和朋友圈裡,花了錢,還虧了生活經驗。

所以周六晚上,艾米的老公實在忍不住了想吃披薩的時候,她決定拉著老公一起下!廚!房!一頓忙活之後,不僅用掉了很多堆在家裡一直用不上的食材,居然也做出了像模像樣的披薩,滿分!

第三周,省錢不代表降低生活質量,艾米又薅起了健身館的羊毛——免費踢拳體驗課了解一下?之後她還加入了做志願者就能換健身館瘦身課的小組,誰說健身一定要辦卡?

她不僅一邊省錢一邊健身,還決定約朋友一起去唱K,其實平攤下來費用並不高,不過有一個小問題:唱K大家都會喝酒,喝酒的費用就不少了。很多人都和她一樣,聚會的時候哪怕自己沒怎麼吃喝,AA制結賬的時候也不會特地說出來,畢竟這會顯得自己很摳門。

這一次,她決定和朋友們坦誠,說自己正在省錢,吃昨晚打包的剩飯就好了,請她們不要介意。雖然最後朋友們都決定幫她付錢(她吃得不多而且不喝酒),最重要的是,她意識到之前一直不好意思說出口的事,其實坦誠相待也無妨。

第四周,艾米的手機已經滿是各種免費食物上線的提醒,她對各種薅羊毛套路也已經了如指掌,不過哪怕一切生活需求都得到了滿足,她還是能感受到那股買買買的強烈慾望。

她跑去問一位省錢大咖,她已經整整一年半沒有買過新的衣服褲子鞋子,得到的回答是:「心理學上說,買買買的一瞬間,是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哦,不過這種快感持續不了多久就是了。」

最後一周里,她要和另一個作家面基。如果是以前,她會找一個咖啡廳坐著聊天,不過這次趁著天氣好,她邀請對方一起去公園散步。其實在公園的長凳上看風景聊聊天,也是相當愜意的呢。

當然啦,艾米畢竟不是省錢大神,這種生活方式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不過一個月的體驗,讓她前所未有地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觀。

就是平時的那些「沒關係,也不是很貴」,「這樣比較方便」,「工作都那麼累了,買雙鞋有什麼的」,讓自己的餘額月初就可以清空。窮不是因為每個月都花了一筆大錢,而是花了無數筆原本可以省下來的小錢。

她還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家境不太好,所以爸媽從來不會浪費錢給她買時髦好看的衣服。哪怕同學不說出口,她也覺得自己輸別人一籌。經濟獨立之後,為了填補過去的自卑感,她才開始毫無克制地買買買。

省錢大神和她聊天的時候說:「你要忘記以前那些『買不到』帶來的回憶。你已經是成年人了,你不是買不起,而是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買,可以剋制自己把錢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買買買的背後,遠不只是對物品的喜歡,對多巴胺的渴求,對「慰勞自己」的慾望而已。今年雙十一前,不如再看一眼你的購物車和尾款:這些玩意兒,我到底為什麼要買?到底是因為這口紅真的顯白顯美顯臉瘦,還是隔壁村的王大花上星期在朋友圈曬過?

溫馨提示:尾款退不了的話,付全款之後在發貨前退款就行哦,救救錢包吧!

資料來源:

I tried a #NoSpendChallenge for a month


推薦閱讀:

TAG:「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 消費觀 | 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