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豆漿不要這樣喝,嚴重可致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講究食品的營養與安全,就比如豆漿,很多人都會選擇購買豆漿機,自己購買材料親自打豆漿,都覺得自己做的豆漿肯定安全可靠還有營養,而豆漿機的原理是將大豆與水混合後,在刀片地快速旋轉下將黃豆生磨成漿狀形態,再經加熱煮沸後即得到可食用的豆漿。但是,這樣自製的豆漿有時並不安全,甚至可能會帶來生命危險。
前幾日,一位孩子在喝了家中自製的豆漿之後,不久就出現了呼吸困難、胃部腫脹的癥狀,並緊接著急速惡化,出現嘔吐、神經紊亂、休克等癥狀。將其送至醫院時,已為時已晚,不久便被遺憾宣布死亡。而類似事件在過去也屢屢發生,中毒對象多以兒童為主,且均是在飲用了家庭自製的豆漿之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癥狀。
那麼,所謂的「毒」豆漿中究竟含有什麼有害物質?為何家庭自製的豆漿更易致人中毒?若不小心喝了此類豆漿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逐一介紹。
「毒」豆漿中有什麼有害物質?
「毒」豆漿中含有的有害物質主要來源於生大豆中的細胞凝集素、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
皂素是一種配糖體,它不但對胃腸膜有刺激性,而且能破壞血液中的紅細胞,當攝入超過一定限量就會引發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若搶救不及時則很有可能危及性命。
而胰蛋白酶抑制物具有降低胃液消化蛋白質活性的能力,會導致人體消化吸收蛋白質的能力降低,從而引發腹痛、腹瀉等癥狀。以上提到的這些物質都具有較高的耐熱性,需加熱至100℃以上才能被完全破壞。因此,若是進食了未徹底煮沸的豆漿(同時也包括未炒熟的黃豆或粉),則會由於攝入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物質導致中毒。
為何家庭自製豆漿更易致人中毒?
一般家庭在煮制豆漿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假沸」現象迷惑,未將豆漿徹底加熱,這是家庭自製豆漿屢屢導致中毒事件的原因。
「假沸」現象指的是豆漿在加熱過程中,當加熱溫度達到80-90℃時,皂素會受熱膨脹產生大量的泡沫,從而產生類似於沸騰的現象。事實上,曾有人員做過相關測試,當豆漿產生「假沸」現象時,其溫度一般只達到90℃,尚未達到能將有毒物質徹底分解的溫度。
在自製豆漿時該如何操作?
在煮豆漿時,應當在出現「假沸」現象後繼續小火加熱3-5分鐘,直至泡沫完全消失,這樣不僅可以徹底破壞生豆漿中的有毒物質,還可以極大提升豆漿中的營養價值。
此外,曾有人員測量過豆漿一體機製作的豆漿,其煮沸溫度也只達到90℃,也就是說,即使採用具有煮制功能的豆漿一體機,仍然存在未將豆漿加熱徹底的風險。
因此,我們建議在使用豆漿一體機製作豆漿時,最好將做好的豆漿倒入鍋中用小火再煮幾分鐘,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去除豆漿中的有毒物質。若是打出的豆漿量比較大或是較為粘稠,則加熱時一定要注意攪拌,以防由於受熱不均導致的糊鍋。
若是選用正規廠家售賣的豆奶粉或是豆漿粉,其在製作中都經過高溫加熱處理,生大豆所含毒素在此過程中已被破壞完全,不會導致人體中毒,可放心飲用。
飲用了此類豆漿該怎辦?
1、一般來說,生豆漿中毒的潛伏期很短,一般在飲用後的30分鐘至1小時內即會產生癥狀。若在飲用未煮沸豆漿後尚未產生中毒癥狀,如未發生劇烈嘔吐等癥狀,意識也尚且清醒,可以採取催吐的方式來排出毒物。
2、若是中毒的癥狀很輕,僅為輕微腹瀉時,無需就醫治療。可以採用清淡飲食等輔助手段幫助機體自我修復。
3、老人、兒童的機體腸道較為敏感,且自我修復能力差,若此類人群不小心飲用了未煮沸豆漿,建議應立即就醫,以免耽誤病情治療。此外,若中毒癥狀較為嚴重,應立即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採用催吐、洗胃、清腸等方式排出體內毒素。
如果想了解更多食品安全資訊,歡迎訪問食品夥伴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