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一場妖術引發的群體性血案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清代史上啊,有一起著名的冤案,它的案發地點涉及十幾個省市,牽扯作案人員數萬餘,從朝廷到地方,從官員到老百姓,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人,都被捲入了這個席捲全國的驚天大案,而事件的起因只是一起小小的「叫魂」糾紛事件。

《叫魂》作者孔飛力,出生於英國倫敦,著名漢學專家,費正清的得意門生。以研究晚清中國社會史、政治史而蜚聲國際學術界。

本書是孔飛力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之一,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超越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

其採用了典型的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從乾隆年間一場小小的「叫魂案」入手,提出疑問,掃描焦點,繼而逐步開拓視野,最終將整個「康乾盛世」的中國社會眾生相、官場運作套路以及清朝官僚體制特色一一描繪到位。

年輕的孔飛力

一,故事的開端,普普通通的。

話說乾隆33年,浙江德清鄉下要修建一個小石橋,於是請來了一個姓吳的石匠來幹活,那一天寒風蕭瑟,一位姓沈的農夫偷偷地和吳石匠商量,請求他把一張寫了人名字的符粘在橋樁子上,而且砸橋樁子的時候,就往那張符上砸。

當時的人們迷信,認為每砸那張符一下,符上叫那個名字的人的靈魂就會震一下,敲多了就會把這人的魂魄給震散。

這下子吳石匠的好奇心就上來了,於是就問了問沈農夫。

「這人是什麼人啊,你怎麼這麼恨他」

沈農夫嘆了一口氣說道。

「這是我的一個侄子,平時老是虐待我,我也弄不過,所以就想了這麼一個法子來整整他」

令人沒想到的是,吳石匠的思想覺悟相當高,他聽完之後,非但沒有安照沈農夫的要求做,反而帶著那張符,跑到了縣領導那裡,揭發檢舉了沈農夫。

這就是史料中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叫魂」案例。

縣領導接到舉報後,立馬把沈農夫抓了起來,罪名是涉嫌尋釁滋事,擾亂社會治安。

本來以為這就是一件小事,沒什麼大不了的,是這個農夫迷信做出的蠢事,揍他個二十大板就結了。

可沒想到的是,這樣的一件小事,上報之後,卻演化成了後來系列驚天大案的起點,也成了1768年席捲了半個中國的「叫魂」事件的開端。

二,事件出乎意料的轉變

從乾隆33年1月末到10月初,全國各地陸續發生了各種叫魂案,案發地點從浙江蔓延到江蘇、山東、湖北、安徽以及河南、直隸,最後直到北京,一共涉及了十幾個省市,作案嫌疑人從和尚、乞丐到術士、農夫,什麼樣的人都有,而且以流動人員為主,作案手段更是千奇百怪。例如,打聽陌生人的名字,偷偷剪別人的衣服或頭髮什麼的。

地方上官員接到的此類案子越來越多,無奈之下,也只好向中央彙報。一開始乾隆皇帝也沒拿這些案子當回事,直到陸續上報的作案手段中,出現了剪別人「頭髮」。

誒!對了,「剪頭髮」。

清朝前期男子標準的髮型「金錢鼠尾」

聽到這個後。乾隆皇帝一下子就覺得不對勁了,他那政治敏銳的鼻子,彷彿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此時從滿清入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殺不過百十來年的時間,在當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政治口號之下,幾千萬漢族百姓在改朝換代的戰亂中喪命。

而「叫魂」案甭管怎麼荒唐,牽扯到了什麼作案手段,千萬不能涉及頭髮,一旦涉及到剪別人頭髮,就有可能喚起漢族人「留髮不留頭」的痛苦記憶,進而動搖了滿清統治的合法性,甚至亡族亡國!

留頭不留髮的政治口號下,幾千萬漢人接受了剃髮

想到這一層,乾隆皇帝坐不住了,頓時龍顏大怒!下令各地官員一定要徹查此事。

作者孔飛力,在書中分析,他認為乾隆的擔心不無道理。

首先這些案子涉及數十個省份,有的相距數百里,還隔著山川大河,怎麼會同時或者相繼發生了同類的案件呢?這都是偶然的嗎?

其次,各地普通百姓抓獲叫魂嫌疑人的活動,搞得熱火朝天,如果背後沒有勢力統一發號施令,這樣一個席捲全國的群眾運動,是怎麼轟轟烈烈的搞起來的?

那麼這樣一個震動朝野擾亂半個中國的「叫魂」案,到底有沒有幕後黑手指使呢?

有,而且不止有一個。

而所謂的幕後黑手,其實是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兩種社會心理。

一個是恐懼,在全社會各個階層普遍存在的的恐懼心理。

一個是欺騙,滲透了從上到下整個清朝官場的一種心照不宣的欺騙。

這是兩種心理,而非一個或幾個的人。

三,百姓,官僚,皇帝。

現在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看這一事件是如何升級的。

  • 首先,底層百姓。

由於沒有大的戰亂和自然災害,乾隆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增長到了三億,商業貿易發達,流動人口隨之增加,但盛世之下依然有危機潛行。

當時的經濟發展成果非常脆弱,社會矛盾卻不斷加劇,主要表現在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失衡,貧富差距加大,生活剛剛達到安定水準的人家,一遇困難就可能淪為赤貧,因此人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人們之間的關係緊張,社會上冤冤相報的情緒蔓延開來。

作者孔飛力著重觀察的區域,是相對富裕的江浙地區,但即使是這些地區的人們,也必須通過勤奮勞作和精打細算才能維持生活,萬一遇上天災人禍,也可能立刻跌倒貧困線之下。

富庶的江南

這些人祖祖輩輩生活在自己的家鄉,也非常珍惜家鄉的安全與穩定,而其他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日子過得很艱難,這些地區經常產生大量的「流民」,他們在自己的家鄉混不下去,往往用各種方式湧入江浙一帶。

而江浙地區本來人口密度高,生活壓力大,他們擔心這些外地人的到來,會干擾乃至破壞自己的生活,因此充滿了警惕心理。

而「流民」中的一些人,不願意通過幸苦勞作,而只想著混飯吃,更是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厭惡排斥,這些人有道士、流氓、乞丐,他們有的使用「妖術」乃至強蠻行為來混吃騙喝,這就更增加了當地居民的恐懼和敵意。

清代乞討的一家乞丐

外來的流民

況且,通過妖術攝取人魂魄的迷信,在當地流傳甚廣,本來對「流民」充滿敵意的當地居民,一聽說有人用妖術「叫魂」,馬上形成了一種群體意識,而且對此深信不疑。

孔飛力在書中寫到這些居民對所謂「叫魂」的恐懼心理,已經達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導致了,一旦發現身邊的外鄉人有什麼奇怪舉動,就立刻向官府舉報,甚至糾集同鄉人驅趕甚至直接和外鄉人暴力對抗。

這種群體性的恐懼和對抗心理,最終蔓延到全國,老百姓在對待「流民」的問題上,心理越來越敏感脆弱。

  • 其次,官僚集團。

滿清建朝百十年後,好日子沒過幾天,官場風氣就急轉直下。沒出大事的時候,官員們盡量息事寧人,確保自己的官職升遷和奢侈的生活,一旦出了大事被中央關注,他們要麼就推卸責任,要麼就爭相邀功,上下左右相互欺騙相互推諉成了方式官場的潛規則。

官員享樂的場景

「叫魂」案一開始,當地官員大多是就事論事息事寧人,不想把事情擴大化,後來沒想到竟然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重視!

因此,在上級加大查處力度的指示下,大量地方官為迎合上意,大肆縱容甚至鼓勵部下製造冤假錯案,以顯示自己忠於職守和工作業績。

而在朝廷的高層,也就是皇帝身邊的幾個軍機大臣則有所不同,他們既了解地方官場上的套路,又比較了解乾隆的脾氣個性,因此在對「叫魂」案件的處理上,他們有著自己的算盤。

這些大臣們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一方面社會經歷豐富,肯定不相信「叫魂」這種荒謬的鄉下把戲,另一方面,憑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他們也不相信出現了實力強大的敵對勢力。

然而乾隆皇帝已經把「叫魂」和反叛聯繫在了一起,而且親自指揮辦案,京城大臣們雖然不想讓「叫魂」這種事,攪的整個社會血雨腥風,動蕩不安,但是也不能不去配合乾隆皇帝的指揮。

所以思來想去,他們想出了一個「曲線救國」的策略。

表面上他們積極的幫著皇帝查案,暗地裡絞盡腦汁地想法子,規勸乾隆皇帝收手。當然了既要收手,還不能讓皇帝丟面子。

  • 最高層,大清帝國的統治者,乾隆皇帝

當時正值康乾盛世,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鎮壓和收買人心,到了乾隆朝那會,整個國家已經看不到「反清復明」的影子了,而且整個國家蒸蒸日上,海內昇平。

可是乾隆皇帝卻有很強的憂患意識,他一方面擔心,漢人是不是真的接受了他們的統治,會不會有一天又有人打出「反清復明」的口號,揭竿而起呢?另一方面,表面上朝堂上這些大臣對他恭恭敬敬,唯命是從,但有沒有可能這些人暗地裡合起伙來糊弄乾隆,隱瞞基層真實情況,對他只報喜不報憂呢?

因此當「叫魂」案與剪頭髮掛上鉤,就引發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警覺,特別是案件的發生地集中在江浙地區,這些地方可是以前反清復明的老根據地,乾隆不得不擔心,這是漢人敵對勢力有組織有計劃的破壞搗亂。

反清復明的群眾鬥爭

乾隆怕這些行為,喚醒漢人「留頭不留髮」的痛苦記憶,激起對於異族統治的仇恨怒火,引發社會動蕩。

一身戎裝的乾隆

因此乾隆皇帝給七省督撫發出上喻,明確指出,把剪頭髮的「叫魂」妖術,和剃髮問題聯繫在一起,發出要進行最高級別的政治鬥爭的指令。

另一方面,乾隆在基層待過,熟悉官場的那些套路,他怕自己的臣子們沉浸於奢靡生活,習慣為官自保的套路,他害怕自己在一片唯唯諾諾中,被矇騙被架空,所以四處蔓延的「叫魂」案給了他一個整肅朝綱的好機會,還讓他有了足夠的理由直接插手辦案,斥責罷免他不喜歡的官員。

因此他指責一些官員,「辦案不力,養癰遺患」,還命令吏部查辦了江蘇、安徽、浙江、錢江等地的巡撫,一大批縣官被革職。

其中乾隆皇帝最看不上眼的,是江蘇的一個地方大員,蘇爾德,乾隆認為這個滿族大臣,整日只知道享樂,沾染了漢人奢侈腐化的壞毛病,而且辦案拖延,於是一怒之下,把他發配到了貧苦的新疆。

四,席捲全國的「叫魂案」,最終如何收場?

這裡兩個軍機大臣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個叫 傅恆,一個叫 劉統勛。

傅恆:乾隆最器重的滿族大臣

  • 傅恆的「曲線救國」

大學士傅恆早就發現了這件案子的蹊蹺之處,可謂是漏洞百出。當「叫魂」案蔓延後不久,就有老百姓利用這件事趁火打劫,他們千方百計的找茬,把跟自己有仇的人,說成叫魂嫌疑人來徇私報仇,而官府基層官員揣摩上意,不惜濫用酷刑屈打成招,做成冤假錯案。

傅恆對此憂心忡忡,雖然他心知肚明,但又不能打乾隆皇帝的臉,直接戳穿這些花招,所以想來想去,他乾脆搞了個「曲線救國」。一方面他迎合皇帝查案,一方面他命令把各地的作案人員直接押送到京城,由軍機大臣直接會審。

因此當京城大員們,親眼看到這些所謂叫魂罪犯時,一切都一目了然。

這些三教九流的普通人明顯的遭受過刑訊逼供,有的人已經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京城會審得到的口供,和地方上報的口供嚴重矛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顯然是地方官揣摩聖意,而製造出來的大範圍冤案。

畫得溫柔了一些的嚴酷刑罰

劉統勛

  • 劉統勛的政治智慧

另外一個人劉統勛,是乾隆朝最有名的漢族官員之一,深受乾隆皇帝的尊重和信任,以至於劉統勛死之後,他的兒子繼續受到乾隆重用。

他兒子是誰呢?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宰相劉羅鍋」劉墉。

那麼劉統勛,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的方法也是「曲線救國」,他把京城會審的結果,事無巨細得一股腦的塞給乾隆,暗中把大量前後矛盾,無法自圓其說的案情都放在了裡面,他相信憑著乾隆皇帝的聰明老道,不可能看不出這裡面有問題。

最後趁著聖駕回京的好機會,他拉上傅恆,跑到乾隆皇帝的所在地承德,去彙報工作。而且傅恆是乾隆最信任的滿族大臣,還是乾隆的小舅子,一旦規勸不成功,乾隆怎麼著也會給傅恆留點面子。

於是這倆人就去給乾隆做思想工作,兩人先是分析了一番案件審理的結果,然後旁敲側擊的表達對案件的否定意見,而且苦口婆心的向乾隆皇帝解釋,這樣的案子辦下去弊大於利,沒準還會讓一些真的別有用心的人趁機破壞搗亂。

這之後,乾隆皇帝一方面繼續借著辦案不力的理由,懲辦他看不順眼的官員,另一方面不動聲色地叫停了對叫魂案件的追查。

就這樣折騰了十個多月,攪和了大半個中國的「叫魂」案,終於宣告結束了。

孔飛力特別指出

這些圍繞在皇帝身邊的軍機大臣,不僅要想法設法地規勸乾隆皇帝,還得給他留足面子,絞盡腦汁用各種套路,才把這件事辦成,可謂是左右為難,煞費苦心。他們做的不僅是皇帝的聽話臣子,還體現了傳統士大夫的責任感,這是中國官場文化和西方不同的一點。

這是中國官僚體制的一種柔性的約束機制,表面上看皇帝絕對集權,而實際上皇帝和官僚集團還存在著微妙的制衡關係,這種制衡使得封建統治得以保持穩定。

在整個叫魂案中,孔飛力抽絲剝繭的把事件的各個方面呈現在我們面前,清朝統治的獨白根底,已經昭然若揭,然而依靠幾位臣子的責任感,縱然能夠維持一時安穩,但無法改變封建統治的根本問題。

到了慈禧太后當權時代,在老佛爺的一意孤行之下,滿朝文武連願意或者敢於站出來規勸她的人都沒了,封建王朝只能走向崩潰。


推薦閱讀:

TAG:政治 | 歷史 | 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