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言傳身教沒有成為一種習慣,那麼離「穿幫」還遠嗎?
我們常常在談論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強調「言傳身教」的重要性。究竟什麼叫做「言傳身教」?
對於「言傳身教」定義,度娘是這麼說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用言行影響、教導別人。通俗來講就是「教你的同時我自己也能做到」。
言傳身教的最好狀態——成為一種習慣
舉個栗子,應采兒教育Jasper要節約糧食,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節目里即便沒有教育兒子的「動機」,自己吃自助餐也會做到「吃多少拿多少」,還「教育」別人不要浪費;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又比如孫儷曾在一個節目里透露最常見的家庭場景,就是全家閱讀。她說「最美好的場景,就是晚上洗完澡,跟小朋友一塊玩玩具,我們3個人坐在床上,讀一本書。爸爸經常不在,在的話,就4個人一起。」而且她平時還會在拍攝間隙閱讀其他的書。
有人說,再牛逼的教育也比不上「言傳身教」,因為,父母本身就是教育。沒錯,要是父母將教育融於習慣里,那麼「言傳身教」就自然而然地發揮作用,否則,總會有「穿幫」的一天。
當「言傳」撞上「身教」
前兩天,我到圖書館找資料。旁邊來了一個1歲左右身穿紅裙子的小女孩和一位染了黃頭髮身著黃襯衫的中年婦女。接著一位一身長裙的年輕媽媽跟這個小女孩低聲說道:「媽媽要去借書,很快回來,你在這裡和奶奶一起,不要大聲說話影響別人哦。」然後走開了。
女孩和她奶奶坐到我後面。然後奶奶問女孩「餓了嗎,要不要喝水吃東西?」由於圖書館很安靜,而這位奶奶的聲音分貝還真不小,使得周圍的幾個人不約而同地望向這婆孫倆。
小女孩吃完東西,接著奶奶還是保持著較高分貝問小女孩「還要吃嗎?」「不能吃這個,等會媽媽來了再吃。」「來,奶奶幫你擦個手。」「要不要上個廁所?」……大約持續了10分鐘,小女孩幾乎沒怎麼發出聲音,全程只有奶奶的關愛提問。
或許這位奶奶平時說話「中氣十足」,在圖書館裡已經儘可能壓低聲音了,但還是會「餘音繞梁」;又或者這位奶奶習慣了這樣的說話方式,對於聲音分貝高低不怎麼敏感。
其實,一個家庭對於小孩的教育,不僅僅在於父母身上,還在於家裡的其他家庭成員也要互相配合的。
就像這位年輕媽媽,已經叮囑了小女孩在圖書館不能說話影響別人,這是一種「言傳」。但是奶奶作為陪綁小女孩的人,在「身教」上就跟不上「言傳」的節奏,多次打破規則。媽媽想要讓女兒認識到「圖書館是一個需要保持安靜的公共場所」,而奶奶卻在行動上「穿幫」了,這樣會讓小女孩感到很困惑。
言傳身教也有「穿幫」的時刻
我仍然記得在朋友圈裡曾經看到過一位心理老師的動態。
某個周末,他們夫妻和兩個女兒一起出去旅遊。由於行程緊張,這位心理老師說「要不打包食物邊走邊吃,不然來不及了。」小女兒突然發問,她說「媽媽,你不是說邊走邊吃對身體不好的嘛?為什麼我們今天要這樣做?」
心理老師愣了一下,隨即便意識到自己言行不當,在無意中「暴露」了不好的飲食方式。通過這件事,她說教育孩子不能「投機取巧」,而應該實實在在地把言傳身教落實到習慣里。
我身邊有一對90後的年輕父母,他們在教育兒子要早睡的問題上,十分嚴格地控制他的上床作息時間,8點後要關燈睡覺,不能玩遊戲,不能看電視等等。
在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跟這位父母說起這位小孩的一篇日記。他寫道「爸爸媽媽每天讓我8點睡覺,還不給我玩手機、看電視,但是他們每天晚上看電視劇、玩網遊到凌晨,總是吵到我睡不著。為什麼大人可以不用早睡?我什麼時候才能成為大人呢?」
這對夫妻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小孩的影響很大。我們常常會以「長輩」「大人」的身份來宣示特權,卻對孩子苛求多多。
有一種無聲的教育在身邊
前不久,我去杭州走了一趟,回來後感觸良多。其中有一個場景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天到了杭州,當天晚上跟著人流走進西湖邊上等待大型音樂噴泉表演。那天下著小雨,前面坐著三排遊客,座位後面還站了三排遊客,大家都撐著雨傘。而我因為進來比較晚,站在最後一排。
旁邊有人說「已經等了半個多小時了,要是雨還不停的話,就只能看傘了。」後來才知道,有不少的人已經等待了差不多1個小時了,就是為了這一場不到15分鐘的演出。
耳邊傳來了廣播聲,音樂噴泉即將開始了。坐在前面三排的遊客很自覺地把雨傘收下,其中一對夫妻中間坐著他們的小女兒,爸爸和媽媽用手擋在小女孩的頭上擋著雨。慢慢地,前面原本撐著的雨傘都不見了,後面站著的人也很默契地把傘盡量拿高,甚至把傘直接收起來。就這樣,等待了將近1個小時的音樂噴泉演出,終於映入所有遊客的眼前。
也許這僅僅是一個很小的舉動,卻能讓人感動不已。「教育」不需要吶喊吆喝,它可能就在我們身邊,以潤物細無聲的高雅姿態出現在面前。
最後想說,如果言傳身教能夠成為一種習慣,大人們就不再需要在孩子面前「換臉」成為五好榜樣,而當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放任自我。一旦習慣沒有養成,很可能就會「穿幫」,給孩子帶來「言行不一」的誤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