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經需要「因材施教」嗎?
有人說,因材施教是基本的教育原則,兒童讀經當然也要因材施教。於是有些家長不知道該不該教孩子讀經,萬一他不是讀經的材料呢?
也有人認為,既然要遵守因材施教這個原則,讀經就不能齊讀,應該讓孩子自讀;老師要一個一個教,謂之"一對一",只有這樣,才照顧到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有人總結古代私塾教育經驗,認為"自覺學習"、"一對一"是古代私塾教育的精華。
其實,這都是對因材施教的誤解。
"因材施教"所因之"材",有兩個含義:一是指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特殊的氣質、愛好、能力等,簡言之,就是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一是指人的天性,此天性乃"人之所同然",只要生而為人,即有是性,聖賢凡夫,無有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因材施教"之義,主要不是第一義,而是第二義。《中庸》雲"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學記》雲"教人不盡其材",孟子云" 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此處的"材"、"才",都不是指人區別於他人的特質,而是指人的本性。
所以古人"因材施教"的本義,不是按照一個人的特殊性給予他特殊的教育,而是指教育要從人的本性出發,去充分實現人的本性,這個本性,是人人相同的。
因為要實現人人相同的本性,所以古人的教育並不特別注重人的個別性,而重視人的共通性。古人對過早表現出特殊天分的孩子,不但不特別培養他這方面的才能,反而要把他壓一壓。古代私塾教學,也不特別提倡尊重兒童,反而強調嚴格。古人認為人性都是一樣的,每個兒童,只要家境許可,都是應該讀經的,讀經的方法,也不過是跟著老師念而已,不管年齡大小,張三李四,都是如此。
有人說,古代私塾都是自讀的,老師都是一個一個教,不是照顧到孩子的特殊性了嗎?不是因材施教的好樣板嗎?其實這也是誤解,是我們對古代私塾教育的"現代化"想像。自讀還是齊讀,"一對一"還是一起教,跟因材施教並沒有必然關係。古代私塾人數很少,學生年齡懸殊大,入塾時間有早有晚,想齊讀也辦不到,只能自讀。古人也未必不願意分班級授課,但那時學生少,暫時還沒有這個需求。據說明清時期江浙地區個別私塾學生較多,也已出現分班授課的趨勢。錢穆先生曾比較集體授課和個別輔導的優缺點,認為兩相結合最好。其實古代書院大儒定期講學,不就是集體授課嗎?
所以無論自讀還是齊讀,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可以是因材施教,也可以不是。如果私塾人多,把年齡相仿、程度相當的孩 子放在一起齊教,先背完的孩子及時升班讀別的書,差點的孩子再多讀遍數,等著他逐漸會背,不也是因材施教嗎?自讀表面上各讀各的,各人有各人的進度,好像比較自由,但如果老師怠惰或過於急切,給孩子布置的任務低於或高於他的實際能力,那也是耽誤或壓抑孩子,也並非因材施教。所以是否是因材施教,不在齊讀還是自讀這個形式,而在學堂和老師是不是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實際情況而靈活對待。如果老師的心是活的,齊讀、一起教也可以因材施教;如果老師的心是死的,自讀、"一對一"也仍然不是因材施教。
《 易經·說卦傳》雲"萬物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真實生動地揭示了萬物(也包括人)成長的過程,對我們做教育有重要的啟示。兒童讀經,其實還處於"齊乎巽"的階段,這個階段生命剛開始生長,像小草探出頭,都是一樣的,看上去一片綠油油,齊齊的,此時的教育,應該像一場春雨,均勻地灑下來,孩子自會茁壯成長。只有到了"相見乎離",十幾歲的階段,生命的獨特性才顯露出來,如男女的分別,個人習性、興趣、愛好的差異等等才變得重要,需要教育者予以充分考慮。所以在兒童階段,是不需要特彆強調"因材施教"的。
其實,"因材施教"作為一種教學法風靡世界,乃至上升為一條不容質疑的教育原則,是與近代以來西方"個性教育"思潮的泛濫密切相關的。今天的教育者常說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這當然體現了對人的尊重,但另一方面,從更深層次上,我們也可以說,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所有的人都是一個人,都有人之為人的本性,順著這個本性來教他,同樣是對人的尊重,而且還是更大的尊重。西方"個性教育"當然有它的合理性和進步性,但過於強調"個性",就會泛濫,就遮蔽、障礙了人天性的成長,一個孩子還不能成人,又有何個性可言呢?
所以中國古人更強調人的天性,不強調個性,而且對孩子個性的早熟抱有一定的警惕。不強調個性,是否就沒有個性呢?不然,一個天性充分開展的人,他的個性也是鮮明的,天性的實現是個性實現的基礎。所以教育更應該關注的是有沒有實現"人之所同然"的天性,而不是一己之個性。這是古人很深刻的教育智慧。今天的教育動輒標榜"個性",真的培養出有個性的人才了嗎?其實並沒有,觸目所見,到處都是連基本人格都還不完整、基本心智都還不成熟的"殘次品",又談何個性?
所以"因材施教",只是一種教學方法或心態,並不是至高無上的教育原則。只要教育者是誠懇的,要把握它也並不很難。把因材施教拔高到"原則"的高度,以方法吞沒原則,正是西方現代教育的通病,當然也是目前全世界教育的通病。在兒童讀經上過於強調因材施教,其實還是我們頭腦中遺留的西方現代教育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還在下意識地支配我們。我們應該深刻反省,是不是雖然在教讀經,卻還是在以現代流行的教育觀念來教讀經,以西化的教育觀念來看待思考教育問題。(空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