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要以不同的方式去深蹲?
為什麼有的人不管做多少「靈活性訓練」卻還是沒法蹲的很深?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很輕鬆的完成單腿深蹲,而有的人卻幾乎做不了?為什麼有的人做深蹲時腳尖要外展很多才舒服?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些疑問,那麼本文將告訴你為什麼每個人應該以不同的方式去深蹲。你還會了解到其實沒有最佳的深蹲方式,因為最好的方式取決於你的解剖結構。
基礎解剖
髖關節是由股骨的股骨頭(大腿骨頂端的「球」)和髖骨的髖臼兩部分組成。在髖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同時還有關節囊和結締組織。當評估深蹲時還有很多其他解剖學因素需要考慮,但是在本文中我們只討論髖關節。
解剖學差異
當一個人腳尖外展或者站的更寬一點時還是很難下蹲,我們可能都會認為他的髖「太緊了」,需要一些靈活性訓練。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去考慮髖關節的解剖學差異性,就可能會走偏。
讓我們先來看看圖1。這是兩個人不同的股骨結構,一根股骨頸朝上一點,一根股骨頸朝下一點。這個時候你認為這兩個人的深蹲姿勢會一樣嗎?這就是為什麼沒有最好的深蹲方式的一個例子。
還不信?那麼請仔細看看圖2。其中一根股骨的股骨頭相對另一根伸的更遠一點,這就會改變這兩個人之間深蹲的力學機制。這是軟組織放鬆所不能改變的。這兩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深蹲方式」。
現在再來看看圖3:
看看股骨的股骨頭指向角度會有什麼不同。你猜在深蹲時會發生什麼?其中一個人在窄距深蹲時會有骨性障礙,而另一個人在窄距下可以蹲的很順暢。相反,其中一個人在站寬一點後就會蹲的很舒服,而另一個人可能會在寬距下有疼痛。這個時候可能就不是因為你的梨狀肌在影響你。
當我們考慮髖臼時就更有意思了。看看圖4左邊,你可以看到髖臼裡面。左邊的這個人可能就會比右邊這個人能以更窄的站距去深蹲。
現在再來看看圖5:
我們又一次看到了髖臼的差異性。這兩個人是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去深蹲的,解剖結構不允許。如果這兩個人不能以相同的方式去深蹲,那麼我們怎能去說有一個最好的深蹲方式?這個時候並不是「緊張」或者軟組織問題,你除了改變方式沒有別的方法。
我們再來從側面看看髖臼:
其中一個直指向外,而另一個指向前下方。這個時候其中一個人就會很擅長單腿深蹲,而另一個人則會在單腿深蹲上表現得很糟糕。
那麼如何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深蹲方式?
總的來說,沒有兩個人能以相同的方式去深蹲。我在上面提到的觀點應該可以給予一定的解釋。一般來講,個人的舒適度會反應個人的深蹲站距,這樣會讓髖關節處於更好的骨性位置。有窄距深蹲者,也有寬距深蹲者。這可能和緊張的肌肉或者緊張的關節囊沒有關係,而更多的和髖關節解剖結構有關係。
當然這篇文章並不是說髖關節靈活性訓練沒有用。很少有人能達到完全的髖關節活動幅度,因此髖關節靈活性訓練也應該是你日常的訓練內容之一。
反覆練習深蹲的動作模式,掌握細節技巧是我們應該去做的。在自己最舒服的站距和腳尖朝向下去深蹲,在無痛範圍內儘可能蹲深一點,不要迷信一體通用的深蹲方式和深蹲深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