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忙而心不忙—道德真源

來源:道德真源網《佳文賞析》欄目818篇

  一日,一位弟子問學誠法師:「請問師父,如何才能做到身忙而心不忙?弟子總是事情太多,處理的好自然暢順,假若有不如意之處,便會亂了分寸。」

  學誠法師微笑著說:「『忙』怎麼寫?『心』字旁,一個『亡』,表示心丟失了。心沒有專註在當下。弟子規上說:事勿忙,忙多錯。心不糾結過去的錯誤,不憂慮將來的得失,心專註當下的事情,事情多不見得忙啊!」那弟子摸摸後腦,臉上一笑,跑去敲木魚領會去了。

  現在的年青一代,總是會因為各種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而總是忙忙碌碌,以致於在工作和休閑方面難以取得平衡。記得曾今有一位說老人家在拜訪濟群法師時說:年輕時全身心投入工作、事業,退休了生活變得蒼白、空虛,白天無所事事,晚上擔心這擔心那,睡不好,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濟群法師當時開導說:這應該是一個追求物質至上,忽視信仰,不重視精神生活的社會,必然會出現的普遍現象。

  一個醫生告誡說,如果人們放慢一下自己的生活節奏,減輕—下自己的身心負荷,許多人本來可以健康多活幾年的。其實,這就是「少欲知足」。

  「少欲」就是減少自己的奢欲或者貪著,不去和別人盲目攀比,不去做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就是孟子說的:「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順其自然,人就活得輕鬆了。

  「知足」就是度德量力,有自知之明。不要只和那些比自己條件好的人比,更要和那些條件不如自己的人比。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人就活得愉快了。

  一位老僧告訴我說:「我們每天忙著接待香客,從早到晚在遊人的喧囂聲中生活,抽空還要外出做法事,超度亡靈。真正坐下來潛心修道,不打妄想者並不多。」

  看來,「忙」真是無所不在了。那麼,怎樣對待「忙」呢?或者說怎樣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呢?

  我以為,最重要的是做到心裡不要「忙」。

  就是說,身體可以介入忙碌之中,但心態必須保持輕閑,不起煩惱,不能讓心與身共舞。

  有個給某機關看門房的老者,他每天要接待許多上門辦事的人,還要負責管理院內花木,負責收發報紙信件,大家都說他太辛苦了。但他悄悄告訴我,他是身上忙,心裡不忙;身上累,心不累。

  他進一步解釋說:「一般人是身上越累,心裡越煩,心力交瘁,這個人就垮了。我不讓心為形役,我自己作主。比方說,我在分發報紙的時候,就想,我這是方便他人,利樂有情;我在培育花木時,就想到這叫借花獻佛。再比方,我在累的時候,哼唱一段喜歡的好歌。」

  人的心究竟有多大?

  心量小的人,芝麻大小的事情也能在心裡翻江倒海。心量大的人,即使在危機面前也能鎮靜自若。同樣一件事情,掀起的波瀾大小卻因人而異。

  究竟要如何定位自己?

  立足於自己的崗位,做好該做的事,天塌下來有上面頂著。還是不安於現狀,放開手腳,開拓進取。著眼於現狀,只要維持、彌補就足夠了;著眼於未來,就需要積極謀求,就要去創新、去改造。定位不同,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也會截然不同。

  勞心傷神的事太多,整個人就會疲憊。如果定位清楚,我就會知道目前的處境、目前的事務到底意味著什麼,會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事,是需要心力聚集的。這種情況下才能真正做到「心不忙而氣定神閑」。

  因此,忙與不忙,事實上是心的狀態,當我們能把太在乎放下,用一種坦然自然的心態去做人做事,再忙也只是身忙,心不忙,一個心不忙的人是不會真累的。任何事情做到有心不執心,用力不用盡心力,盡心不耗盡心,這就能讓心始終不致於一種不堪重負的境地,有好的心的狀態,於人、於事都會因此更能煥化出美好。

上傳日期:2012.05.22


推薦閱讀:

TAG:幸福 | 人生 | 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