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對她說「NO」
讀《36天,我的美國教育之旅》 李希貴
摘要:如果我們的孩子事事順從家長的要求,那隻能做一個木偶了 。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可以說是多如牛毛,這「不準」,那「不行」,到底可以允許孩子幹什麼?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原文如下:
今天,一位在哥大工作的華人女教授向我訴說了家裡的一場文化之爭圍繞著照看她那一歲半的女兒,丈夫與保姆之間發生的矛盾糾葛。
她的丈夫是一位美國白人,而他們請的保姆則是位不懂英語的, 上海人,這下問題就來了。
一直以來, 丈夫就對保姆照看孩子的方法心存不滿,今天終於對著保姆比划了起來。在他看來,保姆總是在限制孩子,孩子的自主行動處處受到保姆的阻止。他認為,不能隨意對孩子說"No」. 在這個幼小的年齡,如果對她過多地設置障礙,就會扼殺她的創造精神和自主意識。
而保姆則十分委屈,她認為自己應該對孩子的安全負責.處處都要小心呵護,不敢有絲毫馬虎,不想反而出力不討好。
女教授夾在東西方文化之間,面對不同皮膚的臉色,左右為難。
不久前,我曾領教過她那位白人丈夫照看孩子的「功夫」。有一天,這位先生帶著自己的寶貝女兒來到我的住處,隨便往地上一放,便撒手不管了,任由那個一歲半的小公主在我那兩室一廳里搞起了 大搜查」、」 大破壞」,把所有的房間全都折騰得亂七八糟,連冰箱、微波爐都弄了個稀里嘩啦,最後,當小傢伙跑到廁所里要玩馬桶里的水時,爸爸才和顏悅色地與孩子商量換一種玩法教孩子「爬椅子」。
孩子很高興,在家裡,保姆因為害怕摔傷孩子,從來不允許她爬椅子,這下好了,有爸爸撐腰,小傢伙把椅子搞得在地板上吱吱亂叫。任由孩子怎麼折騰,爸爸統統不加干涉。在女兒爬椅子的時候,他的任務只有一項:確保椅子本身不會摔倒。至於孩子會不會自己摔倒,他反倒並不怎麼在乎。
在他看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一件事情都要靠自己學習,你不給他這樣的機會.最終他就不會有這樣的本領。如果我們一味地對孩子說「不」,那麼,孩子對一切就只會縮手縮腳,最終形成一種消極人格。
聽他這麼一說,我倒真的找不出多少批評他的理由了。
我們的一些家長總是埋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可是,仔細想想,如果我們的孩子事事順從家長的要求,那隻能做一個木偶了 。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可以說是多如牛毛,這「不準」,那「不行」,到底可以允許孩子幹什麼? 其實,我們當家長的並沒有給孩子留下多少空間。
不只是家長,學校里制定的種類繁多的規章制度,也大都是以「不準」開頭,我們在單位里對員工說得最多的,也常常是「不能」如何如何。在這樣的文化下,開拓進取成了標籤. 銳意改革也不過是唬人的旗號罷了。悲哉! 一生中, 我們遇到向我們說 「不」的人實在是太多 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