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使用重要緊急四象限

關於重要緊急四象限,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百遍了,我也聽說過一百遍了。但聽說過一百遍之後,我們大部分人仍然停留在對四象限的「聽說」階段,而不是「實戰」階段。

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個人管理方法論,可並不是每一個方法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真實的改變。私以為一個方法要想有實踐意義,先決條件有三:

1. 聽起來有道理(個人經驗上有道理)

2. 真的有道理(科學上有道理)

3. 有精準的實踐方法。

聽起來就沒道理的方法論,大家自然都不會去跟從。

聽起來有道理而並不是有道理卻稍難分辨,需要廣泛涉獵才能看出其中的悖論。

說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大家經常都會聽到一句話:減肥要有恆心,要有意志力,要麼瘦,要麼死!很顯然,能根據這個方法論成功的人並不多,因為這句話雖然滿足第一個條件(聽起來是有道理),但是並不是「真的有道理」。科學實驗證明,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並不是說只要你想舉起一噸的東西,你就能舉得起,也不是說你可以日日夜夜地舉重毫不停歇。因為這條方法論不滿足「真的有道理」這個條件,所以不是一條好的方法論。

而重要緊急四象限的方法論,既聽起來有道理,又真的有道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仍然無法實踐,主要是因為我們從各個渠道聽說的四象限,並沒有給出精準的實踐方法。回憶一下聽說過四象限之後,大家都深以為然,點頭稱是,但一旦想像一下要如何實施,就無所適從了,其中最重要的障礙,就是如何將事情歸類到四象限中。本文的目標,就是分享我自己的歸類方法,僅供參考,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看到大家都是如何歸類的。

首先要明確的是,四象限法是一種判斷事情優先順序(priority)的方法

利用四象限為事件做優先排序時,我的方法是打分歸類,把每一件事按照重要程度與緊急程度打分。

判斷事件的重要程度時,我會先判斷一個待辦事項是短期職業發展重要還是長期個人發展重要。比如對我這個STEM博士生來說,發文章就是短期重要,而對科學背景知識的積累就是長期重要。一般來講,我會把短期重要的事的重要程度排得更高,比如我把發文章列為1級重要,而背景知識的積累列為2級重要,因為積累固然不可或缺,但一定要將積累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產生效益。同樣列為2級重要的還有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下面是我重要程度判斷的例子:

  • 1級重要:
    • 對將要發表的文章絕對不可或缺的實驗
  • 2級重要:
    • 對將要發表的文章有助益的實驗,且所需時間<20小時
    • 閱讀專業背景文獻,每日1小時
    • 保持身心健康
      • 保證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
      • 每日讀書30分鐘
      • 寫日記(因為對我個人來講,日記是保持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方法)
  • 3級重要:
    • 對將要發表的文章有助益的實驗,且所需時間>20小時
  • 4級重要:
    • 與將要發表的文章無關,但有趣、希望繼續探索的實驗

事件的緊急程度相對好判斷,下面是我的判斷標準,僅供參考:

  • 必須今日做完,延誤將帶來極大麻煩
  • 1級緊急:
    • 有不可更改的外部死線(hard deadline)的事
    • 已經準備了很久,如果現在不馬上做,之前的準備就會白費的事,例如準備了很久的植物,養了很久的細胞,如果現在不做這個實驗,植物/細胞就會變老,不能再做實驗了,又要重新準備材料
  • 2級緊急:
    • 沒有死線,但做得越早越好(ASAP)
    • 已經準備了很久,如果不在近期做,之前的準備就會白費的事,例如實驗筆記,如果不馬上寫,很多事情會忘記
  • 3級緊急
    • 沒有死線,做得越早越好,但條件尚未成熟,不能立刻開始做
    • 自我提升

當我做好事件的重要緊急程度評價之後,我會把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相加得出總分,總分越低,事件的優先度就越高。此外,凌駕於評分系統之上的,就是必須今日做完的最緊急事件了,這些事會被排在最高優先順序。

希望我的小經驗,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歡迎批評探討!

推薦閱讀:

TAG: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