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9)《成唯識論》的思想綜述(6)
1、心所法
這個心所法的概念,最早是由部派佛教時期提出,因為原始佛教時期,提出色、受、想、行、識。其中,色法為物質類。而其餘為精神類。
精神類,最核心的是識,其次那三者是依附於識,所以識為心王,而其餘那三者是心所法。
如果,不斷分析下去,就出現不同的心所。使得理論更加精密。
在唯識學之中,心王有見相二分,心所法也有。心王能夠緣共相,而心所法不僅能緣共相,還能緣個別的相。比如受心所法,能夠緣感受。
心所法和心王,存在需要幾個條件
其一、恆常與心王而生起。心王不起,心所不生
其二、與心王相應。相應有四個含義
1、同時間:兩者剎那生起
2、同所依:心所法和心王所依根和等無間緣是一樣的。
3、所緣相似,也就是心王和心所法所緣相似,但不是相同。
4、自體各一:心所法和心王的自證分不一樣,並且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心所法生起。
其三、心所法依附於心王。心王有好幾個心所法。
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有五個相應心所。這五個心所是怎麼產生的呢?
即觸、作意、受、想、思(以上屬遍行)、欲、勝解、念、定、慧(以上屬別境)、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痴、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屬善)、貪、嗔、痴、慢、疑、惡見(以上屬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以上屬隨煩惱)、悔、眠、尋、伺(以上屬不定)。
一共有五十一個心所,我們可以來看,從阿賴耶識的體性上來說,他是無覆無記。
那麼,煩惱心所,肯定是不行。善心所也不行。不定心所也不行。別境心所也不行。
所以只能留下,遍行心所。
所謂遍行心所,就是無論哪種認識,必須生起配合心王去認識的功能。
1、觸:這個概念,最早由原始佛教提出。原始佛教認為,主觀和客觀的達成,依託於觸這樣一個行為。但是在認識論上,所謂觸,等同於西方哲學的刺激。因為西方哲學家認為,感覺的產生,需要一個刺激,這個刺激促使感覺被動地接受外在世界的信息。
因此,唯識家認為,觸是導致根、境和合生識的原因。因此,觸的作用有二:
其一、直接作用,使得心王和心所能夠共緣一境
其二、間接作用,以觸做增上緣,引導其餘四個心所生起
而觸和其餘心所的關係在於,由於觸使得主客觀對接,然後生起其餘心所,用來認識事物。
2、作意:這個功能,指的是警覺那些心王和心所,讓他們要準備現行了。猶如鬧鐘叫醒睡夢中的人。所以他也有兩大作用,
其一、直接作用,警覺心王和心所
其二、間接作用,做增上緣,引導現行的心、心所法去認識事物
3、受:這個功能,正如名字,指的是感受。
感受有三種:苦、樂、舍(不苦不樂)。他也有兩大作用:
其一、直接作用,就是對於不同的境,生起不同的感受。
其二、間接作用,以他為增上緣,引發貪愛(貪心所)生起(如十二因緣所述)。這裡的貪愛,既有趨利,也有避害,兩者都是慾望。
4、想:這個「想」不是我們平常以為的意志行為。而是指把一個東西賦予概念(想蘊)。所以他的兩大作用:
其一、直接作用,對於所緣境上,賦予邊界條件。也就是紅不是綠,白不是黑,好不是壞。
其二、間接作用,以他為增上緣,安立名言概念
5、思:就是行蘊,也就是意志造作。他的兩大作用:
其一、直接作用,使得心所、心王有一個意志衝動。
其二、間接作用,以他為增上緣,驅使心所、心王完成這個意志衝動。
2、覺受
阿賴耶識的覺受是什麼呢?唯識家認為是舍受。為什麼呢?
其一、因為阿賴耶識運行的狀態很微細,所以不明了。而苦樂,是很鮮明的。
其二、因為阿賴耶識無法分別,那些是好,那些是壞
其三、因為阿賴耶識的運行比較平靜
其四、因為阿賴耶識運行是相續運動
實際上,一言以蔽之,就是因為阿賴耶識是種子流,他本身是不能如同意識那樣認識外物的。
3、德性
所謂德性,就是體性。有所謂善、惡、無記。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那麼阿賴耶識是什麼呢?
阿賴耶識實際上就是種子流,他海納百川,所以不可能有特定的體性。所以一定是無記。
阿賴耶識本身不會執著於某物,所以他是無覆。
所以歸納起來,無覆無記。
4、恆轉如瀑流
佛陀比喻阿賴耶識,說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那麼為什麼這麼比喻?
《成唯識論》是這麼解釋。
恆:此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
轉:謂此識無始以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恆則非斷,轉則非常,非斷非常,因果法爾。望前名果,望後名因,喻如暴流,長時相續而非斷常也。
恆有兩個含義:
其一、是一類
其二、是相續
所謂恆常一類,指的是有情依阿賴耶識,以四生、三界、五趣的任一方式而存在。阿賴耶識生滅相續,所以一切種子被攝持不失去。待到眾緣和合而現行。
轉指的是因果生滅,因為阿賴耶識相續,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同時),所以是生起一切法的親因緣。
因為,流水沒有間斷,是一直流動,而且能夠溺死人。猶如阿賴耶識攝持煩惱,猶如生死大海,也是相續生滅。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5、伏斷
阿羅漢位舍。
這句話指的是,修行者到達阿羅漢位,能夠斷絕煩惱障,證得涅磐,末那識不再執著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識的我愛執藏位捨去。阿賴耶識之名捨去,因為阿賴耶識本意是貪愛,轉為異熟識。
所謂阿羅漢,指的是證得無學位,捨棄分段生死(就是一世生死,也就是離開輪迴)。什麼是阿羅漢?
1、殺賊,可以消滅三界一切煩惱
2、應供,沒有了一切煩惱,可受人天供養
3、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
其中,大乘佛教的阿羅漢之位,指的是八地菩薩,煩惱不再現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