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子女,我們還能擁有父母多少年?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我的父親是聾啞人,聽不見別人說話,也說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但他聰明,什麼事一點就通,心態也特別好。幾十年來,他一直勤勞工作,努力生活,用賺來的錢養育我和妹妹讀書成家。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像松樹一樣的青翠挺拔。我甚至都覺得父親不容易蒼老。所以每次回家,我總是看到他的微笑,看到他在村口的大樹下等我們的歡樂身影。

這次要不是母親打來多個電話說起,我都不知道父親的身體有些不好了。尤其是牙齒。

母親說:你爸爸的牙齒上下都快磨光了,這幾個月一直喊疼,吃飯也吃得不好,去醫院看了幾次。我耳朵有點背了,而你爸也聽不見醫生說什麼,交流很困難。

母親說:你這周回家嗎?我在醫生處留了你的電話,你回家的話就陪你爸爸去看看。

其實幾年前,我是知道父親牙疼過一次的,近年來也陪他去拍過片子。我總以為他和我們年輕人一樣,只是疼一下吃點葯就好了,卻不知這次那麼嚴重。

更讓我觸動的是,當我回家陪著父親去看牙的時候,突然發現他老了。是突然蒼老的那種。父親走在我前頭,我跟在他後面,他原來挺拔的背有些微微彎了,過去堅實的皮膚松垮得厲害,走路步伐都不如過去矯健了。

父親回頭,看我有沒有跟緊。我一瞥,發現他的臉都消瘦了好幾圈,眼眶深陷,嘴角乾癟,原來烏黑的頭髮也多了許多銀絲。

可我明明記得父親是很年輕的啊,可我明明也經常有回家啊。

我忽然明白,我即便回家,也只是一個形式,看手機的看手機,看書的看書,玩的玩,並沒有好好地陪他、看看他、問問他的安好。

才驚覺,父母的老去不像是一天天的,而像是一夜之間。

想起一個遠嫁的讀者娟子。她五年前結婚去了青島,離家千里,本來覺得這點距離沒什麼,想回來看父母時一張飛機票就可以實現。可後來發現,這一張飛機票卻是最難實現的事。工作調動了,懷孕了,孩子生病了……總是有牽絆。

娟子說:那幾年我太忙碌 ,總在為生活和家庭打拚,總覺得孩子太小經常生病不宜長途折騰;總以為父母尚安,可以再等等。所以她總說:等我忙過這陣子吧!等孩子再大一點吧!等我們夫妻都有年假的時候吧……

殊不知,再見時,媽媽已經重病卧床,來日不多了。

她在電話里哭著跟我說:這不可能啊,我結婚時她還那麼的健康,只不過兩年沒回而已,我媽怎麼就要離開我了?

我說:因為來日並不方長。

就像朱自清在《背影》里描述的,他後來最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他以為一別後很快能見到父親,卻不知整整過去兩年,還是不得見。

  那種悵然傷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恨不得從前能在一起的時候,多一點時間在一起。什麼爭吵什麼彆扭,都成了日後不足一談的灰塵。

我們年幼時,父母盼著我們長大成人。那時他們正年輕,是我們的超級英雄。

後來我們長大,為生活奔波忙碌。此時父母老去,最盼著我們能夠經常回家看看。而我們卻沒了時間,總是說著忙過這陣子再回來,孩子大一點再來……

可是,人生卻沒有太多的改天可以等待。

記得看過一個採訪。記者給路人一張表格,說這就是我們的一輩子時間。按照人的平均壽命75歲來算,一共只有900個月。對應這張表格,就是一個人的一生。

父母走到現在划去了多少格?生命還剩下多少月?按照我們一周回家看望一次的概率,我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又有多少?如果相陪的時光再少一點呢?

是的,此生還能擁有父母多久?看看錶格,仔細算算,細思極恐……

人生最怕子欲養而親不在。

很多事都可以等,唯有愛與陪伴最不能等。


推薦閱讀:

TAG:家庭 | 家庭教育 | 養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