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戰略性放棄,是一種大智慧

古話說得好: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很多,能實踐下來的人就寥寥無幾了。

很多人都執著於完美,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不計成本的去爭取,最後往往什麼也得不到。你越是捨不得某一樣東西,往往越得不到,甚至失去更多。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完美才是人世間的常態。

所謂捨得,在楊教授看來,其實就是戰略性放棄的思維。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總是有限的,只有放棄部分事情,才能集中精力辦好其他事情。在戰場上,如果戰局不利,不能傻乎乎的硬抗,要學會戰略性撤退,才能留得青山在。如果捨不得,不願意放棄現有陣地,就被別人一鍋端了,就沒有以後了。

在商業上,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四處出擊,把什麼市場都占完,甚至連主流市場都必須放棄。

中小企業,往往採取的戰略是搶佔細分市場,放棄其他市場。比如我就知道一個模特公司,放棄了主流的年輕模特市場,專攻未成年人和老年模特這樣的冷門,小眾市場。

下面我具體給大家講解一下如何進行戰略性放棄。

那年高考—運用戰略放棄思維的經典案例

若干年前,我讀高中。當時我是班上出了名的懶人,作業基本上不寫,或者胡亂寫幾句話就應付了事;上課經常都在看小說或者和別人聊天;放學經常混跡於網吧或者麻將館。

雖然我們那個班整體成績不怎麼樣,但是按照我這種學習狀態,應該也是班上的後進生,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我的成績常年排在班上前十名。

或許有人會說:你智商很高吧?不,我的數理化成績一塌糊塗,看到立體幾何這些東西就腦殼痛,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工程師,在他們都希望我子承父業的情況下,依然只能選擇讀文科,因為理科我實在學不懂。

說句不好聽的,楊教授就是一個又懶又笨的人,按理說絕對是差生。但是我有兩大殺手鐧,其中一個就是戰略性放棄。

我們以數學為例。說到數學,那真的是我的夢魘。尤其是幾何,我看著就煩。

但是經過多次考試的洗禮,我逐漸總結出了一些規律。

1 最簡單的一個,放棄試卷上最後兩道大題。

我們老師也會講,考試的時候,最後兩道大題很難,同學們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去做。但是平時上課,老師還是會要求大家聽課,如何做這兩道題。

我直接快刀斬亂麻,從源頭上節約時間。這些題我從來不聽,也從來不練。我知道以我的智商,就算刀架在我的脖子上,聽一百次,這種boss級別的大題我也不會做,即便勉強聽懂了思路,那種大題巨大的運算量也會讓我崩潰。

這種boss級別的大題,一道題起碼要講半節課。做作業,花的時間就更不用說了。這種時間,我一般作為休息時間,看小說或者睡覺。

其實這屬於觀念問題,很多人覺得不聽課,不寫作業是壞學生的表現。但是我這個人講究實效,不能得分的就果斷放棄,不浪費時間。

2 放棄邊邊角角的知識點。

高考只有一張試卷,大題就那麼幾道,不可能什麼邊邊角角的知識點都考到,多做幾套試卷,大題要考哪幾個章節,甚至具體那幾個章節裡面要用到哪幾個知識點,基本上就摸清楚了。

邊邊角角的知識點,有的根本不可能考到,有的固定出現在選擇題中,記住特殊結論馬上就可以得分。上課和做題完全可以戰略性放棄,節約大量時間。

隔了這麼多年,我還依稀記得當年大題考的章節。概率要佔一個大題,很簡單,基本上屬於送分,可以不練習節省時間。三角函數要佔一個大題,需要重點練習,雖然教材內容很難,學不懂,但是考試就那麼幾個套路,努力練習一下,基本上也能把分拿滿。複數這個知識點記住結論即可,只靠選擇題,上課可以不聽了。

通過戰略性放棄,數學學的很差的我,集中火力學習考試要考,自己能弄懂的知識點,數學成績也不差。

3 主動歸劃學習任務,更好的戰略放棄。

戰略放棄的高級階段,是自己能夠分析考試的重點,分析某個知識點的分值值不值得花那麼多時間,從而決定是否聽課,做題。

每一學期的開始,我都會通讀教材,分析本學期上課的重難點,並進行評估。

如果某一個知識點我已經很熟悉了,確保我能得分,那麼我就不會再做題和聽課。或者某個知識點我估計我沒辦法聽懂,我也會這樣做。

或者一個知識點的分值,對不起它需要花的時間,我也會放棄。語文的一道選擇題,判斷讀音的,作為一個前後鼻音,平翹舌根本搞不清楚的四川人,我果斷放棄了,3分的題,不值得我花那麼多時間去背那麼多字的讀音。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背,可能最後還是會選錯,就算完全不會,也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分。

4 休息時間的取捨

高中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尤其到了高三,星期天也不放假。這種連軸轉其實會導致學習效率的大幅下降,得不償失。所以我基本上隔一個星期就會請一次假在家休息,如果沒辦法請假,我就會放棄某一次課堂考試,不寫試卷,睡覺或者看小說。

因為戰略性放棄用得好,我成了班上的「神秘人物」,很多人都以為楊教授回家會熬夜到半夜學習,其實並沒有,全靠會取捨。

戰略放棄是有大局觀的重要體現

戰略性放棄是放棄部分內容,不是徹底不做某事,戰略性放棄是有大局觀的表現,是會制定長遠戰略的表現,它是為了集中資源,完成更重要的目標。

要學會制定目標,才能更好的戰略性捨棄。如果你的人生沒有目標,那麼就沒有戰略性捨棄。首先你需要制定一個目標,然後圍繞著目標進行取捨。

如果要對多個選擇進行取捨,就要制定一個標準:對目標幫助最大的留下,無關緊要的放棄。通俗點說,要會抓重點,抓主要矛盾。

比如說你的人生目標是事業成功,賺大錢,在你的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你不是富二代),那麼你的有一些選擇就只能暫時放棄。比如說文藝青年的夢想,比如說安穩的生活。

一個工薪階層出身的年輕人,要想事業成功,不可能從事不賺錢的行業,也不可能不冒高風險。要想實現最終的目標,部分興趣愛好和歲月靜好的生活是必須放棄的。

如果你喜歡安安穩穩的生活,不喜歡風險,那麼你就要放棄對大富大貴的幻想。又想大富大貴,又不想經歷艱難坎坷,除非你是富二代。

當然,戰略性放棄,在很多時候是很殘酷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叫斷臂求生。很多人就算知道其中的道理,也很難執行。但如果不執行,會影響大目標的完成,甚至造成滅頂之災。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就是戰略放棄的一個典型。放棄的過程很痛苦,但是還是得執行。馬謖作為諸葛亮的愛將,因為違抗軍令,剛愎自用,導致咽喉要道街亭失守,讓蜀國面臨巨大危險。

為了「穩定軍心,讓軍令暢通」這個大局,諸葛亮忍著悲痛的心情,讓愛將馬謖被斬掉,保證了後續戰爭的順利進行。

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要想成為優秀的人,一定要學會戰略性放棄!

推薦閱讀:

TAG:智慧 | 捨得 | 大局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