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島學生楊燦的四年作業心得分享,反思國內設計教育的......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90x100專欄】跟蹤100位90後專註於各行各業/神經質/有獨特三觀/想像力無限的,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創意界同齡人。
今期帶大家認識一位來自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本科在校生
她將分享對世界的思考與學習心得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為了擁護大眾群體而設計的產品數不勝數,然而她卻從反向思考打開了設計的另一個通道。人害怕被群體拋棄,以至於落單。從而避開成為少數群體,最後壓抑自己。而她讓設計成為一個有力的勸說,從而打破對少數群體的偏見。
楊燦
平面設計師,獨立出版人
-
目前於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
本科平面設計系大四在讀
-
愛好手繪、攝影、業餘研究紋身
-
曾獲英國CIE A level課程
Art and Design Top in the World
-
參展及經歷
Yale Art Gallery Odds & Ends Book Fair 2017
Student Show "Delination" at GD Commons,RISD
羅德島求學階段
一年級
研究人與人的親密程度的設計課作業
進到risd,第一年沒有分專業,每個人都會學習三個方面的基本課程,即設計、繪畫、3D的動態,第一個作品就是我的設計課作業,研究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程度。
我當時在50個麵包上各咬了一口,然後找了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來咬第二口,這樣每一個麵包都是每一段關係的樣本。右邊是一些繪畫課的作業,就是通過這個課程之後,我也漸漸培養了自己的繪畫風格。
二年級
RISD的課程是在養成學生獨立思考,不受局限的習慣。
第二年的時候,我就進入了平面設計系(學校最好的專業)。
第一年的專業課,是design studio,老師不會教怎麼用軟體,作業單上也不會很具體的說設計一張海報還是書封之類的。當時的狀態就是密密麻麻的作業單,只能從字裡行間抓幾個關鍵詞,完全摸不著頭腦。然後每隔幾周,老師就會問我們說,什麼是平面設計,當時就很奇怪,難道不應該是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是平面設計嗎?後來通過不同的課題研究,發現risd的課程就是在養成學生獨立思考,不受局限的習慣。總結:
一般情況下,課題作業的思路流程 :
回收性教育課本
作業的要求是:跟當代的社會問題相關
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雖然知道美國的性教育普及度很廣,孩子也在比較早的時候接受這種教育。但還是很好奇同齡人對這些東西的看法。所以這個作業還是比較期待得到一些反饋,然後作為文化差異的交流。
然後想補充的是,在一系列社會事件中,平面設計起到的關鍵作用,用什麼樣的風格插畫才能使其趨向於科普說明,而不是軟色情。
愛國主義插畫和年畫在中國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社會地位,它經常代表著非常正統的健康思想,但把它們和性教育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是不是又感覺像是一種評判。
LET YOUR SKIN SPEAK
紋身文化在中國的社會地位及偏見。
我本身有空時喜歡做紋身,也會給身邊的同學做一些小紋身,然後發現中國同學相對於美國同學來講,對紋身的位置更有要求,他們希望既能看到,又能看不到,當然,看不到是針對爸媽的。
然後我覺得這個題材還是比較有意思,所以就想嘗試宣傳新時代的紋身可以是一種藝術形式,可以讓被紋身的人更好的展現和表達自己。我將關於紋身的偏見辭彙紋在水果上,因為水果和人一樣,有自己的皮膚。
然後我找了我紋過身的朋友作為模特,拿著水果拍了一系列的照片。然後我把這些照片整理成一本小雜誌。
字體冊: Bauhaus Type Specimen
risd作為一個傳統的老牌設計學校,它對字體和設計是有非常嚴謹的要求的。字體課是學習排版的基礎課程,通過實例應用來實踐基礎的重要性。
字體公司為了推廣自己的字體都會做字體冊,來展現產品的應用性和美觀度。這個案例是我為bauhaus字體公司設計的字體冊,一共五冊, 分別展示從細體到黑體。
這個字體本身靈感來源於德國包豪斯的設計流派,我的字體冊設計從摺疊、構圖到選用的素材和顏色,都是為了能更加貼近字體的設計初衷,更好地展現它而設計的。
CO Campaign Brand Identity
這個作品的主題是找回記憶里的街頭小販。
因為近幾年,在中國,街頭小販和城市交通、治安環境息息相關,所以也引發了很多爭議。但是在我的印象里,街頭小販又是一種老城市的情懷,所以這組VI其實是一個推動街頭小販的聯合會,就是用更加清晰簡潔的設計和包裝來改觀人們對街頭小販的印象,重新規範街頭小販的文化。
葬禮博物館: Funeral Museum Brand Identity
這是為美國的葬禮博物館設計的VI,想法是從能代表停止的符號入手,所以我選擇了英文句式里的句號。就是一個圓點,當這個點在空間中慢慢移動,慢慢變多,然後能充滿整個空間的時候,它就變成一串能代表延續的符號。
所以這個博物館的主題是生命的終止並不是結尾,記憶和故事的延續才是它真正的意義。
在branding方面,除了設計師自身的創意想法,設計的基礎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畢竟品牌建立於市場,對於信息的整理概括和傳達非常重要,這些在字體課也有學到。
平面設計的延伸:Dark
Dark是我在學完暗房膠片攝影之後做的,包括一個互動式的神秘盒子和八張圖表。盒子是模擬在暗房洗照片的過程,盒子中間有一面帶有小孔的鏡子,鏡子上的沙子會根據觀眾篩漏的方式掉到底部,內部的白色木塊就會鏡子的反射下顯示DARK四個字母,拼成Dark這個單詞。
Darkroom Photography-MY EYES
在暗房膠片攝影這個課上,我的作品又結合平面設計做了虛擬化的投影,和實質手工洗出來的照片的結合,是一個跨專業的作品。
包裝設計
在做包裝設計的時候,我也會從偏3D的角度入手,不僅僅從平面的角度思考,以平面來結合空間、插畫、幾何會讓設計變得更有層次感。
展覽設計
平面設計在展覽中的應用以及在空間的安排。
結合多種媒體和轉播途徑的作品: 失敗主義宣言
展現形式:一個小展覽
研究時間:一個月
從寫一份宣言開始,虛構了一份失敗主義宣言。
在二十世紀末期出現的後數字美學理論中,失敗是其中非常關鍵的要素,它代表著程序計劃以外的不完美,非機械化的感性和情感的表達。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覺得它帶給人們的很多時候是靈感和啟發,因為人們會對犯錯和失誤有恐懼和反感,往往很多時候大家會討厭失敗這個過程。
基於這個理論,我先合成製作了一個音樂小樣,通過各種噪音、機械程序的失敗來疊加完成。然後做了和音樂相配的動畫視頻。
然後還做了一個CD宣傳冊,讀者會層層揭開包裝,閱讀完文字,最後發現CD是破碎的,然後會感受到失敗的過程。
畢業設計:怪力亂神
初步的想法
想研究中國的邊緣文化,怪異、勇力、叛亂、鬼神。怪力亂神是出自論語:子不語而怪力亂神。
涉及領域:宗教和 queerness
宗教是一門非常神奇的藝術,不同地區文化形成的偶像推崇,有時候形成的是宗教信仰,有時候是世俗迷信。很多時候會有文化衝突,然後到底是包容還是替代,是當今時代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除去主流文化的傳承,有一些被大眾和教科書擱置一旁的所謂的旁門左道,我覺得他們科學文明取代,消失的途中。我們是否可以抓住他們的痕迹,然後用一種不尋常的角度來探尋社會構造和歷史演變的過程,然後從中獲得新的啟發。
基於馬克思理論,宗教信仰是人類的鴉片,用於麻痹思想,並將人圏固在幻覺的幸福中,究竟是什麼能讓非實質的、未知又無解的虛無變成實質的,以建築、符號、儀式等等形態存在於世,也是我非常好奇的問題。
我對queerness 的理解不僅僅是對於LGBT人群,還是關於存在於社會上的少數現象和人群。當一個問題存在A面和B面,選擇人數多的A面會成為主流人群,然後就會產生少數人群的定義,然後主流人群的想法就會成為常規思考模式,審美就會成為大眾審美。我認為其實是人出於原始的本能,害怕被群體拋棄以至於落單,從而避開成為少數群體的路徑,從而壓抑自己。
我希望這是一個能從少數群體出發的設計,如果從一開始所做的設計選擇的是少數的B面,最終的結果能被大眾所認可,我覺得我的設計就會成為一次有力的勸說,然後會打破大眾對少數群體的偏見。
日常
學校里會接觸的印刷
學校除了普通印刷,還會用到的幾種印刷方式:screen-printing、risograph、UV printing,我覺得各有各的魅力。
sketchbook
靈感的積累都在我的sketch book上,我平常比較愛收藏一些沒用的、紙質的小東西,比如小票、衣服的吊牌,我覺得創新源於生活已有的事物。
大三的回顧
全年級的同學都會把自己,在平面設計系這兩年的學習成果展現給本專業或其他專業的教授,得到一些反饋,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來看看自己的進步和個人風格的逐漸形成。
校友市集
參加這些活動也可以認識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經歷。
很難相信楊燦只是一個本科大四學生
相信未來她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設計師
編輯:瓜瓜不是我、葉欣
審核:葉欣
本文版權??歸最畢設所有
若需轉發請聯繫最畢設訂閱號
推薦閱讀:
TAG: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 | 品牌設計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