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 | 關於成年人的友情
有一天,你猛然意識到,那些和朋友一打電話就是幾小時、有說不完的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通訊錄翻過了好幾頁,全都是工作來電。好不容易從忙碌的工作中安靜下來一會兒,卻發現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
那些好朋友,都去哪兒了呢?我們今天來聊聊成年人的友情。
友情在不同生命階段的特點
俄亥俄大學教授William Rawlins歸納出,從14歲到100歲,人們對於朋友的定義都是相似的:朋友是那些我們所欣賞的人、可以說話的人、可以依靠的人。區別在於,我們遇到這樣的人、產生這樣的感覺的情境在發生變化,我們處理關係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
童年階段的友情以尋找玩伴為特點。這時的友情很簡單。到了青春期,我們開始需要第一次形成對自己的認識,同時學習如何與人親密,在這一時期的友情會涉及更多的自我暴露,我們尋找那些和自己價值觀一致的人,一旦找到,友情可以發展地極為深刻且激烈,認為彼此是自己在這世界上的理解和支持。這個時期我們的友情中還會出現嫉妒、佔有慾等表現,自我邊界常常不清晰,這是我們學習與人親密的過程。我們也很容易被身邊的朋友所影響,往往因為朋友說一件T恤不好看,就將它扔在衣櫃的最底層。
研究表明,從11歲開始,我們就會把作為「安全感底線」的依戀對象從父母轉換到朋友,當感到不安時,我們會首先尋求朋友的幫助。但朋友並不是永遠的港灣,研究發現,當我們進入大學後,我們把朋友作為安全感底線的感受就開始消失,我們開始會更多把尋求幫助的對象選為家人、戀人。
不過,雖然如此,據統計,在現代美國人中,20-24歲的人是所有年齡段中最願意花時間與朋友交際的,他們每周會花10-25小時在社交上,因為此時,你已經有了更多的自由,又還不需要擔負太多和婚姻、事業有關的責任,而大學給人提供了最好的交朋友的場所。
此外,根據發展心理學家艾里克森的理論,18-25歲被稱為「成年初期」,在這一階段的中心任務是解決親密與孤獨的衝突,也就是說,這是我們最需要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的時期。這一階段往往也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改變階段:我們可能會離開家鄉,到陌生的國家或城市求學和工作,遇到愛人、結婚等等。艾里克森認為,成年早期的我們最為需要社會網路的支持,朋友在這個時段變得功能性需求更強,一起玩樂、分享資源等等。青春期那種互相佔有類型的友情已經開始褪去。
而進入成年中期(25-50歲),情況又發生了變化。Rawlins的訪談後發現,25歲以後,人們交朋友的能力不可避免地退化了。她問了很多人,你上一次和人成為朋友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嗎?結果很多人都答不出來。
與朋友的聯繫頻率下降最明顯的階段是在結婚之後。這聽起來挺諷刺的:在婚禮上,你邀請來所有最好的朋友為你慶祝和落淚,然後,婚禮結束,你就失去了他們。隨後,你的人生中會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每一次做決定的時候,推掉朋友的聚會都要比推掉下班接孩子回家、或者一次重要的商務旅行要容易的多。你會悲哀地發現,你已經沒有時間去陪伴那些曾經陪你度過了所有重要時間點的人。
是什麼影響了成年人的友情?
一直到我們步入老年、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之前,交友似乎都變成了一件越來越難的事。但我們還是需要朋友,影響成人生活風格的最重要的社會因素之一就是看ta能否與其他人建立起一種持久、親密的友情。
研究表明,成年的友情主要被以下幾個因素所影響:
1. 成年初期,我們容易和更接近的人成為朋友
成年初期的交友,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接近性(proximity)。人們經常與大學室友、住得近的同事成為朋友。人們往往因為這種接近性而從友情中彼此獲益(順手彼此幫個忙),且建立關係和維持關係的成本都較小。
但當他們遭遇升學、畢業、就業、調職或是搬家等變故,友情的網路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根據一份持續十九年追蹤數對摯友的研究,這個時期的年輕人平均會遇到5.8次類似的變動,這也許只是如今高度流動的信息社會一部分縮影。社會流動性加強對於接近性的破壞讓我們曾經結交的摯友更容易流失。
2. 自我定型後,想要尋找與我們真正相似的人
相似性對建立朋友關係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越來越傾向於被與自己有類似態度和價值觀的人所吸引。
赫洛克(Hurlock,1982)發現,35歲是一個關鍵的年齡節點,在此之後,成年男女更少願意向朋友傾訴自己的想法。他們已經對自己的興趣、需要、理想等有了充分認識,不必再像年輕時那樣,通過與朋友的交流認識自己和未來的道路。
因此,我們不太會像年少時那樣輕易交友,而是會根據文化價值、社會規範和界限、社會經濟因素、對方受教育的情況來把握自己擇友的標準,並且,試圖尋找那些與自己在人格、興趣和生活目標上真正相似的人。
3. 朋友的存在方式發生變化
在Rawlin的調查中,那些進入成年中期的人們,更傾向於把友情定義為不是時時刻刻在一起,而是一種「知道ta在那裡」的關係。可能很長時間不聯繫,但知道對方存在就好。
而比起交到真正親密的朋友,成年人會擁有更多「友好的熟人」(friendly acquaintances),比如工作夥伴、孩子同學的父母等等,你和他們交往的情境是一定的,而不是隨意的,你們「有理由陪伴彼此」。
4. 喜愛更穩固的關係
雖然我們都覺得朋友越來越少,但研究表明,我們長久擁有的友情反而更加穩固了。在青春期的時候,朋友反目的原因往往是具體的、脫離關係本身的,我們很容易為一件小事就衝動絕交;而當我們長大成熟,會變得更理性,也會越來越懂得珍惜為數不多的朋友。所以一方面,我們對友情變得更有彈性了,更會包容差異,其實是因為,我們對友情的期待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我們的友情變得也許更平淡,卻更穩定。
什麼樣的成年友情能夠存在更久?
1. 我們還說著同一種語言
在一項縱向研究中,研究者曾根據朋友間猜詞遊戲的表現,成功預測了友情的未來親密程度,發現默契度越高,他們未來的友情親密度也就越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再需要用頻繁的聯絡來維繫友情,但我們依然在尋找不需要太多解釋就能夠用同一種語言交流的人,你會發現,有的人即便兩年沒有見面,聊天時也會覺得很舒服。
2. 進行深度的互動
如今,互聯網讓我們擁有更多的交流方式,除非故意,我們已經不太可能會真的和某人失聯。不過,線上交流對一些友情是有益的,對另一些則不。調查表明,如果僅僅在社交網路上祝福生日,或者在朋友圈裡默默點贊,對於友情的存活並沒有太大幫助,因為這只是機械的刻意維持。相比較之下,一些支持性的評論、深度的溝通,會更有助於維護一段友情。研究表明,在挽救即將磨滅的友情時,社交網路往往也能發揮奇效。
我以前讀過一篇描寫周恩來和吳國楨(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是塑造現代台灣的關鍵人物之一)的文章,兩人兒時曾經義結金蘭,後因政治理想不同分道揚鑣,多年後舊情重敘述。書里寫的一段話甚是打動我:
「我們度過了親密無間的少年時代,當時所有的想法都一樣,十幾年沒有見面也沒有通信,再一次見到你,我們的理想已經天壤地別,可是我仍然欣賞你,仍然像從前一樣盼望和你天天見面。」
不知道現實中的我們會不會有幸擁有這樣的人。一個朋友曾經這樣向我描述ta和兒時最好朋友之間的分別,ta說,「什麼都沒發生。也說不上什麼感覺。我們之間的分離就像一條河,慢慢分岔流向了兩個方向一樣。」 ta說話時那種不激烈的無可奈何讓我一直沒有忘記。也許我們大部分人遇到的都會是這後一種情況吧。
讀今天這篇文章,你想起了誰?
(作者 / 張瑾 編輯 / KY主創們)
References:
Ledbetter.A.M,Griffen.EM,Sparks.S.G.,Forecasting 「friends forever」: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sustained closeness between best friends,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hip Research ,Volume 14,Issue 2,pages 343–350,June 2007.
Larson, R. W., & Bradney, N. (1988). Precious moments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Rawlins W.K.,Being there and growing apart: Sustaining friendships during adulthood.
點擊查看過往高贊回答:
為什麼長大後,「疲勞感」越來越難以通過睡一覺消除?你見過最厲害的人是什麼樣的?
情侶間怎麼增加親密感,維持親密關係,怎麼從喜歡過渡到愛,走進婚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