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真的不好嗎?

1、

內向本身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社會對「內向」這個詞語的錯誤定義,和約定俗成的偏見。

在大家眼裡,「內向」所包含的意思是:呆板木訥、不靈活、小家子氣、上不了大排場,做事束手束腳,成不了大氣候……

在對「內向」的定義裡面,包含了所有「懦弱」與「靠後」、「低人一等」的貶義成分。

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性格孤僻;往深了說,甚至性格扭曲。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在大家的眼裡:

內向=性格有問題,思想有問題,行為有問題

總之,是被帶著有色眼鏡看待,承受著眾人背後的指指點點。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看見某個人沉默寡言,不愛跟人說話,做事也不合群,興趣愛好和大家的日常習慣特立獨行,就會順口說他內向。

那絕對不是褒揚的口氣。

2、 大學的時候,我們寢室有一個妹紙。

早上離開寢室,從來都是獨來獨往,晚上一回到寢室,洗漱完,就把自己關在床簾裡面,除了必要的交流,基本不怎麼和大家說話。

就算是寢室被視頻遊戲等各種聲音吵得天翻地覆,她依舊坐在帘子裡面看書,好像與世隔絕一樣。

這還不算。

寢室聚餐,她從來沒有去過;

寢室組隊出去玩兒,她也百般推脫;

就連室友過生,餐桌邊熱鬧的紀念照上也沒有她的身影……

剛開始,大家都還不熟,到是沒人說什麼,至少礙著面子沒有明面上挑明。

但是久而久之,那一群「合群」的人彷彿已經抱團,開始各種吐槽她的「不是」:

她早上從來都是一個人就走了,也沒見她等過誰,真自私! 我上次過生只有她一個人沒去,我看她需要別人的時候誰幫她。 這人性格真的好孤僻,性格陰鬱,不會哪天突然爆發傷害咱們吧?來個投毒啊啥的,我有點怕……

總之,在大家眼裡,她的「內向」就被 潛移默化被定義為「有問題」。

但事實上是:

那個女孩子平時不怎麼說話,但在英語的演講的時候口若懸河,連外教都發朋友圈讚美; 平時獨來獨往,凡事都盡量親力親為,盡量不麻煩別人,反而是宿舍的人經常找她幫個忙取個快遞; 不參與大家對綜藝、八卦、遊戲的討論,但說起對某個英雄的打法和業內新聞,條理清晰,中肯到位; 不呼高喚朋,大聲說笑囔囔,但寫的文章精闢深刻,讓一眾學霸拍案叫絕。

大三下學期,讓大家閉嘴的事情是:

這個女孩被報送上了北大。還是最系內最優異的專業。

而其中一個平時經常背後說她的妹紙,臨近考研前兩周,還一邊在遊戲里醉生夢死,一邊叫囂明天一定要去背單詞。

3、

她不是不說話,只是不喜歡和你說話。

因為往往這種人,內心都有自己清晰明確的目標。對事物有自己的清晰獨到的見解,不會人云亦云。

她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努力,不肯在她認為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一旦遇到同等思想的人,她的交流大門便會敞開,在裡面如魚得水。

而這種人,一般會被大範圍的人排除,被小範圍的人熱烈接納。

而這群小範圍的人,往往在思想和對這個世界的包容心上都很優異。

當她對大家都熱衷的圈子和事物保持性冷淡,不置一詞,那隻能說明一個原因:她不感興趣。

這種人,一般不會造聲勢博噱頭,但用實力說話的時候,讓人讚美到想尖叫。

4、

外向和內向的根本區分點,是一個人獲得篤定、自信、成就感等正能量,是來源於自我還是外界。

內向的人,一般有強大的自律與獨處的能力。

過於外向的人,失去了獨處的能力,一旦某天身邊忽然沒了一群人,就坐立難安,煩躁不堪,難以自抑。

內向的人沒有問題,是這個社會對「內向」與「外向」的判定有問題。

將「內向」在潛意識中定義為「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只是一部分擁有不同性格的人在排除異己。

只是他們聲音大,說話多,所以就造成了一種「內向偏見"的聲勢。

所以內向與外向,沒有好和不好,只要你自己知道,自己是OK的,是自信的,內心是有所依傍的,是有價值的,那就可以了。

李彥宏很內向,一點都不影響他創立百度; 華羅庚很內向,一點都不影響他成為數學天才; 俞敏洪很內向,新東方至今為業界標杆; 周杰倫也很內向,卻是一代人的抹不去的記憶

不要讓大眾的評判左右你,因為他們不一定就是對的,做你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

只要你覺得自己活得有意義,那就行了。

總有一天,你會遇到從心底認可、讚美你的群體。

推薦閱讀:

TAG:內向 | 性格 | 性格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