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與接受之間
很多人誤以為有愛就有幸福,有愛就萬事大吉。這種錯覺會深刻地影響後續的戀愛和婚姻生活,因為它會讓我們不能清晰地掌握彼此之間的平衡和分寸。
愛,只是一顆種子,只有在營養均衡的土壤中才能開花結果。
而愛要想在親密關係中得到發展,懂得維護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有這樣的感覺:當你接受了先生的禮物,就覺得自己應該回報一個微笑或擁抱。當你付出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擁有權利,而在你接受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擁有義務。比如,先生在外工作賺錢,回到家要求妻子做一頓好吃的飯也會理直氣壯;而妻子在家辛苦洗衣做飯,讓先生給自己倒杯水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也就是說,當我們接受對方的付出之後,感覺欠了他的情,這會讓我們有「愧疚感」。這種愧疚感會促使我們通過一些行為來消除它,所以,我們甚至會回贈更多,讓自己不欠任何人,維持一種自我的「清白感」。
正是雙方都存在消除愧疚以及追求清白的需要,促使我們對對方的付出做出回饋,不斷達到雙方之間付出和接受的動態平衡。
如果雙方關係在接受後再付出、付出後再接受這樣的良性循環中繼續,親密關係會變得到鞏固。特別是對對方的付出全數接受,又對對方全數付出的時候,是最自在、最平衡的狀態,也是愛最充盈的狀態。
當然,這種平衡並非是絕對公平,更不是在每件事上雙方都一樣平均付出。而是,各自在親密關係中得到平衡感。平衡感受到每個人內心需要的影響,在接受與付出的循環往複中得到。
每個人對婚姻的設想以及在婚姻中的需要不同,比如有的女人喜歡男主外女主內,那麼先生提供家庭資金,自己操持家務,她覺得這種感覺很好。但是,有的女人喜歡工作,她的平衡感來源於各自工作後分擔一些家務。所以,每個人不同,註定了平衡感具有主觀性。
由此可見,平衡感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取決於雙方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一個婚姻能否走下去,一定程度上決定於雙方是否擁有權利和義務的平衡。
如果雙方中的任何一方,是一個只接受不付出的人,或者只付出不接受的人,或者只堅守自己認為的「付出」,都會造成關係的失衡。
在親密關係中,大家更容易看見付出少所導致的問題,比如「先生不顧家」、「他不照看孩子」,卻更容易忽略「不接受」導致的失衡。「寧可讓你欠我的情,我也絕不欠你的情」,就是典型的「不接受」。對於這類人而言,權利比義務更能滿足他的需要。
比如,因為先生和朋友們喝酒,造成妻子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非常辛苦。先生回到家說:「明天你也出去放鬆一下」。妻子說「我才不像你一樣」。
先生讓妻子出去放鬆,是希望在親密關係中滿足對方的需要,盡一些義務(關心),然而,妻子用一句「我才不像你一樣」,拒絕了接受。為什麼我不像你一樣呢?因為我是女人,我要操持家,因為我是媽媽,我要照顧孩子。因為……我是一個懂付出、有責任、不自私的妻子、母親。
我和你不一樣,這樣的感覺會促使妻子不斷地付出,以維護自己不虧欠家庭的「清白感」。
事實上,很多女性在進入婚姻的時候,就擁有一些社會文化所賦予的信念,比如,女人就是家庭的犧牲者、母親會為了孩子犧牲一切,把自己置身於「被動受害者」的位置上,樹立一個偉大付出者的形象。有這樣的內在需要當動力系統,失衡在所難免。
最後往往會發展到:妻子覺得自己受了很多委屈,越來越不願意接受先生的「小恩小惠」,這就是一位妻子的原話。婚姻生活中越是覺得受委屈的人,越是想要佔據「清白感」,而清白感會讓她繼續受委屈。
在她的內心,有這樣的聲音:「我對家庭付出這麼多,婚姻走到今天,都是你的問題」。所以,即便這時候她的先生有所轉變,願意盡義務,妻子也是不接受的,她維護了多年的「清白感」怎麼能讓先生這麼一點恩惠就抹去?
為什麼呢?她希望用「你對家庭沒有盡到義務」的愧疚感讓丈夫痛苦。這時候,不讓先生盡義務是對先生的一種無休止的懲罰。
我不欠你,那麼,結果只能導向:你欠我。你越欠我,婚姻的失敗越是你的原因,我是清白無辜的。
婚姻的一方一旦霸佔「清白感」,失衡必然加強,婚姻便很難有迴旋的餘地。
這種心理表現最明顯的是在什麼情況下呢?
出軌……
是的,我在家起早貪黑,你在外花前月下
怎麼辦?後續我們一起分析
微信平台:西柚情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