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向上大數據解決陪孩子寫作業的「世紀難題」

「不談做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涉及做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分分鐘能把自家孩子打死。」最近朋友圈被這樣的段子刷屏,媽媽們對此深有感觸,「忙了一整天,已經很累了,可不陪著孩子做作業不放心。孩子做作業不是筆畫寫錯,就是題目做錯,我說她,她還衝我發脾氣!」既然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陪出這麼多困擾,還有沒有必要再陪呢?家長如何「陪」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

近日,習習向上作業平台上的3000萬註冊家長意外收到了一份關於自己孩子的「學期成長報告」(以下簡稱學期報告),該報告旨在通過大數據讓家長「看清楚」孩子上一個學期的整體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指導孩子的成長與學習,詮釋「陪伴」的真正意義。

大數據生成學期報告,讓家長讀懂孩子考試分數的背後原因

該學期報告由習習向上旗下的家長端平台推出,清楚地展示了整個學期孩子的學習數據,比如本學期共完成了多少份作業,完成率是多少;共做了多少道題目及正確率多少,在班上處於什麼位置;共掌握了多少了知識點,哪些知識點是熟練掌握的,哪些又是需要提升的,哪些知識點孩子尚未學習等等。

平時的作業是孩子每天必須重複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同性的活動,但是以前的學生的家庭作業比較枯燥無味,但是現在使用習習線上作業APP可以把學生寫作業的這些行為習慣、學習過程中思維方式等等。引導和培養他們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提供了重要依據,還獨具匠心地設計了 「成長鼓勵」、「作業完成度獎勵」板塊,記錄下了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情況,包括家長查看孩子的作業次數和對孩子的激勵次數,激發家長去關注孩子學習中的點滴進步,陪伴孩子成長。讓家長的鼓勵,成為孩子進步的最大動力。

要陪伴不要監督,激勵性教育讓孩子愛上學習

科學的教育方式,離不開切合實際的調研和數據分析。習習向上將孩子們在平台做作業時留下的痕迹——比如作業的完成率、正確率、某道題目停留時間的長短等,通過系統地統計、分析、檢驗這些數據,得出相關結論,形成孩子們的學期報告,為家庭教育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都能盡職盡責地做到陪孩子寫作業,但往往「陪伴」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其實,陪伴並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心」。高科技時代下,這份特別的學期報告啟動了「隔空守望」的陪伴模式,其形式、成效等受到了廣大家長的歡迎。

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質量的高低。家長對兒童堅持正面教育和誘導,以表揚和鼓勵為主的教導方法是維持和發展兒童濃郁學習興趣的根本原則。習習向上作業數據顯示,在家長獎勵孩子次數平均值達到3.09、位於各省市第一位的地區,孩子作業的正確率達到90%,同樣位居第一位。在家長獎勵孩子次數平均值達到2.97、位於第三位的地區,孩子作業的正確率達到89%,位居第二位。可見,在「陪寫作業」過程中,家長鼓勵的作用遠遠勝過吼叫、責罵,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做孩子的「鼓勵者」,而非「施虐者」。

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關注與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這就像植物必須每天澆水才能生存一樣。家庭教育作為孩子的第一教育,家長們在處理孩子學習、生活等問題上如何拿捏有度,給予孩子充足、良好的心理能量,依然是個永遠值得探討的話題。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學專家劉鵬認為,陪孩子寫作業不僅僅是幫助孩子解疑答惑那麼簡單,家長需要和孩子進行積極的親子互動,但這種參與不能停在默寫、背誦等檢驗技術層面,更應該向養成學習習慣方面拓展,讓陪伴孩子寫作業從「雞肋」變成家庭教育大課堂的一門優質課。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兒童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