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24)阿毗達磨思想

講說一切有部,必須講一個概念,就是阿毗達磨。

說一切有部一系的思想和大眾部思想完全不同。說一切有部是一種學術佛教,他完全是以國家力量支持下的學術工程。

大眾部非常符合宗教的發展,即

一方面要求宗教神秘化(體現在教主的神化),一方面要求宗教庸俗化(體現在入世精神)。

而說一切有部則有點高傲,即

一方面要求宗教保守化(保持在教主的人間化),一方面要求宗教學究化。

也就是有部哲學是一種經院哲學,完全以學術的方式研究佛教。

而阿毗達磨就是部派佛教最鮮明的特點。

阿毗達磨,意譯為對法。指的是引導眾生趨向涅磐。而阿毗達磨是為了解釋佛陀所說的法門。

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回到結集的時候。

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都沒有我們現在書面上的經律。而只是口誦。

佛教大規模有書面化的佛經,要等到公元一世紀左右才出現。

而對於經律,他的來源有好幾種方式

1、直接從佛陀那裡聽聞

2、從大德處聽聞佛法,比如阿難聽舍利弗所說的話

3、從比丘持法、持律、持律儀那裡聽聞

所以聽聞的時候,肯定會出現聽聞錯誤的情況,這就需要結集,形成一個官方版。因為對於佛教而言,一兩句話聽錯那是難免的,總不能出現基本教義都錯吧。

在佛教中,佛經不完全是佛說,在佛陀加持下的弟子、外道都可以說法。

而對於經藏,我們需要知道兩個名詞,就是九分教和十二分教。

首先是十二分教,

 一、修多羅、素怛纜,此譯為經或契經,如《四阿含》、諸大乘經、戒經以及三藏外的一切經典,皆名契經。但此處所說的契經,是單指經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文,故又稱長行經。

 二、祇夜,此譯重頌或應頌,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為一頌不定。凡經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頌前經長行經文之義,此類頌經,名"重頌經"。

 三、和伽羅那,此譯授記,凡經中佛於菩薩授當來必當成佛之記,於緣覺後世當得道,於聲聞人今後世得道,記餘六道眾生後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

四、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以偈頌顯示諸法的經,如《法句經等,名"諷誦經"。

  五、優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凡無請問者佛自宣說之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

六、尼陀那,此譯因緣經或緣起經,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故名"因緣經"。

七、阿波陀那,此譯譬喻,凡經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

 八、伊帝目多伽,此譯本事,或如是語經,即經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之處,即名"本事經"。

九、闍陀伽,此為本生經,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

十、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辯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如《菩薩地持經》卷三:"十二部經,唯方广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十一、阿浮陀達摩,此譯未曾有,即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優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文,即名"論議經"。

這個十二分教出現時間已經很晚了,最早出現的是九分教。但是九分教記錄不一。

而阿毗達磨分成三類

1、優波提舍,指的是對佛法的義解,弟子的討論,弟子的解釋

2、本母,指的是對於佛法的貫通,闡發佛意,一般是弟子所作

3、純粹的阿毗達磨,是純粹弟子所作,抉擇法門,分別法相所作。

對於阿毗達磨的認識,各個部派認識不一。一般大眾部對此就很不重視,而上座部,特別是有部對此很鍾愛。

而對於說一切有部,他的阿毗達磨分成三種

1、立宗,指的是奠定有部思想的阿毗達磨,代表作為

2、闡發,指的是把前面阿毗達磨沒有講的,裡面有悠遠之處開顯出來。指的是就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3、綱要,指的是把前面複雜的理論,進行刪減,形成一種以簡馭繁的作用。

《大智度論》記載

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曇門,三者空門。

昆勒門:廣分別諸法相,以概念化體系來論述佛法。以簡馭繁的功能。也就是將佛法歸結為幾個概念,而這個概念的內涵又不斷擴大。

阿毗曇門:廣分別相義

云何名阿毗曇門?或佛自說諸法義,或佛自說諸法名,諸弟子種種集述解其義。

空門:闡述空觀思想

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異於神」,是二雖異,同為邪見。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見,非我弟子;身異於神,亦是邪見,非我弟子。」

總之,阿毗達磨他的目的就是三種

1、以簡馭繁

2、概念化、系統化佛教思想

3、開顯佛教的深義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教史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