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陝南最值得去的明清古街,三百年漢水船商文化縮影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歷史的腳步從不停歇,時光卻是那樣流光溢彩,當您再也無法回到從前,忽然間行走在似曾相識的某個地方,走進那一座座古老的院落,凝視著那斑駁的一磚一瓦一物,腦海中立刻呈現出蘊藏已久的往事,房宇間似乎回蕩著童年的歡笑,閃現出許多兒時玩伴暖心的面容。

  在巴山之南,漢水之北,陝西境內海拔最低處的白河縣,有一條長期隱藏於山谷之間的明清古街,叫橋兒溝,其悠長的巷道、青青的石板、古樸的院落、別緻的小宅,成為遺落在秦楚邊城中的世外桃源。

  橋兒溝位於白河縣城北嶺子至漢江古渡紅星橋之間,明清時期是白河縣唯一的集官道、商業貿易街和民居為一體的一條街,因舊時溝內有長春、觀瀾、邀月、臨江四座古橋而得名。溝西為龍崗山,溝東為魁星山,兩山夾一溪。一溝兩岸花卉四季綻放,秋冬仍似陽春,所以橋兒溝又名「長春澗」。

  橋兒溝水流源出於龍崗山滲出的泉水。行走於清幽的橋兒溝,一年四季水流不斷,水聲潺潺,清新於耳。沿溝或有冬暖夏涼的龍井、溫泉、石板泉、香泉、福泉等眾多幽深古井,也有許多居民自行在廚房開闢的鑿壁泉眼,終年清澈見底,不增不減。

  橋兒溝的街巷曲折迂迴,依山溝走勢以橋相連,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陡或緩,或彎或直,街面一律用青石板鋪就,蜿蜒600多米的456步青石台階,記錄著白河人的勤勞與智慧。

 明清時期,漢江水運發達,白河「上通川漢、下接鄖襄」,是漢江水運的重要碼頭,被稱之為「小漢口」,有著「水陸商賈往來輻輳,舟楫如麻,白帆如雲」的盛景,也吸引了湖北、江西、四川、廣東等地人士不惜山高坡陡,沿著官道,就著山勢水流,鑿山建房,置家興業。在橋兒溝現遺留有衛家大院、衷家大院、耿家大院、羅家大院、長春寺、保善堂、魁星樓等民宅古剎,記錄了昔日「小漢口」的繁榮。

  歷經500多年風雨的橋兒溝古街,曾經是白河歷史上一處重要的人流、物流集散地,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商旅往來頻繁,為白河縣政治文化、經濟貿易中心和重要的漢江交通樞紐。

山高水長,人來人往,繁華殆盡,洗去鉛華,只留下古街、老宅,靜水流深的靜謐與輕逸。隨著陸路交通的迅猛發展和行政中心向城內遷移,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景象,原有大量的明清建築群和城門洞、保善堂等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在經歷歷史歲月的洗禮,浪濤沉浮後,出現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甚至毀壞的可能,急需採取措施進行加固修繕來保存這些古建築。

橋兒溝,不光是陝西特色小鎮中存留完整的山城明清古街,更是全國現存獨有的全台階明清古街。

留住鄉愁,銘記歷史。2013年,橋兒溝被確定為陝西省31個文化旅遊街區之一。白河縣委、縣政府規劃投資6.6億元,對橋兒溝明清古建築群本著「保護修繕、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保護性修復,對其環境進行改造提升,按照「T型、五段、六點、十八景」布局,再現橋兒溝古老的「城門、老屋、古巷」,清幽的「小橋、流水、人家」,逐步將橋兒溝打造成為AAAA級景區。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