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眾說紛紜」做個真實的「普通人」,比做個聽話的「成功者」強得多

人啊,認識你自己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26歲的浙大博士侯京京留下了這段遺囑後,選擇跳入滾滾的錢塘江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太適合這個世界」

「不想假裝」

「只想做我自己」

遺囑中的話格外刺痛我們。候京京臨死前最想做的,竟然是做真實的自己。這不只是京京一家的悲哀,更是現實教育的悲哀。

今天思塾分享大家對這一事件的所感所悟。我們寄期望於家長朋友們能夠反思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反思我們在教育觀念以及方式上的問題,並有所改變,才能努力更好的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找到自己,成為自己。

「孩子,和平庸相比,我更希望你一生平安!」——知夏

對於父母來說,最大的心愿不是讓孩子成名成家,而是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然後體面地平安地度過一生。

很多當事人父母在事後都會問:「怎麼會這樣呢?我的孩子昨天還好好的,他還跟我有說有笑,怎麼今天就這樣了呢?」是啊,誰能想到?白天的陽光少年,晚上的抑鬱患者,這是同一個人。

這段遺書式的朋友圈背後,不是一時失意,一時衝動的自殺,而是日積月累,毫無希望後的選擇。

在那麼多青少年抑鬱自殺的事例中,成績優秀的孩子,或者說成績中上的孩子所佔的比例最高,他們通常對自我有要求,父母老師也對他們寄予厚望,所以這些孩子在無形中所承受的壓力是一般孩子的兩倍。當生活和學業的落差讓他們無法冷靜去面對和處理的時候,他們都會像浙大博士侯京京遺書式朋友圈中說的那樣: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歡,也不太適合這個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

「孩子若不懂與世界如何相處,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勞的。」——李月亮

永遠拿第一名的孩子,未必真優秀。

把孩子送進名校的父母,也未必真成功。

成績很重要,但絕不是唯一。

社會才是檢驗一個人和一對父母的最終標準。而這個標準,是綜合性的。其實每個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總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

我們可以在他年幼時提供舒適的生活,極致的呵護,但不可能陪他一輩子。總有一天,他要獨自面對這世界,自己解難題,自己擔風雨,自己殺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愛他,就該在他離開你之前,教會他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你對他的最大幫助和保護。

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孩子能在社會上活得開心、順暢、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才是作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榮譽。

「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不能做自己。」——尖叫童年

在中國,學校教你「成材」,家庭教你「成龍成鳳」。 他們都希望你長成期待的樣子,上大學,上好大學,讀碩士,讀博士…… 可從沒人在意,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就像侯京京,如果說要為他的離世找到什麼原因?那每一個逼他「假裝」的人,都難辭其咎。有才華的人,我們用「均衡發展」使其平庸;有創造力的人,我們用「標準答案」將其抹殺。不管你是方的圓的厚的薄的,全都按一個模子處理。18歲的你必須要考上985,上大學必須要學熱門專業,最好能讀到博士,畢業後必須到大企業工作,工作後要馬上結婚生子……而這些看似是我們人生的標準答案,造成了一個又一個人間悲劇。

「假裝可以,是中國好學生最大的騙局。」——校長派

「我其實也沒那麼想要……」

「其實理科也挺有趣的……」

「我上了大學以後再畫畫也行……」

種種這樣的謊話,你看起來熟悉么?

學生時代的我們,是不是用無數這樣的「假裝」,來換取了我們在學校,家庭中的和諧。

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學校的教育中,中國學生都是被壓制的那一方。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天然的地位不平等,使得身為學生的我們只能通過「假裝」可以來換取安穩的成長環境。

因為我們一旦放棄假裝,隨之而來的就是種種強權暴力的壓迫。

而這種「假裝」在家庭教育中顯得尤為突出。

「成為一個厲害的普通人。」——王開東

什麼叫博士?顧名思義,博士既要寬廣,又要博大,不僅知識博大,也要精神博大。但現在博士教育越來越精,越來越專,越來越箱格化,最後就走入狹隘,走入牛角尖,博士反而變得狹小。一旦狹小,未來的就業之路不容樂觀。人家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結果就業狹窄,而且未必適應這個社會,讓這些孩子怎麼想?

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努力,整個社會不焦灼,不焦慮,心平氣和。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更要摒棄所謂的成功學,就做一個普通人又怎麼樣?普通人一樣可以很厲害,一樣可以做自己的英雄,把普通事做好就是不普通,把平凡的人生過好就是不平凡。

關注家長思塾公眾號,看更多原創內容

思塾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推薦閱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