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聲、真假聲完美過渡,幫你突破換聲點!】
混聲的取得是需要有一個高位置的聲音來統一。高位置的聲音是相對低位置而言的。高位置的聲音聽上去是圓的、暗的「掩蓋」的,和低位置的扁平聲音相反,它是豎的,它很容易穿過樂隊,具有「飛躍性」的特點。它具有相當的音量,是放鬆的、寬闊的、富於色彩的,很容易做出強弱變化。高位置的聲音的起音主要是呼吸的積極活動,而不是肌肉。對於歌唱者本人,高位置的聲音好象是在「聲帶」之上形成的,這主要是由於聲音在上(頭)共鳴腔共振的結果。如何獲得高位置的聲音?只有一種方法:在演唱從低到高的所有聲音時都保持頭共鳴腔的活動,這就要求調整各共鳴腔的運用。調整各共鳴腔主要是在咽腔和口腔,而咽腔和口腔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共鳴腔,是上共鳴腔與下共鳴腔的連接環節。很明顯,高的聲音較多地在頭共鳴腔中共鳴,隨著往低唱的程度而加強胸部共鳴,但為了達到高位置的聲音要求,即使往低處唱,也不能忘記運用頭共鳴腔的機能,應讓聲音「豎」著走。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具備以下幾點:
一、打開喉嚨,穩住喉頭
不論母音、音高如何轉換,都不能移動喉頭,而應依靠積極地調整鼻咽、後咽的抬起,及時地增減氣息的壓力,很好地利用上胸支點歌唱,來保證自如的咬字及氣流和音流的暢通無阻;因此,嘴部不能過大地張開,而是很好地張開,張開的程度因人而異,其大小取決於歌唱者本人的生理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師指導和學生的感覺來定,而不是一定要嘴部張得很大才能唱歌,因為嘴部張得太大有時反而影響了歌唱。
二、使用軟起聲
很多歌唱者很喜歡強有力地發聲,錯誤地認為聲音洪亮、嗓門大就是歌唱的唯一目的。其實,歌唱主要是通過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來表現聲樂作品,在掌握許多發聲技巧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學會控制好自己的嗓音器官,其最好辦法就是運用軟起聲。它的發聲生理機能是:在形成聲音時,聲帶才靠攏,從而保證了聲音在各種力度變化時嗓音的最大靈活性和柔韌性。運用軟起聲,歌唱者本人可通過內心感覺來充分地調整和運用聲音,減少盲目性。
三、母音形成的地方及走向。
在歌唱中,母音才是聲音的真正傳送者。它們可以很靈活地改變色彩和音量。當然,母音形成的方法很多,但在本文中,我僅突出母音高位置的形成。首先,在高位置母音的歌唱中要保持聲音的高位置始終不變。高位置的母音是區別於低位置母音種「擱」在下顎上,聽上去是扁平、開放的(一切真聲歌唱都是屬於開放式歌唱),聲音給人以不集中、漂浮,好象整個口腔都「抹」上這個聲音,從而引起發音不準確、吐字不清晰。高位置的母音形成是在深吸氣,柔和地打開下顎,打開喉嚨的基礎上,運用軟起聲發出的圓的、掩蓋的聲音。它是集中的,具有穿透性的,例如在運用這個音階進行練聲時,不論音階怎樣進行:
或上行或下行,若聲音的高位置始終不變,那麼,它們 i (依)a (啊)兩個母音所發出的音也不變,若聽到歌唱者在練習過程中,出現Yi-Hi Yi-Hi ,Ya-Ha Ya-Ha 的聲音時(Hi 、Ha音的出現是由於頭部各共鳴腔沒有用上,而造成的「促音」),就表明歌唱者已從高位置發音落到低位置發音。歌唱者一但發出Hi或Ha這樣的「促音」,就會造成歌唱聲音高位置的跌落,破壞了原來音流的流暢性、統一性。
其次,在高位置母音的歌唱中,應注意歌唱的「嘴」。通常很多歌唱者,他們很喜歡把母音咬在大牙上,並使勁往裡唱,造成發音不清晰,聲音缺乏向遠方傳送的能力,應該明確指出,這是錯誤的。這正好比我們平時用手拿東西,手由手指尖、手指、手掌、手腕四個部分構成,而我們平時拿東西最常用的部位是指尖而不是手掌、手腕,手掌、手腕只是起到帶動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拿住。同樣,在歌唱中,正確的母音形成是:高抬口蓋簾(位於門齒上方),從而張開嘴,打開咽部,母音是在抬起的口蓋簾的「拱頂」內形成的而口——咽腔的後面部分和喉頭直接關連,正如手掌、手腕的功能一樣,它的積極活動對於聲樂中母音的質量,對歌唱者整個嗓音有著特殊的意義。歌唱者如若一味地強調前部(口)的緊張活動,而忽略了鼻咽部的擴張和與此有關的口咽腔後壁的積極緊縮,就會發出過於「白」而「硬」的聲音,從而產生不出藝術性的效果。不論是練聲時旋律上行還是下行,在第一個音開始時都應有預見性,從低到高的上行練習,起音時應為它後面的高音做準備,從高到低的下行練習則要保持高位置的不變,防止聲音位置的跌落。應指出的是,這種預見性不僅僅是心理上的,也是技術上的,在獲得高位置的訓練中也很重要。
最後,在高位置母音的歌唱中應注意聲音的走向。在歌唱的過程中,聲音的走向必須是一致的,明確地從後咽處往前向面罩方向傳送。任何散的、不集中的聲音都不可能形成母音的高位置歌唱。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謝謝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