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調查顯示:我國人均牛奶攝入量不足

經濟日報10月13日報道,日前發布的「中國人奶商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奶商指數險些不及格,公眾日均牛奶攝入量與300g推薦量存在較大差距。專家指出,長期喝奶習慣差,會導致骨質疏鬆,並增加慢性病罹患風險。

據了解,此次調研於2018年初啟動,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專家們定性和定量調研了全國20個城市的大量樣本——從喝奶意識、喝奶知識和喝奶行為3個維度,展現了公眾在奶商方面的表現水平和結構特徵。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人奶商指數得分為60.6分,勉強合格。其中,喝奶意識得分82.5分,水平良好,但喝奶知識(53.4分)和喝奶行為(48.6分)得分明顯不足。對此,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吳秋林認為,公眾在健康意識中對喝奶有所認識,但並不知道如何正確食用乳製品。更重要的是,對於乳製品的食用,公眾還沒能形成生活習慣。

食用乳製品到底有何益處?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教授陳偉表示:「乳製品除補鈣之外,還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控制體重、幫助長高等方面益處明顯。應該讓公眾全面認識喝奶的益處,從而激發喝奶行為」。

針對兒童成長發育中對乳製品的需求,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潘慧表示,「兒童身高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集中於動物性食物,包括肉、蛋、魚以及作用重要的乳製品中,均衡營養能讓孩子充分發揮生長潛能」。

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首次提出了「300g牛奶計劃」,即我國居民每人每天飲奶量要達到300g。但本次調查顯示,每日攝入量能達到300g及以上的人群僅有22.5%。總體來看,公眾平均每天攝入240g乳製品,與300g的最低標準還存有60g差距。

為更準確地展示我國公眾喝奶現狀,調查還引入了「奶齡比」概念,即一個人堅持喝奶習慣的年數占其年齡的比例。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公眾的「奶齡比」僅為7%,且有4%的受訪者與牛奶「絕緣」。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衛生部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提出了膳食營養「四個一」法則,即「堅持每天1個雞蛋、1斤牛奶、1小把堅果、1塊撲克牌大小的豆腐」,倡導我國公眾提高健康素養應從自身做起。

荷蘭皇家菲仕蘭中國高級副總裁楊國超表示,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偏低,應加強相關科普教育,並持續加大開發和引入符合中國老百姓需求的乳製品。

推薦閱讀:

TAG:牛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