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從此不再有他,他卻一直活在江湖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神鵰俠侶》 第四十回 華山之巔

10月30日消息,筆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的難以置信,因為和朋友在10月29日的時候還在聊起老先生,聊他當年的作品。只能用一些文字,緬懷老先生,紀念那個陪伴了自己整個少年,青年時代的武俠世界。

繼古龍,梁羽生兩位大師離開後,金庸老先生也走了,一個武俠時代的帷幕徹底落下了。

呂頌賢在月下撫琴,林青霞在水中仰頭喝酒,李連杰在密室練功,梁家輝在大漠狂沙中行走的畫面都在逐漸變得暗淡。

01

他引領了新武俠風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1948年移居香港,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論家、企業家、報人,與黃霑、蔡瀾、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說到金庸的武俠不得不說到當時香港的武俠風。

香港的新派武俠小說始於1953年。五十年代的香港,左中右勢力盤鋸。各類報競爭激烈,為了提高銷量,拉攏讀者,武俠小說便成了最佳利器,由梁羽生《龍虎鬥京華》開始,隔年金庸先生《書劍恩仇錄》緊隨其後,一開新派武俠小說風氣。

在那武俠盛世里,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之外,還有大批的武俠作家,蹄風、黃鷹、牟松庭、龍乘風、西門丁、張夢還;還有金鋒、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

但最終成為一代大師的卻不多,許多武俠小說家為了寫而寫,一年的產量有幾十本。倪匡常自稱是全世界寫漢字最多的作家,產量最高時,每天寫十二篇連載小說和六篇專欄,二萬多字,「不用五個小時,好輕鬆,還可以搓麻將。」這種天分只有今日在網路上寫小說的大神們可堪一比。

而金庸數年才寫一本,而且早早在1972年就宣布封筆,也早早就將自己的作品修訂成集,所謂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本書就奠定不可動搖的的江湖地位。每一本都被改編成影視劇,從此成就一代大師。堅持自己的本心,不因利而輕易動搖,老先生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02

他創造了武俠的世界

好的作家他不光塑造人物,還創造一個世界。

如喬治·R·R·馬丁的《冰與火之歌》構建了一個龐大的中世紀的世界,裡面充滿了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甚至魔法抗衡。在這個世界裡面,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每個人有著屬於自己的愛恨情仇,自己的慾望野心,他們會為了一己私慾設計別人,也會為了自己深愛的人犧牲自己。

像瓊恩·雪諾,他為了自己是個私生子受著不公平的對待而憤憤不平,會瞧不起素質低下的黑城堡新兵,也會為了家族感情與守夜人誓言而搖擺不定。

再如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它猶如一幅恢弘的畫卷徐徐展開,在這個銀河中的人是那麼的渺小,但就是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人推動了歷史的進程。裡面沒有什麼超級英雄,只有那些時事造就的了不起的普通人。

金庸筆下的世界也是如此,沒有飛天遁地的高大全的人物,有的只是一個個普通人,哪怕武藝高強,依然是個普通人。書中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因為不同的動機,不同的事件而發生著轉變。有的是像林平之那樣被複仇扭曲心靈的可憐人;有的是像岳不群那樣因為權利而變態了的可悲之人;還有的是像郭襄那樣暗戀楊過多年不得最終大悟的可愛之人;更有的是蕭峰這樣的鐵骨錚錚,一往無前,卻也最終輸在了自己的不會變通上的可嘆之人。

03

從此江湖不再有他

金庸先生曾笑著說,在自己的墓志銘上,會這樣寫:這裡躺著一個人。在20世紀、21世紀,他寫過十幾部武俠小說。他的小說有幾億人喜歡……

他還曾表示:「我希望我死後一百年、二百年後,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說。我就很滿意。」

如今,江湖不會再有他的身影,但是他的傳說必將永遠流傳於江湖。或許對老先生最好的緬懷是捧起許久沒看的小說再看看了。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也許在未來還會和很多的人告別,也許在未來還會見證許多時代的落幕,但我們仍將前行,帶著這些時代的故事繼續前行。

本文作者為朝聞道寫作社群成員。


推薦閱讀:

TAG:金庸 | 金庸小說 | 武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