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角度觀察債務貨幣發展(五)
五、人民幣的未來
1、經驗教訓
(1)09年放水太大,挽救了刺破的房地產泡沫和債務激增。放水、剎車的過程里民企死傷遍地,放水,地方政府和國企成了信貸黑洞,民企拿不到錢,只能高利貸。剎車高利貸都借不到。
(2)15年股市在沒有任何制度改革的情況下,妄圖改變中國經濟模式,慘烈收場。
(3)人民幣國際化,在國內金融制度和匯率制度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憑空想把人民幣國際化,結局涼涼。
(4)16年在美元開始收縮的時候,人民幣逆行放水,導致貶值和外匯損失萬億。疊加棚改貨幣化安置,又一次挽救了自然死亡的房地產泡沫。又一次增加了債務。居民部門成了信貸的主力,拉動全國經濟前行,透支進行中。
2、當下問題
風險直接觸發:
(1)內部債務接近極限,居民部門仍然大踏步提高,(風險觸發點,可以降低卻不敢,怕影響經濟增速和引發連鎖的債務爆炸,最後引爆銀行)。
(2)房地產泡沫和大量空置並存(風險觸發點,可以剎車卻不敢,怕影響經濟增速,畢竟是經濟里唯一的亮色了,儘管帶血,且已經開始嚴重影響消費和實體經濟)
(3)匯率泡沫,人民幣已經開始貶值,如果再來一次16年,國家可就沒有那麼多外匯儲備可以浪費了(風險觸發點,靠外匯儲備死撐,唯一有些控制力的風險)
(4)貿易摩擦,就是減少中國順差,減少中國的外匯來源,挖外匯儲備的基礎,屬於間接瓦解匯率。(間接觸發匯率,且完全被動)
間接影響經濟發展因素
(1)貧富分化導致內部消費需求不足,經濟缺乏活力(只能減輕、無解)
(2)老齡化導致內部消費需求不足(放開生育限制也無解)
(3)改革進入深水區特殊利益難以撼動(上層特殊群體阻礙改革前行,利益模式很穩定,抵制改變;下層民眾發現每次改革都是他們承擔後果,也抵制改革)
(4)整個經濟體制從大的邏輯上沒有形成優勝劣汰的淘汰機制,低效率。(後發劣勢、最該去債務的最低效率的單位反而都活的好好的、旁邊效率還不錯的死了;不展開了領會精神吧)
外有貿易摩擦、匯率壓力內有債務危機和房地產泡沫,疊加貧富分化、老齡化,改革又遙遙無期,(內外交困,改變無望)絕望感蔓延就毫不奇怪了,佛性青年就是特產。唯一的一點安慰就是積攢下來的那一萬億外匯儲備了(扣除1.7萬億外債後)。
3、中國經濟發展的犧牲邏輯
中國因為體制原因,沒有辦法建立優勝劣汰的規則,因此中國用權力來淘汰,小公雞點到誰就是誰。
(1) 建國初期犧牲全部地主,打土豪分田地,土地私有化。
(2) 後來不知道咋回事就反悔了,犧牲全部農民,土地全部國有,大鍋飯,後來三年災害。。。。。
(3) 看大鍋飯有破產的可能,就開始文化改造,從思想深處改變人的自私本性,結局是大混亂,失敗了(犧牲了啥就不說了)。
(4) 犧牲農村補貼城市進行工業化建設。
(5) 犧牲農民吸引外資,血汗工廠,完成原始積累。
(6) 犧牲下崗工人,推動國企改革。
(7) 09年犧牲地方政府、國企拉動國家經濟。
(8) 犧牲居民拉高房價。
(9) 犧牲某些企業去產能。
(10)犧牲某些人去庫存。
(11)中國經濟就像一個怪獸,需要祭祀才能運轉。已經在祭祀台上的居民,還能扛多久,下一次輪到誰?
4、中國經濟的未來
(1)從犧牲角度來說,有肉的就是那些擁有房產的人,下刀方式就是房產稅,拉房價真到了無力繼續的時刻,只能轉向房產稅,問題是啥時候開始?這個不太容易判斷。畢竟這個牽扯到利益收割模式的轉換,拉房價還只是買房人付出代價,然後間接拉高社會整體成本,國家和個人矛盾衝突不直接。房產稅直接面向所有人,政府從百姓口袋裡拿錢了,加上中國這個貧富分化,買房的時候就是富人買,窮人最多看個熱鬧,房產稅每個人都要納稅。
時間點一個可能出現在實體經濟崩盤前夜,目前實體消費的逐步萎縮,隨時面臨崩盤,實體崩盤這些泡沫就必然化為烏有,所以這是一個國家的判斷點。最近各個城市的實體經濟數據都非常難看,照目前趨勢很難持續三年,這也就是為啥政府終於想起來小微企業了,都逼死了,現在又想著搶救,也不想想沒有足夠的需求支撐,就算他們有了信貸支持,他們也不會做,除非一些皮包公司。政府還是不願意直接面對居民消費萎縮的最大原因,房價。
還有是一個時間點在居民房價承受力自然死亡,儘管房地產自身創造貨幣但是它通過首付也消滅大家手裡的存量貨幣,如果存量貨幣不足,遊戲也無法繼續,至於大家手裡存量貨幣如何,因為沒有儲蓄分布,只知道總量還有70萬億,至於99%的人手裡還有多少錢,只能自己約摸,猜測最好能支撐到2020年吧。
其它還有些可能就是政治考慮了,為了2020年的業績好看,為下一任期打基礎啥的。這就有可能推到下一任去,不過還有好幾年難度非常大。
(2)從犧牲角度來說,地方勢力也有一定概率被犧牲,國稅地稅合併,加強地方管理等,如果真要改革的話,除了百姓增加房產稅,特殊利益群體唯一可能被犧牲的也就是地方這些了。
(3)貨幣走向
中國目前貨幣已經是自2000年來,現代化貨幣制度以來,貨幣增加幅度最低的兩年了,當然這也是被動的選擇,外部的債務規模、房地產泡沫、匯率壓力三座山都壓在這裡,政府不得不壓縮貨幣發行量。貨幣發行立足於現在發行無非是三條路:
1)擴張
貨幣繼續大放水,必然結局就是債務繼續擴大,債務龐氏騙局繼續,最終導致債務無法償還,整個貨幣信用徹底崩盤,就像現在委內瑞拉之流,放水解決不了債務只會讓貨幣崩盤。
從最近兩年貨幣壓縮增幅也可以看出,政府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放水必然是不能解決問題,但是為了經濟增速和債務借新還舊,又怕債務爆炸,因此綜合考慮下,債務給了居民部門了,無法破產的個人。政府和企業債務擴張幾乎停止。所以大放水之路個人目前判斷還不至於,概率不高。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被人忽悠啥中國建國之前金圓券和建國後大通脹,這些時期都是瞎胡鬧,貨幣憑空印刷才會導致大通脹。目前還看不到這個可能。
當然這裡通脹的最大可能倒不是由貨幣擴張引起,有可能引發的是匯率,如果外匯儲備被耗光,匯率失守,貶值一倍的話,可能引發輸入性通脹,進口材料價格暴漲。很多現在貨幣大通脹的幾乎都是這兩個因素導致的,內部狂印錢,債務根本還不起,無信用,外部匯率又崩盤,輸入通脹,內外交困本幣貶值變質紙。也是因為這個匯率威脅,中國放水也不得不收縮,目前人民幣到了6.5了,這麼下去到達前期高點6.9問題不是很大,到時候會不會再重演16年悲劇,就值得關注了。剛掉過坑裡,會再一次掉進去么?應該不會吧。。。。。但願不會
2)收縮
貨幣收縮,中國不敢,去債務就會引發貨幣收縮,剛去了兩個月還沒開始就變成了穩債務了。一個是很多債務最嚴重的都是國企和地方政府,這些單位怎麼去債務?當年債務形成也是各種中央政策的執行,說不清楚責任。要還肯定還不清,倒閉破產?國家貌似又沒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再來一次大下崗,不知道會不會引發國家動蕩,另外現在可沒有wto救場了。日本、歐洲幾乎全球所有的經濟體除了美國也沒啥人敢收縮。
誰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債務都不低,壓力都很大。
3)中性
剩下的就是中國最喜歡的了,走鋼絲。不松不緊,讓你摸不到頭腦,不知道在說啥。目前還是想堅持這個道路,緊了怕債務還不起崩,泡沫沒有支撐崩;鬆了怕泡沫和債務增加崩,現在美國加息中國假裝跟一下都不假裝了。
就像目前的股市和資金緊張,要在以往早就痛快的降准和降息了。目前降息是肯定不敢的,就剩下降准和加息可選。只有這個組合才可以讓匯率不會大潰敗。這就是為何這次降准來的這麼墨跡,單純降准怕匯率扛不住,但是加息又不敢怕存量債務扛不住。猶豫啊猶豫。
當然這條路是不是可以一直走下去也很難說,因為債務和房地產泡沫沒有貨幣支撐隨時也有可能出現閃崩。另外實體經濟能不能抗住也難說,這就是為啥現在想起中小企業定向降准了,實體經濟不能死絕了啊。
另外香港匯率已經生死線掙扎了幾個月了,不知道會不會崩塌,這個也值得大家關注。
剩下的就看政策如何演繹了。棚改、貨幣、房價、匯率、香港匯率、實體經濟、貿易戰抓住這些基本點基本上就可以觀察到政策動向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