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問你什麼是死亡,你該如何回答他?
10月29日,哈文在微博發文,宣布李詠去世消息。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早前有網友爆料「李詠哈文從央視辭職移民美國」,還稱偶爾還會被拍到在美國街頭遊玩,對此引發不小的爭議。
面對大眾曾經的誤解,李詠沒有作出任何多餘的解釋,如今突然離世,讓人錯愕,「撈夠就走」的移民傳聞也終於真相大白。
李詠生前曾在節目中演講《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有感謝…」
可以說,李詠以這樣的方式和世界告別,是優雅的離去,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如何正確面對死亡,向來是中國人所缺乏的。
每天都有人離開這個世界,而活著的人們,似乎有意識地陰暗化、邊緣化了整個身後事,假裝不知道死亡的存在。
白岩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成人尚且對死亡三緘其口,往往避而不談,還有必要和懵懂的孩子談嗎?
1.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一書中提到:「如果孩子能在開誠布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漠視生命,對死亡缺乏認知
有數據表明,在中國每年約有 10 萬青少年自殺身亡,每分鐘就有 2 個人死於自殺,還有 8 個自殺未遂。
還有熊孩子推倒孕婦,就想看看她會不會流產;還有孩子虐待動物,把食物放在瓶子里,就為引誘流浪貓狗來吃,看它們窒息而亡……
很難和世界好好相處
死亡教育是為了追問生命的意義,沒有死亡意識的警醒,很難敬畏生命、去追求有意義的圓滿人生。
美國教育部門在對接受了死亡教育的學生的回訪中發現,他們擁有一種對生命和生活的感激心情,除了「活著真好」的簡單快樂之外,他們更願意善待自己,也善待朋友和家人。原諒自己也寬恕他人,這是受到過死亡教育的人得到的另一個心理進步。
走不出喪親的痛苦
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16.2萬未成年人失去母親或父親,從而出現長期、嚴重的心理創傷,孩子不自覺地壓抑、否定、逃避,甚至隱藏自己的不安,將成為他們日後成長環境里的心頭重擔。
小王七歲時,外婆意外中風去世。去世前三天,她被帶到外婆病床前。沒有一個大人告訴她,外婆已經生命垂危,她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後一面。她被匆匆帶去,又被匆匆帶走。直到外婆下葬後一個月,才知道她死了。
至今,小王當時的憤怒和哀傷,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她,恨了父母整整半年。那一個月,她趁父母不注意時,就會把外婆遺照藏在書包里,背著上學。她用這種方式進行自我欺騙,外婆還在。
2.孩子對死亡的認知發展
1948 年,心理學家 M. Nagy 觀察研究了 378 名 3~10 歲的孩子,結果發現,兒童對死亡的認知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兒童對死亡認知的三個階段:
- 學齡前兒童:認為死亡,只是暫時的離去。學齡前兒童經常會把死亡看作是發生在他人身上的一個暫時可逆的現象,兒童電視和卡通連環畫等媒介經常會加深他們這種概念。
- 5-9歲之間:許多兒童已經開始意識到死亡是永恆的終結,以及所有生命最終都會面臨死亡,然而,他們依然認為死亡與自己無關。在這個階段,兒童通常會把死亡擬人化,比如聯繫到骷髏、殭屍等,有時還會因此而做噩夢。
- 10歲到青少年時期: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的一個必然的過程。開始意識到自己也將會有死亡的那一天。有些人還會因此展開關於生命意義的追問,試圖通過建立哲學體系增加自己對死亡的控制感。
孩子對死亡的認知理論忠實地反映了孩子對其所觀察到的世界的總體描述,成人無法、也不應該對孩子隱藏死亡的真相。相反,公開、客觀地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反倒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
3.如何與孩子談論死亡
「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每個人都會死嗎?」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提這樣的問題。美國死亡教育的專家鄭重提醒,教師和家長要提供兒童能理解的事實,給孩子一個關於死亡的正確答案,不能迴避,不能搪塞,更不能表現出恐懼。
因為,教育者如果避諱或顯示出恐懼,孩子就會覺得這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問題。如果他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他也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解開這一疑慮,一些涉及死亡的荒謬說法就會乘虛而入。
孩子一旦接受了那些荒謬的說法,極有可能妨害他們正確死亡觀念的建立,從而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對低於5歲的孩子用簡潔的解釋。
與兒童談論死亡是一件很具挑戰性的事情。他們的年紀決定了他們需要短小精悍的答案,晦澀冗長的答案只會讓他們更為困惑,使用身邊具象化的例子則會有很大幫助。
要避免說委婉的話,比如 「爺爺在睡覺」,這可能讓孩子不敢上床睡覺 ,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去睡覺,就不會再醒過來了。
美國的EarlGrollman博士曾經推薦,使用功能性的語句,比如「人死後將無法思考、說話、呼吸;動物死後將無法吃喝、奔跑、發出叫聲」等,會更有助於孩子的理解。
當你被孩子問到 「你什麼時候會死 ? 」
有時候理解兒童的提問對大人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比如當孩子說::媽媽你也會死嗎?」 家長可能更容易給出直接的「會/不會」的答案,而忽視了兒童當時可能更關注的是與媽媽的「分離」而不是「死亡」,他們是需要安心和共鳴。
「你是不是在擔心我將來不能照顧你了?我也希望我能夠長壽,希望自己在你需要的時候都能照顧你 。可是萬一我死了,也會有很多人 能夠照顧你的 。」
永遠都不要認為眼淚是軟弱的象徵。
如果孩子面臨家庭成員,或是朋友、熟悉的人,抑或是寵物的離世,那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幫助孩子理解死亡所帶來的挑戰 ,那種缺失和悲痛 。
「奶奶在天堂和天使們在一起很快樂。」他們就會疑惑,既然他們說奶奶很快樂,那為什們他們每個人都不快樂。孩子們需要聽到的是失去奶奶所感受到的悲傷,還有我們所相信的是什麼。如果試圖在孩子們面前隱藏我們所真正相信的,否認失去親人所帶來的傷痛,只會為未來帶來隱患。
羅素認為,對於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要充分而坦率地交談,告訴他們你所相信的一切。
父母不應該剝奪孩子們表達感受的機會。為了療愈傷痛,讓生活繼續前行,我們都需要表達 出對逝者的悼念。
死亡教育的本質是自我覺察和自我重塑。每一次對死亡的思考,都是對生活本身的反思。
正因為生命有限,故有所為有所不為,死亡本身——就是去偽存真。
逝者已逝,對生者而言,最好的死亡教育就是正視他們的離去,但不要忘記思念。
好好地跟孩子上好這堂課吧,願我們都能在平凡生活中保持對生命的感恩與敬畏。
THE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