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小米趙宇斌:做個數據浪潮里的務實派
作者: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近日,小米產品經理 趙宇斌 接受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專訪,本文根據專訪內容採訪整理所得,並經過趙宇斌本人確認。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把認知和意識搞明白,事情自然就有了能解決的出口。——小米產品經理趙宇斌
從一個懵懂青澀的實習生,到小米的業務負責人,趙宇斌僅用了4 年時間。
在年輕人不得不用「喪氣」「佛系」來調侃現實社會中的陰霾時,他正默默用飛速成長、菁英新秀的標籤,為年輕人正名。
趙宇斌看起來和其他的工科男一樣普通,不過是穿著黑T恤、背著雙肩包穿梭在大數據浪潮里的一條魚而已,但其實,懂行的人都知道,憑藉對數據的理解和前沿信息的敏感度,普通的小魚也能掀起大浪來。
培養健康的認知意識,應該像吃飯一樣正常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為什麼用這樣的比喻?
趙宇斌:認知和意識,無非就是你對這件事情的個人理解能力,你涉獵的範圍越廣,你對一件事情也就會產生更深層的感知。而健康的認知和意識,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是否有一種敏感度和務實性去佐證這種感知的正誤。
我認為,這種意識應該變成一種習慣,像吃飯一樣正常。
我們在互聯網領域,不單單是數據意識,這個領域中的數據、產品、用戶體驗等的意識和認知就是我們要培養的方向。
我剛開始實習的時候,負責梳理某開放平台的數據指標、數據體系,我從代碼入手,但卻發現信息和數據雜亂無章。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核心的數據指標做了一次清理,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數據清理工作,即使乏味枯燥,但我卻覺得有趣。
因為我發現這些雜亂的數據背後有各自的故事,我也能從不同的指標數據中,看到業務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的發展走向。這時的我忽然開始意識到數據的價值,我告訴自己,要培養自己的認知形態,而不是機械單調地工作。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這種意識讓你得益了嗎?
趙宇斌:想起來電影里的一句台詞——「小孩子才看對錯,大人只看利弊」,我總覺得,「對錯利弊」並不衝突,互聯網「對錯利弊」的認知和意識,一直在催促著我不斷進步。
在2014 年的時候,互聯網的流量紅利還沒有消失,很多大數據的概念其實已經浸入工作環節,一些大型的互聯網數據平台迅速發展,友盟、Talkingdata、百度統計、騰訊MTA 等統計工具成為很多企業的標配,雖然大家在數據方面還沒有概念層的東西,但覺醒的氣息呼之欲出。
然而,2015年流量紅利漸末,互聯網賽道變得擁擠,之前認為一些「對」的事情,放在此時就有待考慮。
比如互聯網產品的差異化愈發明顯,數據和指標變得重要,用戶生命周期怎樣?滿足早期的剛需之後又應該怎樣?也許,思考並改進這樣的問題,才能把「利弊」的「利」最大化。
我曾是小米推送的產品負責人,作為B 端企業服務的一員,我時常思考B 端的產品問題,因為B 端的認知更需要一步步建立,它承載著市場的檢驗和客戶的認可,然而,它又無法像C 端產品那麼敏感和快捷,如何讓B 端產品走到客戶心裡,成為我不停實驗和研究的主題。
其實,很多時候,把認知和意識搞明白了,事情自然就有了解決的出口。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你的團隊都在培養這種「像吃飯一樣平常」的思維意識嗎?
趙宇斌:不止我的團隊,應該說整個小米都是這樣。
小米2010 年成立,2011 年正式推出小米手機,8 年來小米一直在創建一個又一個奇蹟,今年,小米終於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一路走來,其實就是在用前進的意識解決現存的問題。
說到解決問題,也就是我這個普通的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有些傳統行業管我這行叫——解決方案銷售,其實都一樣,就是四個字:協作幹活。
對於B 端產品而言,首先了解產品,接著從客戶那拿到需求,再把需求變成產品需求提給研發,就產品功能設計、策劃、落地等問題跟研發溝通,這個過程就是前端銷售的角色。
在小米,技術、產品、設計、項目管理都有自己的認知和方法論,作為產品經理,在產品體驗、業務目標和優先順序的判定、跨部門資源協調方面,話語權就比較重,能扮演的角色也較多面,但我們的核心工作——還是離不開用認知意識解決問題。
我現在負責的國際遊戲業務,對認知意識的要求很高,我們想在海外開展業務,就要符合相應國家的意識和概念。
一方面是技術服務本身的海外落地,如服務的海外部署等,另一方面就產品與業務本身的本土化,在海外落地技術服務是相對比較明確的問題,而本土化考量的範圍就不像海外部署服務那麼直接。
比如清宮遊戲放在歐洲,可能很難觸發人心,放在部分中東國家,可能就涉及宗教問題,其實,「差異化」,也是「差意化」,意識認知很重要。
數據驅動,是標準互聯網企業的基本素質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你所謂的「數據驅動」到底指什麼?
趙宇斌:驅動,就是往前走,在這一點上,我跟文鋒的觀念是契合的,這也是小米成為神策數據合作夥伴的原因之一,數據驅動,就是用數據說話。
我認為企業落地數據驅動需要有兩方面的必備因素。
第一,自上而下。我們從不奢求跟我們對接的每一個一線工作者都能明白數據的價值,但我希望一個項目的核心團隊人員是有數據能力的,儘管自上而下需要時間和過程,但它遠比下方「干著急」上面「推不動」強得多。
第二,全員意識。執行者在落地用戶細節的時候,要有用數據說話的基本素質,而產品經理應該有自己的主觀判斷,但如何優化提升,就要移植到解決問題層面的內容上去。
小米在數據數據驅動的意識層面非常的清晰,我們早期就從理論上面進行判斷,數據是最核心的指導思想,並用數據指標量化工作,畢竟,誰都不想做朝生夕死的用戶產品。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關於「數據驅動」,能否舉個例子?
趙宇斌:就拿我之前負責的小米推送為例。
首先,小米的各個業務本身有自己的數據指標體系,用來統計分析,然後根據數據效果指導工作。
比如早期我們客戶的運營同學,十分重視推送的送達數據效果,因此我們搭建了推送數據漏斗,一步步地觀察我們的用戶漏斗數據,於是,從數據上得知,我們許多推送者的推送方式是有問題的,他們可能發出了1000 個推送請求,但其中500 個都是無效的,所以可用成果就非常之少。
看到了這樣的結果,就會影響到我們下一步的決策,這應該是工作中最基礎也最直接的「數據驅動」。
第二點,小米有自己的用戶反饋監控,我們能從反饋中獲取「米粉」的第一手數據。
平台上有完整的監控系統,以及完善的評估體系,從崩潰率、流量、性能、發熱狀態、手機機型、地域等多維度對用戶手中的小米手機進行數據監測。同時,我們每周都會對用戶進行問卷調研,至少可以從幾萬名用戶那裡獲取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以及本周最佳功能等信息,用這些數據來調整我們的研發方向和工作事項的優先順序。
數據驅動說起來很大,但很多時候就是根據數據反饋,解決好這樣一樁樁小事情。
另外,儘管我們已經擁有自己的數據分析平台,我們仍然和第三方數據服務商合作,原因很簡單——一套系統分析,一套系統校驗。
我在小米推送做了2 年,從默默無聞,到產品負責人,見證了產品從零起步到走上巔峰的全過程,目前,小米推送月活設備9.5 億,其覆蓋量是國內推送服務行業第一,基本上覆蓋了國內的安卓手機,以及頭條、騰訊這樣的頭部客戶。
這些都是我們摸爬滾打的心血,我們在這條長路中,憑藉數據和意識,找到了B端企業的服務方式與價值理解——行業實踐是乾貨,業務核心是邏輯,乾貨和邏輯,往往來自數據支撐。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很贊同你說的「數據驅動」的觀點,但我覺得整個行業並沒有那麼健康完美。
趙宇斌:是的,互聯網行業都並不完善,更別說包括傳統企業在內的整個產業鏈條了。
一方面,我見過的很多企業都是為了做數據而做數據,原因很簡單,企業試圖用「數據化」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如果當數據的意義只剩下一個個吸引眼球的商標,這是對這個行業的一種褻瀆。
另一方面,我在招聘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互聯網行業數據意識的匱乏,我在面試的時候通常會問兩個問題,假設你的產品新功能上線,那麼哪些數據指標可以量化這些功能?這些變化產生的影響,你準備如何入手?
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面試者,對數據指標缺乏最基本的理解和判斷。
其實不用說的很高深,比如需求是搜索功能的使用率需要提高,同時又不能太影響其他功能的使用率,功能的位置和樣式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優化。主觀上當然可以用產品設計的基本理論來給出答案,但從數據角度講,可能從頁面的熱力圖選取熱區,或根據A/B test 實驗來選擇方案可能會更加理想。
這就算是一個基本回答,但很遺憾,很少有人能從數據中看出東西,更別提什麼數據影響,這確實讓人覺得很心酸,也讓我覺得,數據驅動的道路還有很長。
成為普通的務實者,是我敬仰並熱愛的生活方式
神策·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聊了這麼多工作,你覺得這樣的工作符合你的個人性格嗎?
趙宇斌:我覺得我算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
我不太喜歡一些場面上的說辭,我認為那些都離實際太過遙遠,關鍵是,那些場面說辭對我在業務層面產生的共鳴感很弱。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認真做事,喜歡實踐,喜歡提煉出值得總結的規律方法,去印證我的想法。做一個普普通通解決問題的人,不僅是我作為產品經理的職責,也是我敬仰並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
我有時常常想起之前雷總說的話,也都是我十分認同的小米價值觀,我認為其中跟我最匹配的有三部分。
1. 極致文化。把事情做到極致一直是我的人生信條,它代表的「負責」,也與我的精神契合。
2. 厚道。小米講究的是「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小米厚道地向「米粉」提供性價比超優的手機,我也同樣希望,我能更加厚道地對待生活,踏實寬容,問心無愧。
3. 死磕。指的是產品的一切,不光是產品本身的宏觀設計和微觀細節,大到產品方向,小到一個像素和一張圖片,更多的是絞盡腦汁讓產品變得更好,解決一切能力範圍內外的事情。死磕到底的精神,是小米人的共識。
我欣賞小米這種樸實無華的精神食糧,他把我的性格餵養的豐富且自然,我也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這個時代的務實者,揣著質樸的情懷,真正地為這個社會做出一點點事情。
如今,上市後的小米所向披靡,而就在不久之前,雷軍對小米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中青年的優秀人才,被越來越多地放在了管理者的崗位上,這也暗示——日後建功立業的不再都是元老級的大神,我想,像趙宇斌這樣優秀的年輕人必將日益增多,青春派的隊伍也會持續壯大。
但社會一定又會響起有關年輕化團隊的輿論聲,說他們經驗尚淺、難以依靠,只是這一次我們不用擔心,因為,從情懷裡走出的務實派,不會讓人失望。
關於神策數據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Sensors Data User Behavior Insights Research
神策數據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由神策數據核心業務與技術骨幹組成、並與各行業領先企業的業務與技術專家精誠合作,聚焦於大數據與用戶行為分析的技術與實踐前沿研究;旨在提供更具行業深度的洞察、領先的行業最佳實踐、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等,為廣大企業客戶、大數據產業鏈從業者及神策數據自身未來的發展提供指導。
未來,研究院將會進一步聯合行業優秀創新典範、各類型合作夥伴、學術界與行業專家一起,匯聚大數據與用戶行為分析領域的最佳創新實踐和行業深度洞察,每年定期發布「數據驅動系列」研究。
關注微信訂閱號ID:
用戶行為洞察研究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