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土味文化之網路熱梗【全員惡人】的前世今生!

一代又一代年輕群體更迭,然而某些新一代的審美似乎並沒有隨著物質水平而提升。

上半年的流行趨勢是「小豬佩琪穿上身」,與此並駕齊驅的,還有社會人標配行頭「全員惡人」。

2018年春天,武安市第十五中學九年級1班的同學訂做了款式統一的班服,文化衫後背上的「全員惡人」赫然在目。

即使被分管校長要求換掉,卻仍然有學生執意穿在身上。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起源:北野武電影

「全員惡人」最初誕生於哪位設計師之手已不可考,但這四個字來源於2010年的一部日本電影《極惡非道》。

日本著名暴力美學家北野武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兼主演,它的香港譯名正是《全員惡人》。

該片講述的是東京幫派之中的權力更迭,被稱為「沒一個是好人的黑幫電影」。

就像海報中醒目的「全員惡人」字樣那樣,《極惡非道》中的故事殘酷、冷血,還帶著一點黑色幽默。

對於電影藝術來說,它無疑是優秀的,並於2010年獲得了戛納的金棕櫚獎提名。

但在法治社會的今天,尚未形成完整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年輕人,為何仍把「暴力」和「壞」當作個性的標籤?

將「全員惡人」穿在身上,就真的能像電影人物那般叱吒江湖了嗎?

「惡人文化」的流行

不出意料,「全員惡人」的普及仍然少不了抖音和各大社交軟體的功勞。

印有「OUTRAGE」和「全員惡人」字樣的t恤,格子褲,一雙比磚頭還厚的巴黎世家,這就是惡人的標配。

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去蓄一頭長髮做殺馬特造型,只要幾十元,社會人行頭包郵帶回家。

只要幾十元,你就站在了2018年的潮流前線,並且同時點亮了「快意恩仇」江湖浪子標籤。

然而廉價的門檻註定了這種潮流的泛濫,原本追求的是「老子最酷」,走上街卻發現早就進入了人均惡人的時代。

正如好奇心日報所說,「全員惡人」的流行還歸功於這四個字別緻的腔調,甚是講究。

哪怕是換成同樣含義的「都是壞人」,它都不可能獲得現在這樣的效果。

然而不管如何自我標榜,它也擺脫不了土味文化的蓋章認證。

小豬佩琪,牌牌琦,全員惡人,咱們誰也別笑話誰。

惡搞「惡人」的興起

所以,與其他曇花一現的土味文化一樣,「全員惡人」的囂張終究引發了一場熱心人士的制裁。

微博用戶@大藝術家馬春雷用沙雕熊貓的漫畫演繹出了這個故事,讓這個詞得到了廣泛的二次傳播。

受到馬春雷的啟發,許多網友也由此改編出多個沙雕版本。

最終邪不壓正,「全員惡人」四個字不僅沒起到震懾作用,反而以喜劇方式徹底在全網出道了。

再談「惡人」祖宗北野武

北野武,全日本最賺錢的導演,其演藝界的履歷相當傳奇,並拿獎無數。

然而就是這一位被大眾認為是「日式暴力美學」代表的北野武,卻曾說過這樣的話:

「極深的暴力當中隱藏著極致的溫柔。」

儘管人們給他的作品和本人打上了「日式美學」的標籤,但他本人卻從來對這些標籤都嗤之以鼻。

至於為什麼熱衷於拍攝黑社會題材電影,北野武在採訪中這樣解釋:

暴力的鏡頭是用來刺痛觀眾的,我要讓他們知道暴力有多麼糟糕。」

「暴力的本質是劇烈的疼痛和恐懼,」北野武還說,」我最討厭那種把暴力拍得很美的電影,還冠以暴力美學的美稱,那樣的電影才是教壞小孩子的罪魁禍首。」

將「我是壞人」的t恤穿在身上並不能彰顯你的個性與眾不同,暴力始終只是暴力。

仔細照一照鏡子,裡面倒映的不過是那個普普通通的自己而已。


推薦閱讀:

TAG:土味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