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瑣憶·凡爾納時代的彩色法國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埃菲爾鐵塔和特羅卡迪羅廣場。(點擊可看大圖)

19世紀的最後10年,照片上色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尤其是一些經過細緻上色處理的黑白照片,其明艷的色彩幾可亂真。

上色技術運用得最多的領域,當屬明信片,而高級彩色明信片上色採取的工藝,是19世紀80年代一位瑞士印刷工發明的。

首先在一塊石印灰岩板上塗上感光劑,上面放上黑白照片的底片,在陽光下曝光數小時,直到感光劑上形成的明暗度與照片上的一致。根據照片的明暗層次,這樣的工序會重複多次,每塊灰岩板轉印不同層次的明暗,通常處理一張照片要使用十幾塊灰岩板。

這種工藝雖然費時費力,但依據明暗層次上色後的彩色圖像卻具有超乎尋常的真實感,這在彩色照片出現之前是相當可貴的。下面這些法國的彩色風景明信片,正是利用上述上色技術製作而成,年代約在1890年到1900年之間。通過這些絲毫不亞於彩照的明信片,我們所看到的19世紀末法國風光,庶幾與儒勒·凡爾納看到的並沒有什麼不同。

漲潮時的聖米歇爾山東岸。(點擊可看大圖)

魯昂聖母聖心教堂和聖女貞德紀念碑。(點擊可看大圖)

聖馬洛港口風景。(點擊可看大圖)

梯也爾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圖盧茲市政廳。(點擊可看大圖)

勒特雷波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特魯維爾海灘。(點擊可看大圖)

特魯維爾濱海步行道和大沙龍。(點擊可看大圖)

特魯維爾海灘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馬賽纜車。(點擊可看大圖)

凡爾賽大特里亞儂宮。(點擊可看大圖)

凡爾賽宮拉多娜池。(點擊可看大圖)

凡爾賽大特里亞儂宮約瑟芬皇后私室。(點擊可看大圖)

凡爾賽大特里亞儂宮維多利亞皇后私室。(點擊可看大圖)

凡爾賽宮鏡廳。(點擊可看大圖)

比利牛斯山區的科特雷鎮。(點擊可看大圖)

維希的噴泉。(點擊可看大圖)

維希附近的山野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布列斯特軍港與旋橋。(點擊可看大圖)

卡昂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夏蒙尼山谷。(點擊可看大圖)

沙特爾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迪南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敦刻爾克風光。(點擊可看大圖)

楓丹白露宮王座廳。(點擊可看大圖)

里昂共和國街。(點擊可看大圖)

尼姆競技場。(點擊可看大圖)

聖馬洛格蘭街。(點擊可看大圖)

阿訥西杜安堡。(點擊可看大圖)

巴黎先賢祠和蘇福洛街。(點擊可看大圖)

盧浮宮畫廊。(點擊可看大圖)

巴黎聖母院。(點擊可看大圖)

凱旋門。(點擊可看大圖)

巴黎萬國博覽會展館。(點擊可看大圖)

巴黎萬國博覽會照明宮。(點擊可看大圖)

巴黎摩天輪。(點擊可看大圖)

埃菲爾鐵塔。(點擊可看大圖)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照片 | 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