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前兩天回家,遇到表姐帶孩子來家裡玩,媽媽們一遇到一起真的是三句不離娃。
我說:「上一年級的熊孩子挺折磨人的。」
姐姐說:「是,這年齡正是抓狂的年齡,我家小寶當年上一年級的時候,氣得我一年老了好幾歲的樣子。
有一次,我帶孩子去看我爸媽,小寶撒歡管不住,我脾氣上來一通吼,我弟說了一句:『你這吼孩子的功力和媽有得一比!不能好好說話么?』『』
我聽完就愣住了,想起小時候我媽暴脾氣,真的是我到現在我媽說話嗓門一提起來,我還會本能的害怕。
想想自己面對小寶真的常常是急躁、生氣,不斷吼叫,她也常說「媽媽變了」,平時聽著沒想太多,那天聽我弟一說,我也是心頭一震。自此時刻提醒自己耐心點,別再吼了。堅持了幾個月,自己心情也舒暢了,小寶狀態也越來越好了。
聽表姐說著,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段話:吼,可能是輪迴。家族輪迴。小時候在吼叫中長大的孩子,長大了也會吼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們覺得父母頑固不化一樣,我們也在頑固不化地對下一代執行小時候受到的語言暴力。覺知過往,走出過往,改變的當下的教育方式,才能終結。
大學時候的一個舍友,假期很少回家,總是出去旅遊或者去朋友家借宿。剛開始問過她,她三兩句的敷衍過去。後來有一次假期,我有事沒有回家,和她一起在宿舍閑聊的時候,她才吐露了心聲:她覺得爸媽一點都不愛她,甚至覺得自己是個廢物,所以還是不回家討他們嫌了。
她說在她整個童年時期,爸媽經常吼她,不管是打碎了杯子還是弄髒了衣服,迎接她的始終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責罵。年幼的她看著爸媽因憤怒而扭曲的面孔,就像看到了動畫片里的怪獸一樣可怕。
後來長大後,他爸媽也一直持續這種吼罵式的管教。考試成績差了罵;看電視罵;和同學玩久點罵;甚至連走路慢點都要挨罵……
我說,其實爸媽都是為了孩子好,你也別太較真。她的回答,讓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她說:「大吼大叫真的有用嗎?真的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嗎?至少我沒有,我對我爸媽有的只是冷漠和怨恨。這種狂暴的愛我承受不起。」
我相信,不少人在吼孩子的時候本意是好的,或是為了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或是為了引起孩子注意,甚至有的人都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在吼孩子。但就是這樣的吼叫對孩子來說卻是不能理解不能承受的傷害,這種傷害甚至會伴隨孩子一生。
兒童心理諮詢專家曾說: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心理創傷基本上都來自於童年,而更多的是來源於父母,來源於不和諧的親子關係。
朋友家的鄰居住著個小男孩,也是從小被吼到大。
用朋友的話說是:「我聽著都揪心,天天男女混合雙吼,吼遍小區無敵手啊」!每天早上七點準時,隔壁就傳來媽媽訓孩子的聲音:
媽媽:「快點吃,都幾點了,上學要晚了!」
孩子:「知道了。」
媽媽:「晚上不睡,早上不早點起,吃個飯也磨磨唧唧!」
孩子:「哦,知道了,我這不快吃了嘛!」
媽媽:「你還犟嘴?我說錯了?說你多少遍了?聽過一次嗎?」
孩子:「哎呀!走走走,不吃了,走走走!」
等到晚上,小孩他爸回家,門一關就準會聽到大嗓門喊:
爸爸:「xxx,作業寫完沒!!?」
孩子: .......
爸爸:「趕緊的!看你上次考的那幾分!」
孩子:......
爸爸:「整天不知道想什麼呢,說800遍也不聽,讓你寫作業是為你好,跟害你一樣!」
孩子:「……」
鄰居們有時提醒孩子媽媽,不要老是這樣急脾氣吼孩子,看著孩子怪可憐的,一天天像個受驚的小貓。孩子媽媽還不以為然,說孩子就要吼,不然不長記性。
最近聽說小孩長期受到父親的喝斥和打罵,產生了心理陰影,以至於整個人處於應激狀態,稍有不慎,就會對父母大吼大叫不受控制。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上進、學好,關心孩子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可很多時候確實也很頭疼,孩子任你怎麼說教,就是不聽,或者一開始好好的,越往後表現越差。於是,一氣之下就開始吼孩子、罵孩子,可是時間一長,越罵越不聽話,甚至還學會了頂嘴。
很多時候當你發完脾氣吼完,孩子可能是默不作聲的,但是在他們心裡正有一顆不安、疏離的種子正悄悄被種下。
所以啊,爸爸媽媽們,正是因為你是孩子最親的人,所以才更要注意對孩子的溝通方式,說話的語氣。
父母的語言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花。有時候,溫暖的話語要比鋒利的指責來的有效的多。
不管是誰,都會有不愉快產生,但作為父母,你應該意識到,無辜的孩子沒有義務成為承擔你的負面情緒的宣洩口。
如果你覺得自己心情不好又要面對孩子「不乖」時,不妨試試這樣做:
1、吼孩子前,先讓自己冷靜
如果自己的情緒尚未處理好就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可以坦誠但盡量溫和地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可能會罵你而讓你很難過,我不想讓這件事發生,所以我們一起安靜10分鐘。」要學會在脫口而出吼孩子之前,給自己幾分鐘的平復時間。走到陽台或者卧室深呼吸,告訴自己怒吼是沒用的,如何解決問題才最緊要。
2、用教導代替憤怒和責罵
把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坦白,比如:「小寶,你這樣磨蹭僵持著不好好寫作業,媽媽現在挺生氣的。因為作業本身沒有很多,但是你非要拖拉著等到電視看完才寫,所以媽媽認為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妨換一種說話方式,語言溫暖柔軟,孩子更容易接受。既表達了你的意願和感受,孩子更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明白了自己該怎麼做。
3、吼孩子之後,學會道歉和安慰。
愛之深,責之切。做父母的誰也避免不了吼孩子。
如果傷害已經形成,也要記得在自己情緒平復後做好補救工作。及時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 「媽媽生氣是因為你做錯了事情,雖然吼了你,但並不意味著不愛你了。」
告訴孩子你生氣並不是針對他這個人,而只是針對這件錯誤的事情,爸爸媽媽永遠是愛他的。接著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為什麼犯錯,今後該如何改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犯很多的錯誤,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才讓他們一次次的改正,才能走向成功。
所以,耐心一點,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更好的成長。
作為家長,你只是稍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脾氣,而孩子收穫的是一個溫暖的家、愛他們的爸爸媽媽,和更加健康的人格。
記住,與孩子的成長相比,其他都沒那麼重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