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正幸福的家庭,從不隨意揣測

?真正幸福的家庭,從不隨意揣測

作者:林鞦韆(富書籤約作者)

中國人講究家和萬事興。

家是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要身處的環境,家人的愛既是情感寄託又是人格培養的搖籃。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每一個幸福的家庭,必少不了每個家人的精心呵護與寬容反思。

心存善意,從不隨意揣測,是家庭和諧的法寶。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上大學時,曾聽一位教授講過一件家中小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授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未婚住在家裡,兒子已婚一般在周末與妻子一同回家探望老人。

有一個周末,教授為了給孩子們準備午飯一直在廚房裡忙活。

兒媳正巧從外面進來,看見婆婆做好的幾個菜已經擺在了桌子上,便順手捏了一塊肉塞進嘴裡,一邊咀嚼一邊誇讚婆婆的手藝。

婆婆心裡頓感不悅,認為兒媳偷懶不想幫忙,想通過嘴甜誇讚來贏得婆婆的歡心。

況且家人都還沒有上桌,作為晚輩第一個吃顯得非常沒有禮貌,婆婆不由地默默在心裡給兒媳定下了一個偷懶嘴饞的標籤。

後來又有一天,教授的女兒回家也正巧趕上教授做好了幾個菜擺在桌上,女兒也在大家都沒有上桌時夾了一筷子菜放到嘴裡,也像兒媳一樣連連誇讚媽媽做的菜是人間美味。

教授看到這一幕愣住了,她非但沒有覺得女兒是故意偷懶,也沒有認為女兒沒有禮貌,反而因為看到女兒被自己做的菜吸引忍不住吃一口的樣子而感到欣慰。

教授想起自己上一次對待兒媳的態度,突然就釋懷了,她認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報有一顆善意的初心來對待兒媳。

在她的內心深處,不得不承認其實是充滿敵意的,當對方稍有不妥便不由地隨意揣測,猜測對方的目的,想像對方的別有用心,而不是像對待女兒那樣充分信任、心存善念。

在後來與兒媳的相處中,教授開始刻意培養自己凡事從正面思考,努力不隨意評判對方,首先從善意的角度分析問題,漸漸的,兒媳與教授越來越親,一家人其樂融融。

在中國,婆婆與媳婦之間的問題是千古難題,就連被稱為「龍捲風」的作家龍應台都在書中寫到:

當兒子真的有了一個『看起來非常認真』的女朋友時,我發現自己只有一個感覺:和兒子之間,有了『小三』。我一瞬間退到了原始部落的母獸起點。

婆媳間發生矛盾似乎是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事,在男人當好潤滑劑的前提下,如果我們本身可以從善意出發思考對方,體諒對方做錯的小事也許只是無心之舉,就可以把每一次摩擦和矛盾消滅在搖籃里。

那麼請忘掉那些有可能冒犯到你的話,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試著理解並體會對方的感受。

畢竟出身、環境、教育等等的因素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了不同的人,善意的理解是維繫家庭和諧最有力的紐帶。

?

同事小吳非常喜歡加班,常常深夜才回家。

有一次我加班正巧遇見他,發現他並沒有在工作而是在辦公室的電腦上打遊戲,隨口問了一句他便開始向我倒苦水。

小吳的妻子經常翻看他的手機,只要看見小吳給略有姿色的女性同事的朋友圈點贊必會責問,認為他與別人曖昧不清。

吃完晚飯碰巧接到上司電話要求小吳緊急改個方案,妻子便會諷刺他是在為逃避刷碗找借口。

某天下班早了順路買束鮮花想討妻子歡心,卻被認為是做了虧心事良心不安。

諸如此類,林林總總,結婚五年,總是爭吵比甜蜜多。

小吳感到身心俱疲,只好儘可能地躲在辦公室晚回家,雖然回去依然會被妻子懷疑,但總算因為時間已晚不用費盡口舌解釋爭吵。

現在的兩個人已經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婚姻於他全是煎熬。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金星在節目里問劉嘉玲如何看待梁朝偉跟張曼玉緋聞時劉嘉玲的回答。

她雲淡風輕地說:

可能你知道的比我更多,我知道的就是這麼多,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我覺得如果他真的喜歡張曼玉,我也挺開心的。就他決定就好,她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女演員。

梁朝偉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最希望停留的時刻是自己38歲時,眾所周知38歲那年梁朝偉和張曼玉和拍了電影《花樣年華》。

即使如此,劉嘉玲仍然大氣地選擇相信對方。

既然當初你選擇了我,那麼我就選擇無條件信任你,不會因細枝末節暗自揣測,也不會因流言蜚語而臆測清白。

這樣的劉嘉玲,在梁朝偉因為入戲太深陷入抑鬱時,使他不藥而癒,成為他的「驅魔人」,兩個人攜手走過了風雨三十年。

劉嘉玲給予梁朝偉的寬鬆環境保護了他身上的藝術氣息,她的從不揣測、大方寬容成全了對方也成全了自己。

社會心理學上說,人類普遍存在「負面偏好」的心理傾向。

也就是說人們更願意關注或者說不自覺地關注周身的一些負面現象和情緒。

當他人說出或者做了不符合人們認定範圍內的話和事情時,人們很容易立即將注意力投向負面信息,認為對方另有所圖,如此這般便會生出諸多誤解。

閨蜜欣欣曾給我講過她家中的一件事,讓我非常欽佩她的明察秋毫。

她與先生剛結婚時有一次回娘家吃飯,媽媽特意做了一條很大的麻辣黃魚。

剛剛上桌先生就風捲殘雲般將黃魚吃了個精光,完全不顧周圍其他人的感受。

飯後媽媽很生氣,把欣欣拉到一邊盤問:「他平時在家也這樣吃飯嗎?完全不顧及別人只知道自己?」

欣欣也覺得很納悶,先生平時很疼自己,今天的反應著實奇怪。

於是她隨意編了個理由對媽媽說:「他是南方人愛吃魚,可是偏偏我婆婆做魚特別難吃,肯定是因為你的手藝太好了,他忍不住就都吃了。」

媽媽雖然心中不快,但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好當做什麼也沒發生。

回家後,欣欣問先生,先生趕緊解釋到:

我今天在你家倒垃圾時發現那條魚的腮特別黑,你上回不是吃了不新鮮的魚拉了三天肚子嗎?我怕這魚不新鮮,媽又愛面子,所以我就把它都吃了,反正我腸胃好,不怕不新鮮。另外,我覺得咱們抽空得帶媽去看看眼睛,我覺得她不是老花眼那麼簡單。

欣欣聽完立即熱淚盈眶,幸虧當時自己沒有質問先生,不然按照先生的性格他一定不會當場說出魚不新鮮,在父母面前爭吵定會讓家人的關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經常把信任和理解給了外人,把苛求和揣測反而給了身邊的親人。

總是帶著惡意看事情,惡意對惡意,只會生出更多的惡意來。

生活中打破良好關係的往往不是大是大非,而是細節、小事、語言、眼神。

若能處處以善意出發,從不隨意揣測對方,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以愛和理解出發,我們的家庭都會成為幸福的避風港。

歌德說:「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最幸福的家庭里長大、成熟、老去,願我們每一次舉手投足都可以滋養彼此,美好未來。

作者簡介:林鞦韆,富書籤約作者,80後兩娃辣媽,愛文字、愛美食,一邊一本正經,一邊插科打諢,希望把日子過得詩意、俏皮又紮實。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TAG:幸福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