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迭加金服:如果沒有網貸,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好?

迭加金服:我知道,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蠢問題。

很早以前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當時得出的結論是,網貸並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壞,沒有網貸也並不會讓世界變得更好。

但近期發生的一切,讓這個問題又趁勢鑽出來質疑拷問,讓我再次陷入迷茫。

先是空姐被殺案,悲劇的背後有無數的因果,其中,有網貸的影子。

接著,溫州女孩被滴滴司機殺害。媒體曝光出細節中,也發現了網貸的魅影。

再然後,丈夫假死騙保後,妻子帶著一對兒女自殺溺亡。據報道,丈夫假死騙保的動機,是深陷網貸的泥潭。

似乎輿論場上的所有人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所有悲劇的背後,都有一個極端的人格。另外一個還沒有達成共識,但已經很有市場的觀點是,網貸是萬惡之源,更是造就極端人格的催化劑。

一個更有意思的現象是:出借人和借款人,這兩個在對待網貸的態度上曾經趨於對立的群體,近段時間竟也達成了模糊的共識——網貸不是個好東西。

這一點,在今日頭條等依靠演算法推薦的媒體平台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以前,一篇報道網貸平台跑路的文章後面,除了幾條「還我血汗錢」的評論,更多的是對網貸的口誅筆伐,甚至有人會說,「活該,你們這群放高利貸的吸血鬼!」而如果是報道套路貸的新聞,則評論區里便是一面倒的叫罵,「網貸不除天理難容」、「網貸必死」、「網貸毒瘤」等負面評價不絕如縷。

但出借人會跟借款人在評論區對罵,雖然他們的聲音經常被淹沒在如潮水般的謾罵聲里。因為,那裡很可能是借款人的主場。

出借人表示,網貸確實解決了融資難問題。雖然徹底解決融資貴的問題尚待時日,但在網貸的攪動下,長期居高不下的民間融資成本也有了掉頭向下的勢頭。這也成了網貸的擁躉們反覆提及的幾個論據,在潮水般的謾罵聲中顯得蒼白無力。

但在雷潮到來後,在借款人的主場上,不少出借人也加入了罵網貸的陣營里。

即便是在以網貸投資為主題,以出借人為主要受眾的微信公眾號上,出借人對網貸的批評聲也多了起來。

這一切,怎能不讓人疑惑,網貸到底是不是個好東西?

不容否認,網貸正在經歷一場空前嚴峻的輿論危機。但需要釐清的一點是,你們所罵的網貸,和他們罵的網貸,也許根本不是同一個網貸。

出借人口中的騙子,是網路借貸信息中介平台,簡稱網貸。出借人將自己的閑置資金或者血汗錢,借給一個陌生的借款人,牽線的便是網貸。其中,一部分主要通過線下受理和線下審核貸款業務,其線上平台主要承擔「理財」的功能,但也有相當部分擁有線上貸款功能。

而借款人口中的吸血鬼,則可能包括一切以網路為渠道的快捷借款平台,也簡稱網貸。其中,有大家熟悉的螞蟻借唄、微粒貸,也有各類助貸機構與信託公司、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或個人出借人合作提供的小額現金貸款。而網路借貸信息中介平台,在本質上也是助貸機構。

雖然兩者並不能等同,但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後者做下的孽,前者很難不受牽連,而前者爆發的風險,也極可能會傳導到後者。

那麼,如果沒有網貸,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與網貸絕緣的人群,是會鼓掌叫好的,他們是這個世界的「大多數」。網貸這麼壞,害了那麼多的借款人和出借人,就應該要取締。

但網貸從業者、出借人可能並不好受。如果不做網貸,從業者們也許還能找到不錯的工作,雖然風險更小,但收入也不會更高了,幾年內把公司做上市的夢也不會再做了。

而如果不投資網貸,出借人大概還可以買銀行理財產品,畢竟銀行理財的門檻已經降低到了1萬元,但動輒10%的「固定收益」恐怕不會再有了。

大多數借款人應該不會太難過,如果有條件,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轉投銀行的懷抱。在網貸的倒逼下,銀行近幾年已經開始下沉業務,接納小微。

如果銀行還是不歡迎,那就還是借高利貸吧。在網貸的競爭壓力下,高利貸這幾年已經正規很多了,利率也並沒有高得離譜,咬咬牙也是能接受的。

至於網貸,大概會在被銀行拒貸的時候記起。或者在被高利貸追債的時候,想起網貸跟高利貸相比,還是稍微溫和一些。但也僅限於此,畢竟,網貸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了。

只有少許存在多頭借貸的借款人可能會焦慮。網貸是他們維持基本生存的唯一來源,就像《我不是葯神》里的格列寧,雖然不能治癒,卻是續命的依靠。但如果沒有了格列寧,他們還可以寄望於有一個程勇,幫他們帶來仿製葯。

沒了網貸,大多數人會歡呼,極少數人會焦慮。那麼,誰能代表這個世界呢?


推薦閱讀:

TAG: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