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揭老底中國高科技痛點,中興不宜吃速效救「芯」丸
包括中興在內的中國IT企業號稱重視研發,而實際上永遠是「銷售為王」,有快錢可以掙,誰還傻乎乎地鑽研技術啊?中國「芯」的缺失恰恰是中國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的陣痛。而這一步,又恰恰無法依靠傳統的短期效應、吃點「止疼片」所能實現。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001 施一公揭秘中國高科技
2014年9月,時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教授在「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有關創新人才培養的主旨發言中指出:
我們國家非常強調成果轉化,現在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加強轉化」。但我想問一句,轉化從哪兒來。我們的大學是因為有很多高新技術沒有轉化成生產力呢,還是我們根本就不存在這些高新技術?我認為是後者。我們的大學現在基礎研究能力太差,轉化不出來,不是缺乏轉化,是沒有可以轉化的東西。
而三年半過去了,中國高科技的「轉化之殤」宿命般地遭遇中美貿易戰的第一記重拳,狠狠地砸在中興身上!通訊設備最核心的晶元技術掌握在美國人手裡。
其實,大學才是「高科技」的源頭,高等學府不作為,指望企業搞科研,總感覺像無源之水。也難怪,中國作為「世界工廠」還處在代工生產、組裝、模仿階段。
002 為什麼直到現在我們才感到「芯」痛?
即使如此,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得到的全球化紅利足以使我們成為經濟大國、貿易大國、消費大國。
曾經出口驅動型的經濟結構,演變為內需拉動的增長模式。按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說法,中國的「巨國效應」在內需的不斷擴張下,給人留下了「永遠填不滿」的市場幻覺,彷彿只要生產就有銷路,就能立刻變現。
還有必要花重金研發嗎?包括中興在內的中國IT企業號稱重視研發,而實際上永遠是「銷售為王」,有快錢可以掙,誰還傻乎乎地鑽研技術啊?
而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竟是脫離實體經濟的地產驅動。
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的經濟學家任澤平,在一次有關宏觀經濟分析的演講中提到:
過去10年10倍的房價上漲,為什麼?我們一輪一輪的刺激房地產,想重新回到高增長的軌道。
這期間,不知有多少實體經濟的企業也把主要精力用於房地產,借勢撈一把,至少賬面上看,比主業盈利容易多了。
「簡單粗暴」的掙錢模式,更像一種投機。失去實體經濟支撐、失去高技術含量,眼前的浮華不會長久。
003 路徑依賴:中國人造不出自己的汽車發動機
?恐怕直到今天,人們還會提出這樣的疑問:中國的太空飛船都登上月球了,為什麼連汽車發動機都生產不了?其實,核心的問題還在體制、機制上。
龐大的政府投入,可以在基礎薄弱、技術落後的拓荒期,用最快的速度跨越「原始積累」階段,但也會顯而易見地造成「制度依賴」。
在政府的保護下,中國國有汽車企業長期以來依靠強制合資的模式,直接引進國外先進汽車廠商的技術和生產模式,與外商一起壟斷國內的銷售渠道,獲取在中國之外聞所未聞的超額利潤。
錢來得容易,研製發動機這樣的臟活兒、累活兒,還是留給做事較真兒、死心眼兒的外國技術人員吧。至於自主開發,則更多是為了滿足上級主管部門的面子,把合資車改個樣子而已。
004 不要吃速效救「芯」丸
近年來,中國政府主動調整宏觀經濟發展戰略,抑制房地產的過熱發展,將一味追求GDP高增長的預期降下來,在中高速、甚至中速增長的同時,轉變經濟模式。
這是從根本上避免經濟硬著陸。
而中國高科技也需要戰略性調整,在管理體制上、用人機制上多做文章,讓高科技人才回歸實驗室、安心搞科研。施一公、楊振寧、比爾蓋茨為代表的中國院士團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吸納世界級高端人才和國際先進技術的決心。
中國「芯」的缺失恰恰是中國從科技大國走向科技強國的陣痛。而這一步,又恰恰無法依靠傳統的短期效應、吃點「止疼片」所能實現。
重新認識高科技的內在規律,我們才能珍視「慢功夫」帶來的長效機制。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一點號「2017年度耕耘獎」、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