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中空無一物
還記得《猜火車》中
那段經典的台詞嗎
「選擇生活
選擇一份工作
選擇一項事業
選擇一個家庭
選擇一個巨他媽大的電視機
選擇洗衣機、汽車、音響、還有電動開罐器
選擇小心保養自己的身體
低膽固醇和牙科保險
選擇固定利率的抵押貸款
......
我選擇不去選擇」
「選擇不去選擇」,聽起來如此率性的一句話,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事實上我們根本離不開選擇。
選擇要不要買一件價格有些貴的衣服,要不要丟掉一樣沒有用的東西,要不要抽出時間和老朋友見面,要不要換一份工作,要不要和這個人結婚,要不要小孩,要不要結束一段感情......
所謂的拖延症,選擇恐懼症,不過是因為要選擇的事情太多。
前一陣子想要在網上買東西,挑了幾件放進購物車,準備結賬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滿減的活動。打開商品頁面又挑了半個多小時,沒什麼可心的,就找了幾件正在打折的加了進來。
再次準備付款的時候,想了想有一件好像有點貴,另外一件好像不太喜歡了,統統刪掉。兩天後拿到快遞,哭笑不得地發現,最後我買的,是一開始根本沒想過要買的那幾件打折款。
仔細想想僅僅是購物嗎?
「這套杯子是朋友送的,雖然和家裡的風格不太搭,但總歸是能用的。」
「這雙鞋子雖然很難配衣服,但是打折力度很大,買下來吧,萬一以後有場合可以穿的到呢。」
「牛奶大盒只比小盒貴一點點,買一盒大的很划算啊。」
你覺得家裡是怎麼雜亂無章起來的?
「這份工作雖然很枯燥無味,但是是一份令人羨慕的體面工作,辭掉也太可惜了吧」
「這輛車子不是我喜歡的型號,但大家都說它性價比高,就選這輛好了」
你覺得生活是怎麼索然無味起來的?
山下英子在她那本推崇極簡生活方式的《斷舍離》中,提出了一個決斷力的概念。當我們在做決斷的時候,思考的主語應當是自己,時間軸應當是現在。
某樣東西,總覺著遲早有一天會派上用場,但那一天直到今天還是沒到來。收納之術盛行,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多直至飽和,這些被收起來的東西,對生活再也沒有貢獻,和被扔掉又有什麼區別呢?
有一部日劇叫做《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女主角麻衣住在一個空無一物的家裡,自稱是扔東西變態。
△麻衣的家
對於麻衣來說,東西無論珍不珍貴,有沒有特殊含義,一旦無用只有被淘汰的命運。她將斷舍離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甚至還開了一個博客,記錄自己扔東西時的心情。
「大多數東西,有了會很好,沒有也無妨。」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一次搬家,因為時間緊迫,一箱東西放在房間裡面忘記拿了。這件事情,是一個月後去退押金時,房東告訴我的。這些物品的缺失,絲毫沒有影響一個月的生活,我想這足以作為「無用之物」的判斷標準了吧。
太多的時候,在考慮如何處理雜物時,我們把重心錯放在了物品與他人、不確定的未來和已經成為過去的過去上。
這也剛好解釋了,指著滿滿當當的衣櫃,說自己沒衣服穿的現象。
打折買來的,湊郵費買來的,前些年買的早已過時的,因為身材變化而穿不下的,堆在家裡,就像堆在垃圾箱里一樣。
從源頭上來說,給生活做減法,為什麼不幹脆買點好的呢?
Collectpoint北京專櫃信息匯總-購物點評
「物品也好男人也好,離別的時候,重要的是乾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