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茲:哲學中生命的軌跡
作者麥永雄/節選自《德勒茲與當代性:西方後結構主義思潮研究》 /慧田哲學公眾號「zhexue-ht」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德勒茲1925年1月18日生於法國巴黎,卒於1995年11月4日。他近70年的人生軌跡,橫跨了20世紀大部分時段,給當代哲學和美學留下了豐富的思想遺產。
他在異彩紛呈的當代西方學術思潮的流變中,尤其是在法國思想史上從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嬗變中,佔有重要地位。德勒茲和加塔利特色斐然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具有豐富和改變人類思維方式的巨大潛在意義。
德勒茲的生平展示了一條特殊的「哲學中的生命」的軌跡。他曾經自述出生於巴黎17區一個「沒有文化」的資產階級家庭,童年的記憶甚少,但能感受到20世紀30年代歐洲所瀰漫的緊張氣氛:
不斷觸發的經濟危機,混亂無序的街頭衝突和日益深厚的戰爭陰雲。他開始從政治維度來理解世界,並意識到法國社會根深蒂固的反猶太主義傾向。
30年代末法國遭到侵略的前夕,德勒茲和哥哥一塊被送到多維爾(Deauville)國立中學讀書。平凡無奇的濃重德勒茲在那裡遇到了Pierre Halwachs 這個充滿思想的靈感的老師。Pierre Halwachs 引導他研讀了法朗士、紀德和波德萊爾等作家的經典著作,點燃了德勒茲的文學興趣。戰爭期間,德勒茲回到巴黎,在卡諾大學(法國著名現象學家梅洛?龐蒂在該校任教,但沒有直接教過德勒茲)預科就讀。
1944-1948年,德勒茲在巴黎大學(索爾邦神學院)研習哲學,確立了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標,並於1949年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此後他曾經在多所中學教授哲學,直至1957年。他於1957年至1960年期間(32-35歲)回到巴黎大學講授哲學史,1960-1964年在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從事研究工作。1962年德勒茲結識了在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大學任教的福柯,8年後,福柯有了關於20世紀將是「德勒茲世紀」的著名預言。
1964-1964年德勒茲在里昂大學任教,開始在學術界嶄露頭角,成為他那一代最優秀的哲學闡釋者之一。1969年他完成了博士論文《差異與重複》,同年邂逅拉康一脈的精神分析學家加塔利(1930-1992),兩人成為思想上成功的合作者。他們合著的《反俄狄浦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1972)和《千高原: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症》(1980)給他們帶來了國際聲譽。
1969-1987年,德勒茲在法國的巴黎第八大學任教,至62歲時退休。1992年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飽受肺部疾患的折磨,於1995年11月4日不幸逝世,終年69歲。[Robert Wicks,Modern French Philosophy:From Existentialism to Postmodernism ,pp.269-270,Oxford:Oneworld Publications,2003]
德勒茲在大學期間與眾多同學浸潤在理性傳統思想之路,接觸了「三H」,即黑格爾、胡塞爾和早期海德格爾的思想。哲學史在當時的學院制教育中被視為學科的基礎,德勒茲曾經描述他們這些學生猶如一群幼犬饑渴地撲向學問,其熱情與執著比中世紀的學究更甚。
日後,德勒茲致力於哲學史的研究,但是他的研究對象和思路頗為特殊。他既不與學院制的理性主義產生思想共鳴,也不追隨戰後時興的黑格爾、存在主義或現象學哲學思潮,而是轉向了他心目中反理性主義的哲學傳統,包括那些雖然構成哲學史的一部分,但是實際上與主流哲學分道揚鑣的哲學家,如盧克萊修、斯賓諾莎、休謨、尼采、柏格森等等。
此後,德勒茲於1953年出版了論休謨的第一部著作,1961年發表了論盧克萊修的論文,1962年出版了論尼採的專著,1966年和1968年分別出版了柏格森和斯賓諾莎的著作。
對德勒茲影響最大的是尼采,因為尼採為德勒茲提供了一種不同於黑格爾主義的思想取向和哲學靈感。由於俄國移民作家A.柯耶夫在巴黎黑格爾研討班的影響(1933-1939年巴黎一大批重要的知識分子參加了柯耶夫的研討班),黑格爾主義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法國盛行一時。德勒茲在60年代多方面地發展了尼采差異哲學,《差異與重複》(1968)和《感覺的邏輯》(1969)頗為詳細地闡釋了這種思想。
德勒茲論差異與德里達論解構是並行不悖的,兩人都挑戰傳統哲學的形而上學假設和思想表達模式,皆在差異(或延異)中發現反概念的概念(aconceptual concept),以非確定性消解西方理性哲學傳統的確定性觀念。兩人都由此揚棄了20世紀60年代的結構主義,揚棄了該運動強調科學理性的一面,而繼承和發展了其更為激進和擾攘不安的一面。
1988年,Claire Parnet 錄製了他與德勒茲的系列訪談節目,本打算在德勒茲辭世之後才公之於世,結果在德勒茲去世前夕由法國電台播出。這8個小時的訪談錄構成了令人矚目的關於德勒茲思想的精華的文獻。
在巴黎寓所中,德勒茲談及A-Z的多種主題,如以A=animal, C=culture,L=literature, O=opera,T=tennis 的排列方式組成話題,加以談論。這些構成了所謂的德勒茲的ABC(慧田哲學公眾號「zhexue-ht」編)。此時德勒茲64歲,身體虛弱,呼吸困難,步履蹣跚。
他談及M=malady/illness 時認為罹患某些疾病倒是一種有點「特殊」的人生體驗模式,它能夠使人從喧囂蕪雜的世俗世界解脫出來,使人的感覺變得敏銳,並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看待生活。這些訪談猶如一幅德勒茲的哲學畫像:德勒茲哲學呈現出一個系統,由此他可以對一些關鍵概念加以簡明的總括,而且常常信手拈來一些例子以闡明這些概念。
換言之,德勒茲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可以用一種概念平台統合起來。而同樣引人注目的是德勒茲也常常以想像式的跳躍和藉助豐富的物質意向逸出這種概念框架。面對面的訪談不同於玄奧艱深的學術論著,德勒茲在訪談中令人感到更為親切隨後,真情流露。
例如他鄙棄幾種「愚蠢」、「弱智」的思維模式,矛頭常常指向大眾文化媒體,斥之為「平庸幼稚」、「殘酷」。他認為哲學提出問題和困惑,引發思考,而不像某些文化傳媒那樣不斷地詢問人們的觀點,試圖引出懺悔。
大眾傳媒傾向於把受眾變成被動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生命」的概念貫穿於這些訪談,這與德勒茲尊重多種生命形態的「活力論」有著內在聯繫。德勒茲認為恥於為人(shame of being human)是藝術與思想的普遍性的偉大主題。在當代生存批評的生態美學的視野中,德勒茲的一系列哲學概念如生成(動物)、褶子、塊莖、千高原、游牧、解轄域化、逃逸線等和後人文主義審美取向具有重要意義。
當1995年11月德勒茲從巴黎寓所跳樓自殺的噩耗傳開時,在世界各國的出版界和學術期刊上出現了許多充滿崇敬和惋惜之情的訃告。德勒茲是一位溫和的、內向的人,脾性有點像他所崇敬的斯賓諾莎。利奧塔曾經憶及德勒茲作為孤獨的學者和哲學家的大學校園生活。
德勒茲作為一個「游牧思想家」馳騁在精神的千高原之路,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很少外出旅遊,只是在他人的勸說下,曾經到美國、加拿大及黎巴嫩參加過一些國際學術會議。
德勒茲的自殺雖然具有明顯的個人因素,例如他患呼吸系統疾患多年,晚年健康狀況惡化,但是,他之所以採取這種極端行為,也有論者認為與20世紀法國知識分子普遍的頹喪和瘋狂有關。
20世紀是歐洲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在經過奧斯維辛與五月風暴之後,法國眾多知識分子在精神上經歷了不同尋常的痛苦折磨,其中的著名人士如福柯、阿爾都塞、羅蘭?巴特及德波(Debord)皆與頹喪、瘋狂相關,甚至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以追求解脫。
例如福柯是著名的同性戀者,他於1984年患艾滋病去世;阿爾都塞於1980年11月4日因精神失常而突然扼死相伴35年的妻子海倫?賴特曼;羅蘭?巴特亦有同性戀取向;等等。
約翰?馬克斯在其著作《德勒茲:活力論與多元性》中提醒我們,理解德勒茲在其中推演重要角色的當代歐洲歷史需要牢記如下幾點:
- 1.任何生命都是以秩序(order)和無序(disorder)為特徵的,因此很明顯,那些積極把無序原則推介到我們所習慣的有序的感覺世界中來的思想家,必然會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受到隨之而來的無序之果的騷擾。德勒茲享有的顯然是傳統的家庭生活——他婚後有兩個孩子,而這恰好與他大膽的、反傳統的精神生活構成鮮明對照。
- 2.德勒茲反對在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家庭生活與學術生活之間作截然區分。他有時甚至提到,他的精神生活要「以不同的方式」通過葯癮、性發泄和個性化人際關係等才能達到體驗上的極端效應。
- 3.在某種意義上,像德勒茲一類的思想家顛覆了休謨哲學著作的程式:休謨在闡明教育與秩序的文明化歷程中分享著普遍性的啟蒙信仰,而德勒茲則相反。恰如我們要為秩序付出代價一樣,我們也同樣要為無序付出代價。
- 4.德勒茲、福柯等法國知識分子的哲學思想具有超越歷史語境的未來維度。儘管他們體驗了特殊的、反常的歐洲戰後社會生活,但是他們的見解卻不能簡單地縮減為「時代的產物」,因為他們的思想中有著某種參與未來的鮮活的因素,不為歷史語境的所囿:他們關涉和關注的是某種「不合時宜」的事物。因此我們需要銘記福柯的預言:「有朝一日,這個世紀或許會成為德勒茲世紀。」[John Marks, Gilles Deleuze:Vitalism and Multiplicity,pp.2-3,London:Pluto Press,1998]德勒茲與福柯皆浸潤於傳統哲學多年,但卻叛逆式地創造出新的思想與方法,將哲學與重大的社會、政治問題聯繫起來。
推薦閱讀:
慾望的生產原理——德勒茲關於現代社會的批判思想
真理、思想與自由|德勒茲是否超越了康德?
光滑空間與塊莖思維:德勒茲的數字媒介詩學
德勒茲|宇宙本身即是一部無始無終的電影
悲劇與虛無:德勒茲眼中的尼采
「所有的血緣關係都是虛構的」|讀德勒茲《千高原》有感
小編寄語:秉承超越性、批判性、趣味性的「人文精神」三原則(嘿嘿),把近10年來,我所能看到的有關「德國哲學」的話題,熔於一爐。集合成939篇文章,供看官們便捷查閱。分別是康德(122篇)、黑格爾(179篇)、叔本華(69篇)、馬克思(75篇)、尼采(124篇)、胡塞爾(77篇)、海德格爾(111篇)、其他[與德國哲學相關的古希臘哲學、理性、自由、形而上學及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的所有的人文科學](182篇)。閱讀還是老辦法,進入慧田哲學公眾號「zhexue-ht」,回復「德國哲學」即可。本集合將不斷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