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比做好更重要
開始比做好更重要作為學生的我們,寫作業總是會呈現兩個趨勢:一種是快速做完作業,但是心裡只是想快速做完;另一種是要好好有質量的完成;可是往往後者做的並沒有前者好,當然我們這裡不討論延遲又糊弄的人。
表面上好像抱著認真的心態的人的任務會完成的很好,可是實際上就是因為這種心態往往會導致我們在做每個步驟的時候躊躇不前,總是會感覺這件事做的不夠好,那件事不夠好,最後其實哪個都沒有做到很好。
我們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是不可能完全做好準備的,總會有我們想不到的層次,也總會有我們達不到的能力,我們不可能總是因為那一個小環節而不去前進,相反的,對於我們不了解的或者不滿意的先放在那裡,接著進行下一個環節,當我們將整個過程都完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實那一個你認為不滿意的部分並沒有那麼重要,只有我們頭腦里有做完整件事情的框架後,才會有清晰的思路,才能尋求不同的解決辦法來優化方案,視野才得以開闊。
著名管理學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業戰略時曾經提出一個「匠構戰略」的觀點,他認為企業想要預先制定出來一個完美的戰略後在執行是不現實的,企業更應該一邊行動一邊形成和一邊改正,只有做出一定的「成品」之後,我們才能有改正的機會。
「精益創業」中有個概念叫「最小化可行產品」,就是指以最少的時間、最少的資源、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戶使用的實驗性產品,然後通過用戶的反饋來優化產品,通過不斷的反饋、修改來做出滿意的產品。
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可是當我們不做任何事情時,我們怎麼知道為什麼機會做準備呢?我們又怎麼知道向哪個方向做準備呢?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我們就不要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機會上,知乎上有個回答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所以現在的我們不要說為了一件事情上,一定要在做好準備的前提下再去做,說的好聽是有準備,其實就是拖拖拉拉,當你喜歡什麼或者有想去做的時候,就一定要馬上去做。
開始並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因為只要開始了,你就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
推薦閱讀:
TAG: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