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面紗》的自我救贖之路
《面紗》不是一個happy ending的故事。
女主人公基蒂背叛了自己不愛的丈夫,與丈夫經歷了貧瘠和疾病的環境,到與丈夫死別,這一切都未曾讓她徹頭徹尾地重生,因為在故事的最後幾個回合里,她還是無法抗拒於自己對情人的渴望,再一次投入他的懷抱。
也許是深知女性意識的覺醒的艱難,所以作家在結尾安排的是,把重生的希望放到了故事之後的人生,乃至放到了她即將出生的女兒身上,「我想要個女孩,因為我想把她養大,不讓她犯我犯過的錯誤。當我回頭看過去的那個我,我恨自己,可是我別無選擇。我要把我的女兒撫養大,讓她成為一個獨立、自由的人」。本質上這也是一種新生。
人生來便是有原罪的,因為他們會屈服於自己的慾望。哪怕在女主人公了解了自己丈夫的可貴品行,同時也看清了情人的猥瑣面目之後,她仍然無法對自己的丈夫產生熱烈的愛。也許是因為,道德品行是我們為了群體的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集體馴化,而慾望卻是人們天生的本我。就像一棵精緻的盆栽,如果沒有了外界的修裁,過不了多久,便會長回野性的枝丫。
想起大學時,一位老師說,為什麼我們總在呼籲和平,而血腥暴力的文化作品卻一直存在呢?是不是因為,我們本來就需要它們?
羞恥心是人類走出伊甸園後,通過保護他人來進行自我保護而生髮的一層救生衣。從此以後,人類便開始了幾乎貫穿生命始終的自我救贖。
依靠慣性度過庸常日子的人,突然有一天碰到了特別了不起的事情,激發他極度的自我意識,渡過這一切的風暴後,他才能看清自己是誰。女主人公偷情被撞破,心緒未定的情況下突然被安排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而且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這是第一次震蕩;第二次是發現自己懷孕隨即又要面對丈夫的死亡,這是第二次;回到香港後,重新與情人相遇並無法自控地在一起,這是第三次。
恐懼-悲傷-羞恥,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與修女的交往帶來新的認知和能量,她的感情和自我意識被極度激發,原本籠罩在自己心上的那層面紗也慢慢被揭開,讓她明了了自己的本心,生髮了自我救贖的勇氣。
「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麼樣的命運,心中卻感受到了那種不論發生什麼都能快樂地接受的力量。」輕易獲得的快樂,只是一層朦朧的面紗,帶著勇氣揭開它,才能看見生活的真相。
推薦閱讀:
TAG: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