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栽培:紫背天葵及其栽培技術
紫色天葵別名紅背菜,觀音菜,血皮菜,天青地紅,雙色三七草和地黃菜等,屬菊科,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一、營養與食用
紫背天葵以嫩梢和嫩葉作蔬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有1.98克蛋白質,還含有微量元素,如銅和錳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1和B2。其中鐵含量是大白菜、蘿蔔和瓜類蔬菜含量的20~30倍,與芹菜等含鐵量高的蔬菜相當,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將它作為一種補血的良藥,是產後婦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紫色天葵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對惡性生長細胞具有抗性,還具有抗寄生蟲和抗病毒作用,可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紫色天葵的嫩莖葉質地柔軟嫩滑,風味獨特,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集營養保健價值與特殊風味為一體的高檔蔬菜。
二、生長特性
紫背天葵全株肉質,根系較發達,側根多,淺生,再生能力較強。株高45~60厘米,分枝性強。莖近圓,直立,葉背和嫩梢紫紅色,葉面綠略帶紫色,葉柄短。頭狀花序,花黃色,很少結籽。紫色天葵性喜溫暖濕潤,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耐高溫多雨,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耐陰,耐旱,耐熱,耐瘠薄,但不耐寒,10℃以下生長不良,遇霜凍即全株凋萎。在南方表現為常綠,可周年露地種植;北方只能在無霜期可露地栽培,但隨著保護地的發展,也可以實現周年生產、周年供應。紫色天葵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免受農藥污染,易於栽培,市場供應期長,可作蔬菜市場的淡季補充品種。
三、栽培技術
(1)育苗。紫背天葵主要採用無性繁殖,有扦插和分株兩種方式,生產上以扦插為主。扦插四季都可進行,但多在春季4月到6月或秋季9月到11月進行。在健壯母株上取嫩莖作插條,截成長約8至10厘米,在頂部留下3至5片葉,在10毫克/千克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分鐘,斜插於苗床上(可用壤土或細沙土作苗床),入土約2/3,行株距為8%米6厘米。插後遮陰保濕,7~10天便可髮根成活,18~20天即可移栽。
(2)定植。選擇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微酸性的壤土為宜,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千克作底肥。深耕細耙,整地作畦,畦寬約1.2米,然後在畦面按30厘米25厘米行株距開穴定植。每穴定植1苗,多帶土,每畝定植5000株。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
(3)田間管理。儘管紫色天葵耐旱、耐瘠薄,但充足的水分供應有利於莖葉的生長,保證產品脆嫩、產量高。因此,要保持土壤濕潤,並注意雨季的排水和防澇。開始採收後,每採收1次結合中耕除草,追1次肥水,一般每畝施用500公斤腐熟稀糞尿或將10公斤尿素對入澆施。冬季,注意保溫和防凍,大棚種植夜間蓋草苫,保持棚溫在10℃以上;夏季可遮陰降溫。保持在20至25℃的生長環境,生長迅速,豐產性強,夏季高溫下生長減緩。
(4)病蟲害防治。紫背天葵對病蟲抗性較強,只要保持通風和透光,一般較少發生病蟲害。
(5)採收。在定植後25天開始採收,採收上部嫩莖葉7~8片,長度約15cm。第一次採收,莖的基部留2至3節,促使葉腋萌發新枝; 從第二次採收起莖的基部只留1節,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形。一般來說,每10至15天採收1次,可以一直採到霜凍。溫室可四季採收,實現周年供應。一般來說,每畝產菜為2500-3000公斤,年收入萬元以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