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理性利己主義者的致敬

一. 引言

高二的時候有幸拜讀Ayn Rand的著作《源泉》,驚為天人,影響至深。

在那個困惑於自我定位的人生階段,安蘭德極富張力的文字對我的價值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她龐大深邃的思想體系承載於文學,所囊廣泛,從任意角度分析都會受益良多。

自《生而為人》起,她的每本書都帶著殘忍的革命性,不顧主流輿論,力倡個人主義,認為不能使個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張的社會,就不能稱之為理想社會。

中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是集體主義和利他主義。

我們接受的教育,我們主張的主義都塑造了我們現在的集體人格,而無法完成自身的覺醒,以一個獨立個體的姿態。

我們學著成為社會的人,卻忘了如何去成為個人,忘卻自身的可能性,忘卻生命的獨一無二。

這是身為個體最深切的悲哀。

安蘭德將這悲哀撕扯得淋漓盡致,將我們的平庸與自以為是給予最高貴的鄙夷。

恰如《源泉》25周年再版序言中的贈言

「每一代人,只有少數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實現人類的才能,而其餘的人都背叛了它。

不過這並不重要。

正是這極少數人將人類推向前進,而且使生命具有意義。我所一貫追求的,正是向這些為數不多的人致意。其餘的人與我無關;

他們要背叛的不是我,也不是《源泉》,他們要背叛的是自己的靈魂。」

在讀《源泉》一書的過程中,我開始了個體覺醒。

才懂得我們身為人的完滿與具足,

懂得一個個體之所以成為個體的偉大,

懂得那些不顧他人目光自我前進的先輩的卓越。

為之震撼。 為之清醒。

二. 背景介紹

雖然Ayn·Rand這個名字並沒有在中國廣泛提起,然而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她成為了僅次於《聖經》的精神標誌。

不像主流哲學家,安蘭德並沒有出版專註哲學體系的書籍。

她承襲於亞里士多德

的思想,將自己創立的客觀主義蘊藏於小說,通過典型人物、戲劇情節闡述自己所思所想所見。

《源泉》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在各地相繼掌權,納粹的極權政治瘋狂地鼓吹集體主義,徹底剝削個人主義。

也就是在這一時刻,安蘭德提出了理性利己主義,滲透了美國大眾的思想層面,把對個人自由理念的推崇提升到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

不論是在精英主義奉行的上層階級還是普羅青年,都對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保持一種狂熱態度。

美國那時候的自由主義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脫胎於安蘭德對自由的定義:

所謂自由: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

無所求、無所待、無所依。

她定義了時代。

三. 個人感受

《源泉》一書講述的是理性利己主義代表設計師霍華德·洛克因堅持自己的設計理念與集體主義代表、利他主義代表發生種種衝突,最終理想式勝利的故事。

安蘭德以其特有的激昂典型的筆調,發出是堅持獨立思考的個性還是服從集體共性的靈魂拷問,進一步向我們闡釋:

「理性是人唯一的生存方式。」

「堅持理性利己的創造者,才是人類的信心與希望。」

當被他人視為不可理喻的創造者霍華德·洛克以一個建築師的身份站到被告席,為炸毀自己所設計的住宅的辯護時的言語,堪稱安蘭德思想集合體的精華。

那長達八頁的佈道,重新定義了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二手貨和創造者這兩組二元對立的概念。

1.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小說中唯一一個讓我齒冷的人物是純粹的集體主義代表—托黑。

一個被民眾簇擁的「偉人」,一個妄圖用一致取代多樣的冷酷卻博愛的政治者。

作為一個認為個人意志毫無價值的集體領袖,他認為個人的存在完全是為了他人。

他沒有任何朋友,但所有人都可以是他的「朋友」

他放棄家庭和利益,一切為了更偉大的共識

他目標明確,想法偉大,沒有二手貨吉丁深陷的對自我的困惑,自始至終只關心如何自我,獲得或者說是擁抱群體。

「只是找到控制桿的問題。如果你學會了如何去控制一個人的思想,那你就能控制整個人類。

是思想,彼得,要靠思想去控制,而不是靠皮鞭和棍棒,更不是戰火或槍炮。

思想是無法控制的,所以必須要摧毀它。」

我讀《1984》時的膽寒在看到托黑的話語時重現,脊背上抽生出絲絲寒意。

集體主義被書中的托黑定義為「共同行動,共同思想,共同感受」。

謙恭、團隊、組織、集體等等這一系列喪失個人意志的詞語都是集體主義老大哥的常用詞。

在《一個人》中,安蘭德將這種冰冷得毫無美感的政治秩序鋪張眼前,喬治·奧維爾也在《1984》呈現同樣的極權世界,這些詞語在那裡從來不屬於個人情感,聽眾已經感受不到自身情緒,因為在群體的洪流中個體的波動因太過渺小無力而不再重要,不如擁抱這種不需要思考的機械感,不再反抗這種自以為的賦予歷史目的的「偉大」行動。

在書中,身為集體主義的托黑曾與個人主義洛克有一次短暫的對話。

當集體主義不免帶著緊張問著一直打壓的個體主義「你為什麼不告訴我你是怎麼看我的?」

個體主義的回答是:

可我沒有看你。

個人主義在安蘭德這裡不同於我們這個集體意識流傳了幾千年的文明。

因為這個詞飽含了太多的負面色彩。

個人主義在我們的定義里,會為了自我利益而去犧牲他人。

而安蘭德認為個人主義是最具有人格尊嚴的意識理念。

他的利益與別人毫無觀念。

他不會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也不會讓別人為了他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彼此互相成就獨立的個體。

個人主義對自我的堅持是生命的源泉,這種完全不取材於人,也不完全施捨於人的狀態,被安蘭德定義為理性利己主義,而在理性主義的教徒中,這種個體的使命感往往激發的是他們身上的自我與對崇高的追求。

2.二手貨和創造者

創造者,從靈魂上獨立,自給自得。

二手貨,從意識上依賴他人,寄生於別人的思想,妄圖與創造者共用一個大腦,以祈求生存。

二手貨重視他人的印象,多過對自己的理性評判。

全憑感性的印象去評述事件而非理性的事實,從而喪失了自我推理的能力。

小說里的二手貨代表吉丁就是一個可以為了他人,放棄自己的思想,成為裝著別人思想的空殼的人。

擁有成為畫家的手,卻依照母親的意願,拾起建築師的筆;

向自己喜歡的普女孩交付了心,卻按照母親的想法,把手中的戒指托給了另一個女人

每每遇到人生的節點,他都無法作出自我的決定,向他人的意志屈服,最終達到取悅社會的目的,以此彰顯自己的存在,為自己的存在賦予別人定義的意義。

「他想要的不是偉大,而是被人認為偉大」《源泉》如此評定。

人自四腳爬行進化成兩腳直立的勵志進化史,是一段因對自由渴望而不斷解放的血路之歌。

然而這渴望畢竟是不純潔的。

在面對浩瀚自然的孤獨與不確定時,為了彌補自身的不安全感,人常傾向於放棄自我,尋找集體,合同大流。

他們於別人的思想中汲取溫暖,這就造成了其對自我人生的迷茫。喪失了個體的獨立判斷也就喪失了自身幸福的權利,因為其無法獲得獨立的尊嚴。

反而言之,創造者從來不會將他人的意見置於自身判斷之上。

正如書中洛克認為

「正如人類無法共用一個胃來消化食物一樣,思想如同身體的其他部分,只能為自己享有。」

曼哈頓銀行大廈本來願意將設計權交給洛克,條件是違背洛克的設計理念,稍進修改。本是飛黃騰達的好機會,洛克選擇堅持自我,抵抗世俗之見,無視他人言語。在抵抗他人想法眼界的過程中,他的人類形象自此完整。

對於自我在群體中的定位,在三維跨度、時間長度的認知,創造者再清晰不過。

賈樟柯在《十三邀》中與許知遠談起創造一事,他說,

這麼多年,他已不再尋找同類。

因為創造者不需要同類,在追求終極、追求真理的路上創造者只配享有絕對的快樂與孤獨。

四. 結語

如同劉慈欣在《朝聞道》里所指出,追求真理的終極是宇宙生命唯一的目的。

「我寫作的動機和目的是勾勒一個理想的人,描繪道德理想本身是我終極的文學目標。」

安蘭德也這樣談自己的寫作目的。

她的自身價值體系帶著一種冷硬的純粹之美,不可抗地吸引著妄圖走向前沿、區別群眾的個體。

「我們不能將這個世界,讓給我們所鄙視的人。」

致敬無數犧牲在人類開始未竟事業上的前輩。

吾行吾道,雖遠必至。

推薦閱讀:

TAG:理性 | 利己主義 | 人文 |